“医疗机构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之后,客观上将影响其业务收入,现行政策暂无补偿措施,导致医疗机构积极性不高。”
撰文丨王晓
地方两会进行时,加快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被多位医疗业内人士再度提及。
检验检查互认意味着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就医,不用再重复检查,医生可直接调阅数字医学影像资料。这既方便群众就医,提高诊疗效率,同时还能避免重复检查浪费医疗资源,减轻民众和医保的压力。
国家卫健委在2023年11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已有8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0个省份超过80%的三级医院已接入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5个省份开展了电子健康档案省内共享调阅,17个省份开展了电子病历省内共享调阅,204个地级市开展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
据“封面新闻”报道,目前,上海、浙江、广东已搭建起省级区域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结果调阅和共享互认。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林杰在介绍省级建设成果时表示,两年内,浙江省共有436项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了互认,累计互认数量超过3000万项次,直接节约医疗费用超过了11亿元。
但部分两会代表提到,这项便民利民之举在许多地方的实际落地情况并不理想,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还存在诸多堵点,与群众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借由两会,这些医疗业内人士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堵点之一:各地市自建平台的技术路径不一。
浙江在向全国介绍建设经验时提到,技术问题是首要面对的问题,医疗机构之间系统不联、数据不通,无法互认共享。而在全国大多数省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由各市自行建设,这导致建设进度快慢不一。
四川省人大代表,广安市政协副主席、广安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君提到,四川的绵阳、达州等地已经搭建了市级平台,但多数地方还未搭建市级平台。此外,各地自建平台的技术路径不一,未来如果接入省级平台,将面临系统改造等问题。
对此,张君强调要尽快建立全省统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由省上制定统一的平台建设标准、质控标准和技术指南,建立互认准入和退出动态机制,实行“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规则”,市、县医疗机构同步进行互认平台建设与接口改造,有序接入省级平台,便于资源集中,分级管理调阅,确保医疗机构临床检查检验数据在全省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互认。
■堵点之二:不同医疗机构检验检测水平缺乏一致性。
检查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是结果互认的重要基础。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认为,不同的检验机构、不同的检测方法、不同仪器设备,都会对结果互认有一定影响,但制约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互通最关键的因素,是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的一致性。
但不同级别的医院,检测能力难以达到均质化水平,检测结果也就不具有可比性,一般来说,级别更高的医院,检查结果可信度更高。医疗机构为明确医疗责任归属,也可能会更多倾向于所在医院的检查结果。
鉴于不同地域的医疗资源差异,四川省人大代表、德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郑红认为,同级医疗机构的结果互认是应该大力推广的。
黄海龙等人则提出,在一定范围内整合组建高水平的医学检验中心是促进区域检验水平实现同质化,实现结果互认互通较为可行的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的做法是由省卫健委制定统一的互认项目目录、项目编码和质控标准,来提升区域检查检验的同质化水平。同时,发挥县域医共体的作用,建成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
■堵点之三:部分疾病病程进展较快。
上述超声科医生郑红以自身的临床经验现身说法;“很多检查只负责当时的结论,而随着病情的改变,结果就会不同。还有一些检查依赖医生本身的技术水平,比如超声,很多切面是非标准切面,这些和医生打切面和识图的能力等有关,所以超声也仅代表当时的情况。”
《重庆日报》记者走访当地的医院也发现,对于外院的检查结果,医生一般会认可,但部分病程进展较快的疾病,仍需重新检查。
对于有关疾病发展进程较快等特殊情况,国家政策方面也早有相应的考量。2022年2月,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了6种可以进行重新检查的情况,包括:(一)因病情变化,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二)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三)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四)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的;(五)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的;(六)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
《办法》对上述特殊情况的收费做出了明文规定:(一)检查检验结果即可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按门(急)诊诊查收取相应的诊查费,不额外收费;(二)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要求,但确需相应检查检验科室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可在收取诊查费的基础上参照本院执行的价格政策加收院内会诊费用;(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但属于本办法第十九条所规定情形,无法起到辅助诊断作用,确需重新检查的,收取实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
■堵点之四:影响业务收入,医院、医生积极性不足。
四川省人大代表张君指出,医疗机构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之后,客观上将影响其业务收入,现行政策暂无补偿措施,导致医疗机构积极性不高。
药品零加成、带量采购后,医药占医疗费用的比例逐年走低,但检查费用仍是医疗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图/国家卫健委
根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2015—2021年,检查费用占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的比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21年,检查费占住院医药费的比例为19%,占门诊医药费的比例为10%。
针对不同医疗机构“不愿认”的问题,浙江省卫健委同有关部门制定激励政策,针对互认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采取了医保区域预算总额和单个医疗机构预算总额均不做调减的办法,来消除医院的顾虑。同时,通过疾病诊断分组等打包支付方式改革,来促进医院和医务人员主动控制不合理的检查检验。
张君则提出,要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各级财政部门保障平台建设费用,医保部门出台支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专项政策,从医保年度总额控制预留调剂金中计提一定比例对医疗机构进行足额补偿。
来源:医学界智库
责编:顾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