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线 | 出品 
    热点 | 栏目
边江、小金作者
   荆轲编辑

价值线导读
周末,救市政策再进一步!证监会宣布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回溯一周救市,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上证从逼近2700点干回到了2900点。但不少投资者却表示,买在2700,亏在了2900。
有段子称,买了中石油的,指数2900,钱回3500,人在KTV;买了中字头的,指数2900,钱回2900,人在直播间;买了科技、新能源、医药赛道股的,指数2900,钱在2700,人在医院……
先救“亲儿子”,然后呢?
这个周末,美国又出“幺蛾子”了……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刚刚,大消息!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沪深交易所同步公告,为进一步优化融券制度,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决定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本通知实施前尚未了结的出借合约到期不得展期。本通知自2024年1月29日起施行。
千呼万唤使出来,终于动手了。注意,是全面暂停,限售股不可以出借了,漏洞又被堵死一个。
另外对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做空效率会低很多,成本也就大涨。
总之,一个一个的纠错开始了!
最近持续下跌的创业板和科创板就是融券的重灾区,这个政策能否扭转双创走势的颓势值得持续关注。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刘煜辉在朋友圈发文称,暂停限售股出借从1月29日起生效,但是之前已经出借的,不能展期,必须在到期前归还,这条挺好的。
融券由实时申报调整为次日可用,意思就是,你今天从券商借到了券,将不能实时卖出,而是次日卖出,也就是T+1,限制的是日内T0。这条从3月18日起实施,给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让量化调整策略。
从操作上来说,T+1无非是多付一两天的券息,跟原来比差不多。但是从盘面来说,日内封板率会大大提升。
T+1相当于没有融券机制了。你如果今天申报明天才能融到券,万一明天大盘上涨你融券就要亏钱,为了防止明天亏损,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今天先买进股票进行对冲。也就是说要融券安全的做法是先买进,这样一来融券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了。
这个周末,还发生了哪些事?
1、美国再出“幺蛾子”!
最新消息,拜登政府正在采取重大措施,将强制要求美国云计算公司验证外国用户的身份,这将对亚马逊的AWS、谷歌云和微软Azure等科技巨头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商务部长 Gina Raimondo 表示,拜登政府将提议要求美国云计算公司确定外国实体是否正在访问美国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Raimondo 称:“我们不能允许非国家行为者、中国或我们不希望访问我们云计算系统的人来训练他们的模型。我们对芯片实施了出口管制。美国云计算数据中心也大量使用芯片,我们也必须考虑关闭这条可能涉及恶意活动的路径。”
Gartner:2022 年全球 IaaS 公共云服务市场份额(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拜登政府对云服务提供商的限制可谓损人不利己。在美国云服务提供商中,亚马逊AWS 和微软 Azure 市场规模最大,二者都在中国市场拥有大量业务存在,预计将受到最大的影响。
根据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在中国国内公有云IaaS和IaaS+PaaS市场份额中,亚马逊云科技位居第五,和IDC发布的2022上半年报告相比,亚马逊云科技的占比均有提升;而在中国企业出海使用海外公有云IaaS资源的统计中,IDC报告显示亚马逊云科技以接近八成的占比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有业内人士称,如果美国将阻止(中国用户)使用 AWS、Azure 等训练 AI 大模型,这无疑将利好华为昇腾生态。
2、德国央行:德国经济难以承受对华“脱钩”影响
1月28日,德国央行德意志联邦银行专家日前表示,德国与中国经贸关系紧密,强行对华“脱钩”会给德国经济尤其是德国工业造成难以承受的严重影响。这篇由德意志联邦银行多名专家撰写的文章说,近年来,许多德国工业企业通过在华生产获得了高销售额和利润,同时对华出口成为这些德企的重要盈利渠道。因此,从长远看,离开中国将给德国企业带来显著商业和经济成本。德国企业将错失中国这个“主要销售市场”,许多供应链只能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进行重组。
3、2024年的第三只退市股来了
2024年的第三只退市股来了,*ST泛海(000046)1月26日晚间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关于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从2023年9月份的阶段性高点3.39元/股到如今0.38元/股,*ST泛海股价跌幅接近90%,总市值仅剩19.75亿元。
泛海控股的实控人为卢志强也曾是风云人物,身家力压许家印。网友感叹:繁花剧演绎了一段记忆和情怀,时代的主角已经陆续离场。泛海重整失败,又一个有故事的大佬没有挺得住。
4、中际旭创:2023年预盈20亿元-23亿元,同比增63.4%-87.91%
中际旭创1月26日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亿元-23亿元,同比增加63.40%-87.91%。
2023年以来,AI算力需求和相关资本开支的激增带动了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的显著增长,并加速了高速光模块产品的技术迭代步伐。报告期内,受益于800G等高端产品出货比重的显著增加及产品设计的不断优化,公司产品收入、毛利率、净利润率进一步得到稳步提升。
先救“亲儿子”,然后呢?
本周的A股救市,荡气回肠!
短短几天,上证从逼近2700点干回到了2900点,但却有不少投资者表示,买在了2700,亏在2900,指数回来了,钱依然没有回来……
这次国家队是铁了心护盘,但天天拉中石油,拉中字头,拉央国企,拉银行。结果就是一批小盘股、赛道股被拉崩了!
上周五沪指是红的,但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都跌超2%,这个市场真的太极端了。
从药明康德闪崩就能看出来,当前市场信心还是极弱,到处都是软骨头!外盘要做空中国资产,动动嘴皮就可以了,太离谱了。
此外,近期A股之中科创和半导体回调较深,看着美国费城半导体已经创了历史新高,唏嘘不已。
一句话,美股涨的很美国(科技大象起舞),A股救的也很有“我们的特色”(靠国企“亲儿子”大涨封杀下行空间)。
为啥先发动央企、国企大涨来救市?市场人士总结出了几点:1、“亲儿子”筹码比较干净,基金扎推少;2、“亲儿子”大涨能最快速让上证指数企稳;3、“亲儿子”可以更好的出政策引导股价上涨,比如这周出台的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方面的政策。
未来,救市之路如何演绎?
首先,未来会不会持续救市?一定会。同时一定要让救市要变成有效救市,从证监会最近公布的融券限制来看,这次是真的开始愿意想办法做事了,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改善细则不断落地;
其次,国家对股市的理解应该是不要出系统性风险,一定要用实力和资金托住,但又不要干预太深,干预太深的话它就没有市场性行为了,好好完善好各方面的规则和法治;
最后,不仅是要救股市,更重要的是救活实体经济。不能再让实体企业利润继续下滑,失业率继续攀升,赚钱继续难度变大,从而导致整个资金流的末端继续形成不了闭环,我们要完成的是真正的救市,核心围绕市场中的实体企业的就业率,让现有资产价格企稳,这才是王道。
刚刚,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稳定资本市场政策在近期集中发力改善市场预期,年初以来市场流动性循环连锁负反馈过程被有效阻断,随着业绩预告风险陆续落地,市场已经步入月度级别的反弹交易窗口。
首先,证券监管部门及时回应市场关切,投资端改革举措有望加速推出,地产领域支持政策明显加码,预计2月仍有降息举措,国资委继续强调上市央企的投资者回报,央企权重股压舱石作用凸显,改善营商环境政策频出,市场信心有望逐渐恢复。其次,类“平准”基金打破负反馈,雪球敲入和量化平仓压力明显缓解,机构持仓均衡化过程加快。最后,随着年报业绩预告陆续落地,四季度业绩风险充分释放,反弹窗口期仍将呈现交易型资金主导的特征,央企红利低波和高股息板块是窗口期最具共识的主线,同时关注低估值绩优蓝筹的布局机会。
去年底,中信证券持续喊了医药和科技双主线机会好几周,但今年年初科技和医药持续大跌,央企、高股息等大涨,中信证券忍不住开始转向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好还是均衡配置优质公司,切勿不断杀跌追涨,否则最终只会是一场空。
附件
A股2023年年报披露大幕开启,重点在预增和预减!
126日晚间,聚灿光电、指南针发布2023年年报,掀开A2023年年报披露的大幕。2家公司均在第四季度实现了业绩大幅增长。
发布年报预告的企业数已超过了千家。价值线研究院统计显示,截至2024128日中午,共有1010家公司公布了去年的业绩预告。
1010家公司预计净利润总和为4589亿(仅统计预计净利润下限,下同),平均每家盈利4.5亿。
按照业绩增长下限来看,661家同比增长,345家下滑,4家持平。259家业绩同比增长超过100%277家业绩增长在30%-100%之间;115家业绩同比下滑超过100%191家业绩同比下滑30%-100之间。
16家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增长10倍以上。另有19家公司业绩变动下滑超1000%(见下表)。
2023年预增TOP30
2023年预减TOP30
从具体利润来看,共有5A股公司净利润超100亿:贵州茅台、格力电器、中远海控、京沪高铁、立讯精密;共有8家公司亏损超过20亿:北汽蓝谷、南方航空、迪马股份、中铝国际、动力新科、赛力斯、中化国际、光大嘉宝。
2023年预告盈利TOP20
2023年预告亏损TOP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