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既然免疫落差会增加生病的风险,那是不是要主动接触病原体,多锻炼免疫系统来获得免疫力?
我的回答:不是。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类也是一种生物,我们的人体也是长期在环境里演化出来的,并依然在持续演化以适应环境,包括我们的免疫系统也要提供适配的适应能力,才能让我们在不同的病原体环境下正常生活。
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当我们吸入第一口空气,吃第一口奶,就开始有一些微生物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和各种病原体打交道。
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化到了基于出生那一刻的初始配置就可以和绝大部分的病原体和平相处,所以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微生物只是定植其中,并不引发病症,有的可以帮助抵抗一些致病菌的定植,甚至产生一些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这些成为益生菌或定植菌。
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还未达到能和所有的微生物和平相处的水平,在后续的时间里,有的微生物可能通过感染引发病症,而且有的感染是几乎所有人类都会遭遇的。
比如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而孩子在出生后的头2年就要感冒8-10次[1],在没有轮状病毒疫苗之前,孩子在出生后3-5年基本都会感染。导致幼儿就诊的人类疱疹病毒-6,1岁时40%的孩子会被感染,2岁时77%会被感染。[2]
而且感染什么样的病原体,以及感染时间,会和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及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有关的,比如家里有多个孩子的,孩子在幼儿期的感冒次数就会更多,孩子刚上幼儿园后,也会进入一个生病的高频时期。‍‍‍‍‍‍‍‍‍‍‍‍‍‍‍‍‍‍‍‍‍‍‍‍‍‍‍‍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就是孩子的免疫系统和环境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包括免疫系统认识各种病原体,并且产生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最后建立了对它们的防御能力,然后形成平衡状态。
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针对一些危害大的病原体已经有了疫苗,接种于疫苗,孩子可以不需要经过自然感染的折磨而直接获得针对这些病原体的免疫能力,更快进入平衡状态。
一个人出生后,通过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他的免疫系统慢慢的和他所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下可能接触的病原体自己建立了平衡,生病就会相对少。
但这种免疫的平衡,是可能因为环境、生活方式变化,要接触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病原体而发生失衡的,比如生活在北方的大孩子,现在已经很少生病了,但如果现在去非洲生活,又可能会因为接触黄热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这类以前生活里不太可能接触的新病原体,而增大了生病的机会。‍‍‍
新冠期间停学、停工、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就是对人们正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这些防控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新冠这种呼吸道病毒的传播,这对新冠防控自然是有意义的,但它也确实会改变其它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
所以防控措施实施后,等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呼吸道病毒更少的环境,对应的人们在那几年感冒、流感之类就更少了,所以我们观察到防控开始后类流感病例比例就明显下降了。
导致在那几年出生的孩子接触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机会减少,这些孩子对这些病原体的免疫能力就更弱。
当防控放开后,人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方式,以前减少的那些呼吸道病原体又可以像以前那样传播了,但这时由于前几年接触这些病原体少,孩子们体内对应的抗体也少,这时候就更容易被感染了,所以出现了儿科急诊激增。‍‍‍‍‍‍‍‍‍‍‍‍‍‍‍‍‍‍‍‍‍‍‍‍‍‍‍‍‍‍‍‍‍‍‍‍‍‍‍‍‍‍‍‍‍‍‍‍‍‍‍‍‍‍‍‍‍‍‍‍‍‍‍‍‍‍‍‍‍‍‍‍‍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专家说这是免疫落差,这种免疫落差,是以前的防控环境和现在非防控的正常生活模式下的病原体环境造成的。
如果这些病原体都有疫苗,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接种疫苗来消除这个免疫落差,但现实是没有,而这些病原体又是只要不做社交隔离就会传播的,只要我们选择现在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生更多的自然感染。
成人和大一些的孩子,由于这些病原体在疫情前就已经大概率接触过,所以多少已经有一定免疫接触,所以免疫落差会比较小,而幼儿,尤其是在疫情出生的孩子则免疫落差会更多,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波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
这一波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潮,也是这些孩子的免疫系统对非防控环境下的病原体环境的适应过程,适应完了就会达到平衡,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程度的感染潮了,就像新冠第一次感染高峰过后,后续的感染峰就逐渐衰减一样。
至于那些说要主动感染来锻炼免疫力的,其实是对免疫系统有很多错误理解。
看了前面的讲解,我们应该知道,这段时间孩子生病多,并不等于孩子们的免疫系统有问题,而是免疫系统在对新的病原体环境做出适应。
我们的免疫系统本身就是根据环境会做出调整的,在病原体少的环境下,它只需要发挥免疫监视、免疫识别的功能,不需要进入战斗模式,如果面对一个病原体多的环境,尤其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病原体,如果被入侵了,它才要开启战斗模式,包括产热对抗感染、动员白细胞去吞噬,产生抗体来中和,这些都可能导致发烧、咳嗽这些表现,生病后的出现的这些症状,本身就是免疫系统在正常工作的表现。
一个正常工作的免疫系统,自然不需要额外的“锻炼”,先不说主动感染可能会增加不确定性风险,主动去接触那些正常生活模式下不太可能接触的病原体,哪怕产生了抗体也没什么意义,就像你生活在北京从不去非洲你打个黄热病疫苗并没什么意义,更别说主动跑非洲去感染一下黄热病来获得免疫。
这段时间孩子生病多,就像一个平时一个人玩的孩子被送进了幼儿园,突然要接触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病原体,就会更容易生病一样。我们要知道,我们送孩子去幼儿园不是为了孩子多生病,而是他到了这个年龄他需要开始学习,开始集体生活,经历这段更多生病的时期是他成长要付的代价。
现在的儿科急诊激增,也是我们为重新适应没有防控措施下的正常生活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能做的是把可以做的做好,包括把可以打的疫苗打好,日常做好手卫生,去医院这些特殊场合戴好口罩,等免疫达到了新的平衡,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感染潮了。
参考资料:
[1]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ear-nose-throat/Pages/Children-and-Colds.aspx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728809/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