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然发现:
庞麦郎其实是又一个“小马云”。
乍一听这个名字,你可能觉得有点懵。
可如果我说“摩擦,摩擦,在光滑的地上摩擦”呢?
没错。
就是当年那个唱《滑板鞋》走红,但被嘲笑唱歌永远跟不上拍子的庞麦郎。
相信很多读者跟益美君一样,只听过这首魔性的歌,从未了解过这个人。
直到最近我看过白鹿视频发布的一段采访影像才知道:
原来庞麦郎本名叫庞明涛,即将40岁,生在陕西汉中的一个农村,殴打过父母,过去几年多次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
一时间,我怀疑自己的记忆出现了偏差。
因为十年前《滑板鞋》爆火时,庞麦郎称自己全名叫约瑟翰·庞麦郎,是台湾人,在基隆长大,是90后……
他,怎么突然变成精神病人了?
直到我理清所有线索,一个极度荒唐和悲哀的故事赫然呈现于眼前。
01

一个追求理想的人?
庞麦郎的爆火本就是一个骗局。
《我的滑板鞋》也是人为制作出来取悦大众的快消品。
金星曾在节目里指出,幕后有人炒作。
确实。
当年某传媒公司“找来6名企宣,24小时三班倒,找自媒体、段子手做宣传,到处买关键词搜索,并在整个过程中藏匿公司身份,刻意制造出了庞麦郎是从民间自然火爆起来的假象。”
而且,由于庞麦郎不会唱歌,这首歌几乎是用软件逐字制作而成。
至于这家公司为何选中他,且乐于花钱捧他,答案很简单——
他有“特别的价值”。
唱歌好听的人遍地都是,愿意为了捞钱而放下尊严的人也不难找,但唱歌难听还坚信自己能成为国际歌星的人没有几个。
在商人眼里,庞麦郎是一朵真正的“人间奇葩”。   
于是一番运作之后,预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
《滑板鞋》一夜爆火,大众的猎奇心理被激发,庞麦郎的商业价值瞬间飙升到了顶点。
当时,很多电视台、知名栏目都要邀请庞麦郎当嘉宾。
一些专业乐评人、导演也急忙下场,一本正经地解读这首歌。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那句歌词有多火,满大街的男女老少都在“摩擦”。
不得不承认,这次炒作非常成功,庞麦郎的火绝对是现象级的。
如果那时他按照公司的规划正常发展下去,趁热大赚一笔根本不成问题。
但不正常的是,庞麦郎竟然在签下合约之后跑了。
他的理由是:
“骗子公司”、“压力太大”、“二八分成,被资方赤裸裸的剥削”……
乍一看,庞麦郎还挺清醒。
但真实状况是:
违约之后,他得拿出近千万赔偿金。
对此,庞麦郎不管不顾,他扔掉电话卡,不想被人找到。
但比违约更让人疑惑的是,爆火后的庞麦郎“突然”魔幻了起来。
比如他不承认农民子弟这个身份,始终坚称自己是台湾人。
记者追问“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自己未来会走上国际舞台,陕西人的身份会被外国人笑话。
很多人骂他“飘了”、 “耍大牌”、 “撒谎精”……
但,真相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违约风波之后,《人物》记者找到与此事件相关的各方进行专访,并发布了那篇《惊惶庞麦郎》。
这篇文章介绍了庞麦郎走红、违约的始末,其中很多细节旨在还原庞麦郎其人:
一个家境贫困的小镇青年,自小性格孤僻,早些年在KTV打工时被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吸引,梦想成为国际明星并开始创作……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似乎已经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现在看,记者早已发现他的精神状况不太好。   
只是那时,大部分人更愿意将他定义为”一个虚荣心作祟的小丑”。
直到2021年,他的经纪人白晓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
庞麦郎目前因精神分裂症正在接受治疗。
02

一个精神病人?

毁约之后的几年,庞麦郎始终将自己视作大明星。
期间,也总有人看中他的“价值”。
陪伴他最久的人是白晓。
两人合作于2015年,彼时的庞麦郎正深陷毁约风波中。
相比此前的“骗子公司”,白晓显得更为职业。
他不仅愿意让庞麦郎拿收益的大头,还付出了真金白银办演唱会、办巡演、卖滑板鞋,不惜网络借贷。
但无一例外,结果都不太好。
最离谱的是,庞麦郎曾经开过一场只有21个观众的演唱会,其中14人是安保。
当然,白晓不是傻子,他赌的是庞麦郎有一天愿意面对真实的自我。
白晓说:
“我想让他面对自己的处境,面对自己的家庭,面对自己生长的地方。”
他相信一旦庞麦郎愿意以草根的身份面对公众,一定有人愿意买单。
然而,这一天始终没有到来。   
合作期间,白晓曾说服庞麦郎去汉中老家做一次专访。
但当一行人到了家门口,庞麦郎再次拒绝。
原因是采访人问及了他的本名。
白晓很无奈:
“庞麦郎觉得公众人物得有很好的生活、背景。
但他走下舞台,看到的却是一座大山、一间破屋。
他说的那些不真实的东西,是他对自己的‘保护’。
骨子里的自卑,是最根本的原因。
其实早在爆火之初,庞麦郎的某些特定行为已经表明他特别害怕暴露在公众面前。
比如他愿意接各种线下商演,但他一直拒绝上电视,并不惜为此编造出荒唐的借口。
或许,在他的认知里,上电视意味着会被老家的人看到,意味着谎言被拆穿,意味着被更多人嘲笑。
2021年,白晓亲自揭露庞麦郎患有精神疾病的事实,这也是他彻底放弃合作的开始。
后来在接受采访时,白晓称早就发现庞麦郎精神出了问题:
两人刚认识的时候曾因为一件小事开始辩论,庞麦郎“突然情绪失控,举止异常,忽而举手,忽而一只手抓着另一只手狠狠戳到别人眼睛旁边,‘说起话来不可一世,特别傲慢,感觉跟换了一个人似的’。”    
白晓还说,从庞麦郎表弟那里得知,“更早几年,他就不时有这样的奇怪举动出现。”
与此同时,庞麦郎多次殴打父母的新闻也上了热搜。
一时间,更多嘲骂声涌来。
但可悲的是,这仍然不是结局。
03

幻梦终于破灭?

几个月后,庞麦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这一次,他竟然开始拍短视频、开直播。
2022年9月,九派新闻用一条名为《庞麦郎:走出精神病院》的微纪录片讲述他的归来。
片中,庞麦郎的新老板张唐嘉出场。
他侃侃而谈,描绘着未来蓝图:
“网友骂他们的,不耽误咱们赚钱。”
“一条60秒的短视频报价2万。”
“一个月不赚个10万都没劲。”
“永远不考虑直播带货,除非对方能够让我们觉得赚麻了。”
同时,张唐嘉也在极力重新塑造庞麦郎的形象:   
“庞老师是一个非常单纯、非常善良、非常直白的人。”
他教庞麦郎如何回答媒体的提问:
“此前的新闻报道都是谣言,无良媒体刻意抹黑。”
对此,庞麦郎很受用。
他似乎终于找到了那个无条件相信他的伯乐。
再次受人追捧,庞麦郎说自己的歌“很前卫,再过50年都有人听”,他控诉父母“差点毁了自己的人生”,指责白晓“职业素养不行”
庞麦郎的父亲打电话关心儿子的病情,催促按时吃药。
张唐嘉回复说庞麦郎状态很好。
记者问,“万一他再次病发怎么办?”
张唐嘉说,“他怎么病发?他没有病,他怎么发?他非常好啊!”
记者又问,“可是医生诊断他有?”
张唐嘉说,“我要去医院,医生也会诊断我有病。你去,医生也会说你有病。”
然而没过几个月,这次看起来很甜蜜的合作再次终止。
说白了:
价值有被榨干的那一天。
但。
庞麦郎的幻想还在继续。
白晓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他还是不够真实。
或许,庞麦郎真的已经成为另一个“小马云”——
不断被利用,然后再被迅速抛弃。
04

写在最后

在不久前的这次采访中:
庞麦郎依旧否认自己曾去医院治疗。
关于白晓和精神分裂症,他闭口不谈。
他依旧认为自己很火。
聊起往日爆火的高光时刻,他仍然记得当时的很多细节。
他说,那时参加了很多商业活动,拍MV很有意思。
他说,现在直播是为了跟歌迷分享音乐。
他依旧称自己为艺术家。
他的朋友说,庞麦郎还是“喜欢上大舞台,小场子他都不去。”
母亲说,想让儿子换个行业,踏实工作,攒钱成家。
但庞麦郎还要坚持自己的音乐理想,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多发新歌。
益美君想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因为没有几个人会对其现实的地位感到百分百满意。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人性。
但不断用谎言掩盖自卑,是走向深渊的开始。
适当的自卑是催人奋进的良药,过度的自卑则是一剂毁灭人生的毒药。
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祝愿庞麦郎:
早日实现理想?
还是早日理想破灭?    
出品 | 益美传媒
作者 | 青铜

近期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星标「益美传媒」
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文章
欢迎关注智体双百计划
未来教室的老师们创作出了
《章鱼哥拯救土豆妹》微信小游戏
学生“玩中学”,体会知识的乐趣
👇👇👇


莫让自卑毁了自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