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个疯子,你会怎么做?
上次写的「暴力画家卡拉瓦乔」(文末可回顾)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
很多人说,艺术家天生就是疯子,因为他们的脑回路异于常人,所以总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题材。‍‍‍‍
而在所有的艺术家里,梵高是公认的最疯的一个。‍‍‍‍
他是一个割掉耳朵的人,是一个被家人嫌弃的人,是人生最后几年在精神病院度过的人。
人们都说他是疯子,但羊其实不愿意用这个词去称呼他。
今天「闪闪发光的艺术家」专栏,咱们来聊聊梵高——‍‍‍‍‍‍‍‍‍‍‍‍‍
世人总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但你不知道他是怎么活的吗?
贫穷贵公子,终生都在找回家的路‍‍‍‍‍‍‍
一个疑问:你是不是也觉得梵高很穷?‍‍‍‍‍
也许是因为当了画家之后的人生过于苦了,以至于梵高给人的印象就是穷困潦倒被人救济。‍‍‍
但真实的梵高其实是欧洲的富家贵公子。‍‍‍‍
‍‍‍‍‍‍‍‍‍‍‍‍
梵高他姥爷装订了荷兰宪法,被称为是“国王的装帧师”,他伯伯是荷兰著名的海军上将。
他表妹夫是当时的上流画家;他还有一个伯伯经营着欧洲顶级画廊。
而梵高自己家呢?
他爸爸是很出名的牧师,在当地地位尊贵且享有盛名。
‍‍
因为家庭条件不凡,梵高父母对他的教育是偏精英式的,并且还有一个准则:不许和穷人玩。
但梵高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是梵高家族整整400年来最不乖的小孩,甚至还被写进了家族史里。
在爸妈的眼里,梵高非常惹人嫌,但在梵高眼里,自己只有闯祸才会被爸妈看上一眼。
‍‍
梵高是个小可怜儿。
1853年3月30号,梵高出生了,然而在1852年的3月30号,梵高的妈妈诞下了一名死去的男婴。
在生下梵高的那年,母亲安娜依然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所以并没有对梵高有什么关心。
甚至连文森特·梵高这个名字,其实也是为他死去的哥哥准备的。‍‍‍‍‍‍‍‍‍‍‍‍‍‍‍‍‍‍‍‍‍
对安娜来说,梵高只是大儿子的替代品,她一直思念死去的梵高,并不care真实的梵高。
‍‍‍‍
为了让爸妈注意自己,梵高经常做出各种各样出格、令人厌烦的行为,但梵高越不乖,父母就烦他。
7岁的时候父母把梵高送去了学校,但梵高性格孤僻不爱说话,而且还拥有一头红发(欧洲发色审美最底层),所以没少被欺负。‍‍‍‍‍‍‍‍‍‍‍‍‍‍‍
他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所以就逃到自然。‍‍‍‍‍‍‍‍‍‍‍‍‍‍‍‍‍‍‍‍‍
他很喜欢在森林里走来走去,看蓝天白云,看花鸟鱼虫,看一切他从未感受过的风景。‍‍‍‍‍‍‍‍‍‍‍‍‍‍‍‍‍‍
梵高画的树好像在动,仿佛拥有无尽的生命力‍‍‍‍‍
梵高特别喜欢画自然风景,肆意生长的繁花野草以及被星空照亮的夜间河岸都能让他感受到一种少有的平静。‍‍‍‍‍‍‍‍‍‍‍‍‍‍‍‍‍‍‍‍‍‍‍‍‍‍‍‍‍‍‍‍‍‍‍‍‍‍‍‍

‍‍
世人都说梵高极端,但他却能分明地感受四季。‍‍‍‍‍‍‍‍‍‍‍‍‍‍‍‍‍‍‍‍‍‍‍‍‍‍‍‍‍‍‍‍‍‍‍‍‍‍‍
他笔下的自然是温柔灵动,五彩斑斓。‍‍‍‍‍‍‍‍‍
梵高曾经说他喜欢自然,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格格不入,在大自然里他可以忘掉那种孤独感。
于是他走遍森林的每个角落,热切地观察着,聆听着,在这里感受蓬勃的生命。‍‍‍‍‍‍‍‍‍‍‍‍‍‍‍‍‍‍‍‍‍‍‍‍‍‍‍‍‍‍‍‍‍‍‍‍‍‍‍‍‍‍‍‍‍‍‍‍‍‍‍‍‍‍‍‍‍‍‍‍‍‍‍‍‍‍‍‍‍‍‍‍‍‍‍‍‍
充满生机的向日葵是他最爱的景物👇
但是梵高也说过,即使是在身处美好的自然他也能感受到另外一种孤独,仿佛无论他多么想要融入,也依然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
他渴望被大自然抚慰,却被更深的孤独感包围。‍‍‍‍‍‍‍‍
所以在梵高的很多画作中,不管画面多美好多有生机,角落里也总会有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是谁呢?是梵高自己。‍‍‍‍‍‍‍
‍‍‍‍
梵高最渴望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最想回的地方是他的家。
后来,父母看不下去梵高成天在森林里溜达,于是把他送去了一所寄宿学校。
“那是秋天的一天,雨后湿漉漉的,上面的灰色天空倒映在水坑中,道路两旁依稀有几棵树,我站在学校门口的台阶上,看着爸爸妈妈乘坐回家的马车,那小小的黄色的马车在长长的路上,穿过草地,消失在路的尽头…”
这是梵高后来的信里描述的场景。‍‍‍‍‍
那是所离家很远的寄宿学校,父母把梵高送到学校后没做过多停留,他们离开时的场景梵高直到30岁时还记得。‍‍‍‍‍‍‍‍‍‍‍‍‍‍‍‍‍‍‍‍‍‍‍‍‍‍‍‍‍‍‍‍‍‍‍‍‍‍‍‍
‍‍
为了能回家,梵高比以前更加淘气,为的就是老师能把他的家长叫来,他还不断给家里写信表达思念,希望爸妈可以接自己回家。‍‍
当爸爸真的被老师叫来的时候,梵高几乎是跑着去跟他拥抱——‍‍‍‍‍‍‍‍‍‍‍‍‍‍‍‍‍‍‍
“我兴高采烈地搂住了父亲的脖子,这个时候我觉得父亲好像来自于天堂。”
‍‍‍
然而想象中的温情一刻并没有到来,梵高爸爸并没有父子团聚的喜悦,反而把他送到了更远的寄宿学校。
他在一年时间里学完了12门课程,顺利掌握了德语和英语。
那段时间里的他不能去野外,于是他疯狂从书本中汲取养分,小说、诗歌、散文,他样样不落。‍‍‍‍‍‍‍‍‍‍‍‍‍‍‍‍‍‍‍‍‍‍‍‍‍‍‍‍‍‍‍‍‍‍‍‍‍‍‍‍‍‍‍
‍‍
可即便他成绩优秀,学校也依然令他感到痛苦。‍‍‍‍‍‍‍‍‍‍‍‍‍‍‍‍‍‍‍
后来他终于忍不住还是逃学了,当徒步十几个小时回到家中后,迎接他的是父母的责备与疏远。
有人说,天才是创伤治愈的,而梵高心里的刺就是那个他永远回不去的家。
其实在梵高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那辆父母离去时乘坐的黄色马车👇‍‍‍‍‍‍‍‍‍‍‍‍‍‍‍‍‍‍‍
终其一生,父母都没有来接梵高回家。
但在绘画中,梵高给了自己一个家,就像他说的: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
这世界上的故事,无非都是关乎于爱罢了,艺术家也是如此。‍‍‍‍‍
爱情与宗教,都不能解救梵高
梵高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是在英国度过的,因为他在伦敦遇到了初恋尤金妮。
尤金妮是梵高房东的女儿,房东太太来自法国,独自带着女儿在伦敦生活,她们在家里开了一个幼儿园。
和每天想家性情孤僻的梵高不一样,尤金妮活泼开朗大方,性格像太阳一样火热,能轻易调动起梵高的情绪。
梵高很喜欢尤金妮,在尤金妮家住的那段日子他甚至不再给家里频繁地写信,整个人都变得轻快了起来。
尤金妮家里的氛围很好,这里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母女二人还会在花园里种花种草,房间里还有很多蝴蝶标本。
梵高从小就热爱自然,但爸妈却很嫌弃这些肮脏的昆虫,但在尤金妮家他可以自由地享受一切。
‍‍
他们一起种丁香花,一起装饰家庭,一起过圣诞节。‍‍‍‍‍‍‍‍‍‍‍‍‍‍‍‍‍‍‍‍‍‍‍‍‍‍‍‍
爸妈不让他和穷人在一起,所以他知道他只能凭自己。

为了能让自己和尤金妮以后的生活有保障,梵高拼命工作努力赚钱,甚至还被老板涨了两次工资。
那段时间的梵高过得积极努力,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健康的一段日子,他不再想东想西,只向往着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
然而现实非常残酷,就当梵高准备告白的时候,尤金妮跟他说:我订婚了。

‍‍
或许是因为期待太深,所以打击也就更重,知道这个消息的梵高离开了伦敦,过上了和从前一样精神萎靡的生活。‍‍‍‍‍‍‍‍‍‍‍‍‍‍‍‍‍‍‍‍‍
他每天作画、看书,在文艺中缓解痛苦。
‍‍
在他后来的画中我们也总能看到丁花香的痕迹。‍‍‍‍‍‍
梵高至死都没有忘记尤金妮,他有时候会去尤金妮家的院子外偷偷看上一眼,但从未进入尤金妮的生活。‍‍‍‍‍‍
他在信里说过:如果她愿意,随时欢迎她回到我身边,那个位置永远属于她。
河岸上疾驰的马车以及花园里大簇的丁香花,都是梵高心里“家”的象征,可他们都没有接纳他。
《人生第一步》-梵高,画的是他梦想中的家
当现实无法满足人的需求时,那么宗教可以是另一种救赎。‍‍‍‍‍‍‍‍‍‍‍‍‍‍‍‍‍
没错,梵高去考牧师了。
其一是爸妈希望他从事高尚的职业,其二是他想用宗教的力量去给人的心灵带去慰藉。
梵高花了好几多才考上牧师,被分配到一个很边缘的小城。
‍‍
这是矿区里最贫穷的一个村子,天空是黑的,土地是黑的,河水也是黑的。‍‍‍‍‍‍‍‍‍‍‍‍‍‍‍‍‍‍‍‍‍‍‍‍‍‍‍‍‍‍‍‍‍‍‍‍‍‍‍‍‍‍‍‍‍‍
男人们终日在暗无天日的矿井里工作,经常一天连轴转16个小时,浑身黢黑,身体疲惫。‍‍‍‍‍‍‍‍‍‍‍‍‍‍‍‍‍‍‍‍‍‍‍‍‍‍‍‍‍‍‍‍
‍‍
这里的教堂就是个摆设,人们忙于生计根本不在意礼拜,就算是周末教堂里也没几个人。‍‍‍‍‍‍‍‍‍‍
为了更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梵高选择成为当地人。‍‍‍‍‍‍‍‍‍‍‍‍‍‍‍‍‍‍‍‍‍‍‍‍‍‍‍‍‍‍‍‍‍‍‍‍‍‍‍‍‍‍‍
他跟着一起下矿区,住茅草屋,吃简单的食物,甚至还把自己租的房子给工人住。
一直以来梵高都没有见过真正的穷人生活,当他深入到矿区人的生活后才发现,自己曾经信仰的教义并不能拯救人类。‍‍
信仰是什么?
对生存艰难的人来说,它一文不值。‍‍‍‍‍‍‍‍‍‍‍‍‍‍‍‍‍‍‍‍‍‍‍‍‍‍‍‍‍‍‍‍‍‍
‍‍
梵高画了很多关于劳动者的画。
这里有成片成片的金色麦田,有辛苦劳作的收割者。‍‍‍‍‍‍‍‍
画中人衣着朴素,吃着简单、毫无营养的晚餐。‍‍‍‍‍‍‍‍‍‍‍‍‍‍‍‍‍‍‍‍‍
那段时间梵高自虐般地对待自己,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一丝奢侈的生活。

‍‍‍
后来有一天,矿井爆炸了,无数工人死在了地下,整个村子充满着血腥味和撕心裂肺的哭声。‍‍‍‍‍‍‍‍‍‍‍‍‍‍‍‍‍‍‍‍‍‍‍‍‍‍‍‍‍‍‍
梵高脱下自己的牧师服开始帮助救人,他卖掉了自己的银表,把所有的衣服都撕成了一条条帮忙包扎。
可惜死亡的人数不由梵高控制。‍‍‍‍‍‍‍
他又开始自虐,不吃不喝,光脚走路,把自己打得浑身是伤,他潜意识里想把自己变成耶稣来替人间接受苦难。‍‍‍‍‍‍‍‍‍‍‍‍‍‍‍‍‍‍‍‍‍‍‍
‍‍‍‍
然而结果呢?
教会嫌梵高不够体面,侮辱了教会颜面,于是解雇了他。
这是梵高的至暗之日,却也是他的觉醒之时👇
如果世界不够可爱‍‍‍‍
发疯为什么不能是一种选择?
什么是觉醒?
当你意识到曾经所依赖、信奉的一切都是假象的时候。
比如家人,再比如宗教。
从被教会解雇的那一刻起梵高就开始流浪了,因为家里人要把他抓去精神病院,所以他只能四处飘荡。‍‍‍‍‍‍‍‍‍‍‍‍‍‍‍‍‍‍‍‍‍‍‍‍‍‍‍‍‍‍‍‍‍‍‍‍‍‍
‍‍
可即便是这样,梵高的画也依然是温柔的。
他画花团锦簇👇‍‍‍‍‍‍‍‍
画枝繁叶茂👇
画灿烂星河👇
在那个不能拍出星轨的年代,他用画笔画下了斗转星移👇‍‍‍‍‍‍‍
就这样,梵高流浪了很久很久,他之后的生活基本就是靠高更和弟弟提奥的救济。
他一心沉浸在艺术世界里,用画笔救赎自己。
有人看了梵高的画后说他没有常识,因为没有树是长到天上的。
梵高却说:“我一直感觉得到,用树木去接触星辰,是大地的渴望,你不理解我没有关系,因为大地会懂。”
‍‍
他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
人们说他是割耳朵的疯子,是心理残缺的自杀天才,可羊却觉得他只是一个有悲悯之心的艺术家而已。
他体恤众生,渴望爱与平等。
而艺术家的使命本就不是向绝望屈服,而是找到一方解药,来对抗存在的虚无。
‍‍
而关于那个被割下来的耳朵,有人说是梵高疯了,有人说是他献给女人的礼物,还有人说它是被高更不小心割下。
其实真相如何不重要,因为当世界不够可爱的时候,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一种解药。
‍‍
《神秘博士》里有一集曾把梵高带回了现代,他听到人们在赞美他的不凡与伟大后流下了热泪。‍‍‍‍‍‍‍‍‍‍‍‍‍‍‍‍‍‍‍‍‍‍‍‍‍‍‍‍‍‍‍‍
然而,在回到过去之后,他依然选择了自杀。
‍‍
自杀从不是一件好事,可总有些灵魂要承受苦难,即使这些苦难本可以避免。
梵高不是死于精神病和躁郁症,他死于过于坚守自我。
羊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知道——
在梵高短短的37年生命中,他用了全部的时间来讨论生,而不是亡。
参考资源:@小透明明TM - 梵高合集视频
给梵高点个赞吧
为他孤寂又自由的一生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