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银行存款利率却出现了“一升一降”两种不同的节奏。
受去年12月“降息潮”的“余波”影响,新年伊始,已有多家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从调整幅度来看,中长期存款利率最高下调幅度达50个基点。
虽然存款利率下行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在“揽储”的压力下,也有中小银行采取了更为“折中”的调整策略,部分短期存款出现阶段性的“逆势”上涨。
中小银行开年下调存款利率
新年首日,就有不少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跟进下调。
常熟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表显示,自2024年1月1日起,该行整存整取1年、2年、3年、5年各期限利率分别降至1.7%、1.9%、2.3%、2.3%。新疆伊犁农商银行1年、2年、3年、5年存款分别下调为1.55%、1.75%、2.05%、2.1%,三年期较此前下调了45个基点。
其中,也有部分中小银行仅对中长期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北京怀柔融兴村镇银行将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降为3.05%;都江堰金都村镇银行仅下调了5年期存款利率10个基点。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包括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地方性商业银行陆续调降了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表,覆盖对公及个人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多个种类。
在业内专家看来,在本次“揽储季”,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也是受到2023年12月“降息潮”的“余波”影响。
 “过去几轮存款利率调整中,地方性银行利率调整较为滞后,且往往不是集体下调,各家银行会根据实际情况陆续调整。”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称。
值得关注的是,在存款利率下调后,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仍然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以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为例,国有大行分别为1.95%、2.0%,而地方性中小银行的利率水平普遍比国有大行上浮5至30个基点。
在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看来,这是因为中小银行网点数量少,便捷度不及全国性银行,且不少用户主观上仍认为大银行更安全,客观上导致中小银行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率来获取用户,这种差异化高定价会长期存在。
短期限存款利率“逆势”走高
“存6个月利率4.0%,新客户还可以领2.0%的加息券,这样在前40天利率就能达到6.0%。”去年12月,安徽新安银行通过发放“加息券”提高存款利率受到市场高度关注,后被该行辟谣这一高息揽储行为“并不属实”。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揽储”竞争力,在银行集体调降存款利率的同时,近日,的确有部分中小银行将短期限存款利率进行了小幅度调升。
 “自2023年12月12日起,我行阶段性上调新开户个人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淮滨农商银行宣布,对于起存金额大于等于1万元的新储户,可以执行上调后利率。其中,3个月、半年期、1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从1.40%、1.65%、1.80%上调至1.50%、1.70%、1.95%。
2023年12月31日起,黑龙江桦南农商银行同步下调了二年、三年、五年整存整取利率,而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却较此前上升10个基点至1.8%。
在业内专家看来,相较于全国性银行,中小银行揽存不易,在存款利率普遍下行的大趋势下,适当提高短期存款利率,是一个折中方法。
“存款利率上涨主要是3个月及1年期产品,这不仅有助于调整存款结构,也有助于稳定成本,这些期限短的存款相对长期限存款的利率更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适度的差异化定价不等于高息揽储。”在薛洪言看来,“优秀的中小银行应把摆脱高息揽储作为转型的目标,通过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多地拓展派生性存款,降低存款成本。”
专家: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今年年初,银行在揽储上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揽储旺季开启了新一轮的存款降息,这背后是银行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定净息差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的需要。”娄飞鹏受访时表示。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银行仍将在负债端压降资金成本,推动存款利率继续下行。
薛洪言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更好地稳定息差水平,商业银行大概率会以更大幅度、更高频率调降存款利率,确保负债端成本在存款定期化趋势下出现明显压降。”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受访时表示,目前,人民银行已经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在这种背景下,未来银行仍将可能在资金端压降成本,存款利率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大。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张冰洁
编辑:杨晶贻
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注金融时报公众号 看更多独家新闻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