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迷失在了一片雪原,冷冷的风雪拍在你的身上,再找不到出路的话,你就要被冻死了。
从挨冻到被冻死,你的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点击上方,即可观看视频)
寒风凛冽,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的神经信号让你的外周血管收缩,但这对于你的肢体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离心脏最远的肢体首当其冲,比如你的手指和脚趾。起先是皮肤发红,刺痛,浅表组织冷却、血液粘度增加。
随着组织继续冷却,细胞内和细胞间隙开始出现冰晶,你的手指缺血缺氧,还面临着冰晶的暴力破坏[1],这对于你的手指来说有点残忍了。

当不可逆的损伤逐渐深入,皮肤会变成白色或蓝灰色,感觉消失了,关节或肌肉可能无法动弹,随着组织的坏死,你的手指会变得又黑又硬[2]。
到这个程度,得去医院挂烧伤科了。你大概率需要截肢,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如刚才所说,寒冷刺激下体温调节中枢会努力维持你的核心体温,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然而如果你的产热一直跟不上散热,中心体温(CBT)一路跌到35℃以下,失温症开始了[3][4]。
在最初(35℃到32℃),你的体温调节中枢仍在努力,此时你的大脑逐渐受到影响,变得迟钝,你的原始本能开始与你的理性头脑抢夺身体的掌控权[5]。
当体温继续下降(32℃到28℃),体温调节机制衰竭,温热的血液从核心涌向四肢,你会感受到一种灼烧感,在本能的驱使下你或许会开始脱衣服,这被称为“反常脱衣”(Paradoxical undressing)现象[6]。
在一份来自瑞典的研究中,研究者统计了207个致死性低体温病例,其中有63例出现了“反常脱衣”,有39例脱了鞋子,33例脱了上身,23例脱了下身[7]。

看来不同人本能的脱衣服的习惯有所不同,不过不管怎么脱,你的体温都降得更快了。
在这之后,意识消失之前,你的脑干还会自主支配着你去寻找隐蔽的“安全”地方,可能是床底下、橱柜后面,甚至挖坑把自己埋到雪里,这被称为“终末挖洞行为”(Terminal burrowing behaviour)。
1995年德国的研究者在研究致死性失温的反常表现时,首次总结并命名了这个现象,他们研究了1978到1994年,69例致死性失温案例,有17例出现反常脱衣,其中14例出现了终末挖洞行为。这些尸体出现在公园长椅下,房间角落,床底下,货架下面,甚至森林中低洼的坑里[8]。
简单来说,寻求一个安稳小窝的原始欲望,根植于你的基因,陪伴着你陷入昏迷。
虽然意识丧失了,但你的脑并没有彻底罢工,它比你想象中更能耐受低温,还能维持你基本的生命活动[5]。
然而,不堪重负的心脏更可能率先给你的生命带来一些“小”困难[3][5]。
心脏正常跳动的背后是一系列电信号指导的,正常情况的电信号会沿着规律的通路指导你的心脏协调地收缩。
然而低体温下,流回心脏的冰冷血液会让原本规律的电信号传导变得迟滞,混乱[9][10],指挥乱了套,负责工作肌肉自然没法独善其身,一系列的心律失常的情况在低体温下十分常见。
最终,心室纤颤发生了,你的心室不再像以往那样协调地收缩,而是没有规律地颤抖,就像原本舵手整齐划桨前进的小船,突然乱了划桨的顺序,船无法前行,室颤中的心室无法向身体泵血。
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弥散性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诸多情况形成恶性循环[4],你的身体迅速滑向深渊,生命在几分钟内便会彻底流逝。
极端的低温下,分解你尸体的微生物活动会被抑制,这是个挺不错的尸体保鲜条件。
你享受了一次残缺的人体冷冻,但看起来并没有复苏的机会。世界上的第一位人体冷冻的客户是詹姆斯·贝德福德教授。要知道,他在1967年准备了整整十万美元用于人体冷冻与复苏的研究,但最终也没能让他在50年后的2017年按计划复苏[11]
好消息是,2018年有人体冷冻机构的“专家”预测,最快10年,最迟100年内会出现成功的人体冷冻复苏案例[12]。
如果你能一直被冻在这里,或许也能等到复活的机会。
制作人员
文稿:凉透了的琼脂糖
视觉:名犬莱西
分镜:名犬莱西 凉透了的琼脂糖
动效:冻土豆
剪辑:冻土
审核:谢谢
配音:赵桐桐呦
策划:凉透了的琼脂糖 沟通桥凉
[1] Wibbenmeyer, L., Lacey, A. M., Endorf, F. W., Logsetty, S., Wagner, A. L., Gibson, A. L., & Nygaard, R. M. (2023). American Burn Associ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Frostbite. Journal of Burn Care & Research, irad022.
[2] Sheridan, R. L., Goverman, J. M., & Walker, T. G. (2022).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rostbit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6(23), 2213-2220.
[3] Turk, E. E. (2010). Hypothermia. 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and pathology, 6(2), 106-115.
[4] 葛均波, & 徐永健. (2018). 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Paton, B. C. (1983). Accidental hypothermia.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2(3), 331-377.
[6] Wedin, B., Vanggaard, L., & Hirvonen, J. (1979). "Paradoxical undressing" in fatal hypothermia.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24(3), 543–553.
[7] Brändström, H., Eriksson, A., Giesbrecht, G., Angquist, K. A., & Haney, M. (2012). Fatal hypothermia: an analysis from a sub-arctic reg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mpolar health, 71(0), 1–7.
[8] Rothschild, M. A., & Schneider, V. (1995). "Terminal burrowing behaviour"--a phenomenon of lethal hypotherm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107(5), 250–256.
[9] Covino, B. G., & D'Amato, H. E. (1962). Mechanism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hypothermia. Circulation research, 10(2), 148-155.
[10] Lloyd, E. L., & Mitchell, B. (1974). Factors affecting the onset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hypothermia. The Lancet, 304(7892), 1294-1296.
[11] Darwin, M. (1991). Dear dr. Bedford - an open letter to the first frozen man. Cryonics Archive.
[12] Pettit, H. (2018). First human frozen by cryogenics could be brought back to life “in just ten years”, claims expert. Dailymail.
推荐阅读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刘笑彤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