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错了!这是第几遍?!”
镜头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练习弹钢琴,耳边的敦促极其尖厉。
小男孩大概习惯了,还要扭过头和妈妈唠两句:“妈妈,钢琴多少钱啊?”“现在几点了?”“我要上厕所。”
……
“不许说话,不许上厕所,弹琴!”家庭战争再次上演,孩子和大人互相叫吼,全家都“不得安宁”。
这种鸡飞狗跳的生活,在豆宝家已经是常态。
豆宝常常泪眼婆娑,昂着头还对爸爸妈妈来这么一句:“你们过分了!”
妈妈对着镜头满脸愁容:“我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难管?”
这个真实的育儿片段 ,来自前段时间很火的央视纪录片《你听见了吗》
导演跟拍了 7 组中国家庭——无奈的琴童父母、“自闭”的“学渣”男孩、动不动情绪崩溃的女孩,披露了现代家庭糟糕的亲子关系:
° 小时候听话乖巧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叛逆?
° 为什么唠叨几句,孩子就情绪爆炸,开始怼人?
° 小小年纪就把事藏心里,为什么不愿和父母倾诉?
亲子沟通专家劳拉·马卡姆博士曾经一针见血:“育儿要把 80% 的力气,花在搞好亲子关系上。”
今天我们就以这部纪录片为镜,聊聊那些不好的亲子关系,问题都出在哪里?

开头的豆宝,是一个典型的话唠小孩。平时除了弹钢琴,他也喜欢玩 iPad,说话总是一套一套的,做事很机灵。
练琴的时候,他喜欢和妈妈聊天,但妈妈是个急性子:“我希望他一遍弹完了立马就接着弹。”
为了控制妈妈发火的频率,豆宝早就和妈妈约法三章:每凶一次,就要给自己一个抱抱。
“练琴之前我是答应他的,但是一进入练琴的状态,我就有点控制不住了。在练琴的这两小时,讲的跟琴无关的话,都是废话,都是在耽误时间。”
其实选择给孩子练琴,豆宝妈并不是让他以后一定要走艺术这条道路,只是希望儿子有一技之长,能让他闪闪发光。
但现在,练琴变成了一项艰难的任务,也成了母子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最厉害的一次,豆宝想和妈妈说句话,“我就不许他讲话,我不听,你不许说,而且非常凶。”
采访中,豆宝和导演阿姨大诉苦水:“妈妈不给我说话的机会,常常嘴上说知道了,实际根本没听到……我都被她逼疯了!”
但在妈妈嘴里,事情又是另外一回事:“你教他做什么,他就是不听。练琴就是不好好练,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豆宝妈一开始不以为意,不听话就“催、逼、吼”,但孩子的反抗越来越激烈。
直到导演组的旁观视角点醒了她:我们成年人往往喜欢孩子听话,却经常会忘记去听孩子的话。
这是典型的「权威式家长」心态在作祟:我是你妈,我有管教你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不自觉想用威胁惩罚的手段,让孩子服从自己。
事实上,孩子需要的是“倾听”,是平等的交流。孩子每一次表达感受,都是家长引导孩子成长的机会。
《父母的语言》作者萨斯金德博士曾经有一个发现:“孩子的数学能力、空间推理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听到的词汇有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毫无价值的“废话”,可能是孩子成长的肥料。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先试着把孩子说的话耐心听完。
“成绩基本上都是垫底,哪里是查漏补缺,那是女娲补天!”
“一个上小学的孩子,你跟他复习要复习到 11 点多!”
“72 分都算是还行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想去搞还是没有掌握方法,我感觉他学习都是蒙的!”
镜头切到这位妈妈,是满屏的焦虑。
她的儿子动动上六年级了,但是因为学习的问题,她会时常打儿子的屁股。
眼看就要小升初,儿子现在连 3 门功课都搞不定,到初中 7 门,初二就 8 门,“很难想象,你知道吗?”
说到这儿,动动妈哭了。和很多妈妈一样,情绪爆发之后,是深深的愧疚。
“每次打完之后,我觉得孩子比我们更加包容,他会说妈妈我会努力做好的,你还是能感觉到他很爱你,我讨厌自己,但是没有办法平静下来,只是想把他推到我认为应该到的那个轨道上去。
她会亲自陪孩子复习写作业、买各种教科书、亲自规划孩子的时间。各科知识点的汇总,贴满了家里的整面墙。
就像儿子动动说的那样:“她想在所有地方都打上自己的标记。”但同时,她也打乱了孩子自己的节奏。
这样的控制,不仅没有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进步,甚至让动动关上了跟妈妈沟通的心门。
这个六年级的小男孩,逐渐自我封闭,甚至对导演直言:“我不需要妈妈的理解,除非等到我不再上学的那一天。”
事实上,动动虽然不擅长应付考试,但对机械类的东西很感兴趣。
之前妈妈对此不以为意,「小升初」像一句魔咒,牵引着她的育儿选择,一味用「语数外」占满孩子学习时间,直到孩子身心俱疲、母子关系渐远。
“我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动动妈决心改变:之前一直注重学习的结果,但她的教养方法,很有可能破坏了孩子的自主性。
只有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第一负责人”,他的潜力才能释放出来。
动动妈妈试着逐步放手,还在墙上贴了一张纸警示自己的管教方式。
六年级的动动,有自己的时间规划,他乐衷于研究机器编程,这样的专注力甚至是妈妈之前从未见过的。
纪录片的后,动动学业进步如何没有确的结果,但他屡屡获得人大赛,让妈妈看到了自驱力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爱的脚手架》里说,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造房子。
孩子是“房子”,父母是周围的“脚手架”,提供支持和结构,而不是控制或禁锢。
尤其孩子上小学,我们总是忍不住给孩子上指令,成为「直升机父母」;要么就是成了「铲雪机父母」,替他们扫除面前所有的障碍;但我们应该成为的,其实是「孩子的脚手架」,给孩子必要的支持,适当的时候就要撤走。

看到这儿,可能很多妈妈会说,亲子关系的矛盾,都源自孩子的学习。
但学霸女孩秋秋的一家,依旧困陷在糟糕的亲子关系里。
在秋秋父母的眼里,女儿是学霸,基本每一年期中期末考试都是全班第一,但她也是一个怕输爱哭的孩子,面对女儿时不时爆发的负面情绪,夫妻俩一筹莫展。
一道题做错了,没有得优+,秋秋就会情绪崩溃;
每练一次字就要哭一顿,“我觉得我不能写成那样”,纸经常被她擦破;
跳绳时,她要求自己一分钟不能低于 200 个,目标没达到,就会哭……
面对孩子汹涌的悲伤,孩子的爸爸却说:“所有的成长都是需要反情绪的,如果你要成长得更快,就需要对情绪的掌控,你不能被情绪给绑架。”
你肯定也看出来了,秋秋的父母,喜欢讲道理。
“但我不喜欢爸爸这样的观念。如果他们给我讲理论性的东西,我嘴上不会说,脑子里会让他闭嘴。”
妈妈看到女儿哭,第一反应也并不是想着去安慰她:“我那个火‘噌’的就上来了,我又没有说她,干嘛呀这个样子…一般这种时候,我就做我自己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真的就好了吗?
有一段时间,秋秋会忍不住想掐自己,掐得身上都是小包,因为“掐完以后就没事了。”
导演问秋秋:“妈妈会帮你分担一些伤心吗?”
孩子说:“不,因为这个伤心是她造成的。”
很扎心。
夫妻俩也仔细琢磨过,总以为女儿是有“优秀”的包袱。
直到这次纪录片采访,他们才后知后觉,孩子糟糕情绪的背后,其实是因为父母过高的期望。
妈妈第一次坦白:“女儿确实能力强,所以我会止不住的想更强。考得好的时候,爸爸就很高兴,会跟朋友吹牛,说我女儿又考了全班第一。”
这些无形的言语,给了秋秋很大的压力:“我一定要做得更好,我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我们总是给孩子讲道理,却忘记了体察他们情绪背后的需求,而秋秋极端的表现,只是希望被父母真正的看见。
在她下一次崩溃的时候,秋秋妈选择了拥抱,轻声询问:“手上还疼么?”那道隔在母女之间的心墙,终于裂开了一点点。
心理学有这样一项研究: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在于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
但我们这一代,继承了许多过去长辈养育子女的语言,习惯「否定情绪」,习惯「忽视感受」。
《像树一样自由》就曾对以往的亲子关系有过很深的洞察:
当孩子哭泣或心烦意乱时,我们就说:“嘘,好啦好啦,安静点,并没有那么糟。”
如果孩子受伤并因此痛哭,我们会说:“别哭,擦干眼泪,你是个勇敢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自以为说这些话都是出于好意。我们只是试图用多年流传的语言来提供安慰。
但是我们其实暗地在说:「不要悲伤或脆弱。如果你真的那么难过或者难受,一定要学会隐藏它。」
如果孩子的情绪不能自然流淌,就只会越来越多地淤积起来。
最后,新的一年了,教育孩子从来都是“艰苦卓绝”的旅程,或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绝对正确的育儿方式,但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亲子关系。
而重建亲子关系的过程,往往也是重建自我的过程。愿你我育儿育己,在 2024 年拥有别样一番开阔的心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