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绘就了一幅北京商业航天的发展路线图。
《方案》明确,到2028年,北京商业航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能级明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引进和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南箭北星”产业空间格局进一步深化,建成2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和若干特色产业园,壮大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此后,再用5年时间,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建成天地一体通导遥巨型星座体系,空天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方案》从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示范应用、政策先行先试以及创新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提出了23条重点任务。
其中,火箭的可重复使用,是降低发射成本的最重要手段,也是商业航天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方案》明确,将围绕可重复使用火箭,突破发动机变推力、再入返回高精度导航定位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力争3年内完成百公里级亚轨道火箭回收飞行验证,5年内在全国率先实现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并探索航班化发射服务模式。
同时,根据《方案》,北京将以大规模星座建设为牵引,夯实整星研制、地面终端、星座运营管理等基础能力,加快巨型星座组网运营,构建空间基础设施。
为推动空间科学、空间应用与空间技术融合发展,《方案》提出,每年资助10个以上空间科学领域基金项目,每年发布10个以上通导遥应用场景,以产品创新应用为引领,加快形成空天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北京还将推进卫星互联网在偏远地区通讯、应急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发布应用一批遥感大模型,并开展新型空间动力、航天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等新技术验证和工程化应用,探索空间碎片监测、空间环境治理商业模式,发展太空旅游、太空制造以及太空资源开发利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形态,拓展商业航天活动领域。
根据《方案》,北京在探索太空“无人区”的进程中,将发挥航天基础设施资源丰富的优势,结合商业航天企业共性需求,新建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形成央地协同、校企联动的航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大推力、可变推力发动机和可重复使用火箭等研制的全过程测试和验证需求,打造火箭试验验证平台;聚焦整星和关键部组件所需的抗辐射试验需求,建设全球领先的抗辐射试验平台,提供快速、低成本的抗辐射试验服务,推动低成本工业化货架产品在商业航天领域应用。
北京市“南箭北星”的空天产业空间布局将继续深化。《方案》提出,未来将推动“南箭”产业聚集区聚焦关键设备,打造先进制造产业带。经开区将以“北京火箭大街”为引领,辐射形成火箭研制与发射服务特色园区。大兴区将以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为依托,加速星箭及地面终端制造应用能力集聚,建设高端制造和创新应用标杆园区。
延伸阅读:

作者丨齐旭
编辑丨赵晨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点个“在看”不失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