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Somerset Maugham)诞辰150周年纪念日。毛姆早年学医,后弃医从文。因长篇小说创作声名鹊起。但就像毛尖老师所说,毛姆的短篇小说可能比他的长篇名作《月亮与六便士》《刀锋》等更适合这个时代,“他在传统和亲切之间做到最好,可以当你在文学上的‘亲戚’”。
香港作家董桥先生最喜欢的作家是毛姆,重看次数最多的书也是毛姆,“他(毛姆)的短篇小说我实在是觉得写得好。”“我们老一辈人觉得他那种讲故事的技巧,是很吸引人的。”董桥先生认为,毛姆天生会写故事。作为熟读毛姆小说的一代,“下笔考究全是跟他学的”。如今读毛姆的人少了,待人处事的老做派都消亡了。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董桥先生的小品《卡普里之恋》,选自活字-商务版“董桥读本”第一卷《文林回想录》。文章从毛姆的一个短篇标题的翻译谈起,是文学翻译漫谈,更是对译坛故交的忆念。
南京译林出版社要出毛姆短篇小说集,上海陆灏组织翻译,请了陆谷孙先生迻译 The Lotus Eater ,陆先生译毕写了一篇译后记,嘱咐陆灏传真给我一阅。毛姆这个短篇的题目害苦中国几代读书人难进难退,陆谷孙译后记里说:“香港的董桥兄在一篇文章中,从早年曾虚白、周作人对 Lotus Eater 的讨论说起,典引丹尼生的诗和大英百科的释文,认为《食莲人》是‘漂亮’的‘求诗意’译法。”我没有写过专文论 Lotus Eater ,只在小品《湾仔从前有个爱莲榭》里漫笔写了一下毛姆这个短篇。我说周作人音译希腊文 lotos 为“落拓”,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 lotus eater 条于是译作“食落拓枣的人”。求诗意,我说“食莲人”确实比“食落拓枣的人”漂亮,不列颠百科全书也译作“食莲者”,李黎有一篇文章好像就叫《吃莲花的人》。
陆先生的译后记里归纳 lotus 一词的多义,说是查牛津、韦氏、大英、维基等纸质和电子资源,大致可以总结为三“莲”一“枣”:亚洲莲、埃及睡莲、佛座莲,那都与毛姆用意不合,剩下来的只数一枣了,那是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随从在北非受岛民怂恿误食的忘忧花果,足以致幻,也会致瘾:“‘食莲’是否信译,似成问题了。”陆先生于是想到译作“吞枣人”再另加脚注,可惜“诗意”尽失而又“叠床架屋”,不好;他最后决定文题翻译用词中既弃用“莲”字也弃用“枣”字,“避实就虚为好”,索性译为《吞食魔果的人》!陆谷孙不愧是辞书编纂家,是翻译家,细心推敲过的一字一词稳固如山,清澈如水,问字学辞的人都可放心延纳。欣幸之余,我这个偏心音缀的老派人毕竟奢望陆先生的文题翻译能再减少两三个音节,那样,中文题目跟英文原题 lotus eater 会呼应得再亲近些。
翻译从来艰难。毛姆笔下雅驯的英文迻译中文尤其费神。陆先生说时值溽暑,原想轻轻松松过几天,没想到陆灏这位公子真能缠人,又是短信又是快递非要他翻译一篇毛姆小说不可,余姚话说“像前世欠伊个”似的拗不过他,只好上电脑开工。陆先生性子急,答应做的事总想快快做完,上万字一篇 The Lotus Eater 他花三天时间译毕,真可怜。这样苦的差事我早岁做过好几年,现在老了回想起来都难受。翻译名家汤新楣先生一辈子做翻译,他晚年跟我说,年纪轻轻,识浅心粗,拿起原文瞄一句译一句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交了卷仿佛没自己的事了;岁数一大,英文中文玩味深了,心中老惦记着深山里老虎多,手握着译笔那才叫一字一惊心:“还有宋淇那样的译林高手中学西学兼备,长年靠在软椅上细细掂量译稿里的旮旮旯旯,译者不冒冷汗才怪!”汤先生说他从此越发敬佩夏济安那样的中英文名家,英美散文大师笔下再硬的坚果他都轧得碎。
还有思果先生,八九十岁还在译狄更斯的砖头小说,那是凡人干的圣人功业。乔志高先生更不用说,英文造诣比谁都深厚,简直母语,晚年译菲茨杰拉德是吃饭喝水稀松平常的闲事,可敬的是那份毅力,那份干劲。姚克先生也了不起,英文通透,中文高洁,翻译剧作,当代译手都望不见他的项背。傅雷先生,梁实秋先生,朱生豪先生,他们更是译坛巨人,今后还会有好几代人坐在他们手种的大树下乘凉。我好奇,很想知道这几位名家会怎么译毛姆的 lotus eater 。直译“食莲人”或是照古意译“忘忧果”,脚注怕是省不掉了。毛姆宁用 lotus 不用 lotos ,老先生或许也在求通俗,求诗意,汤新楣可能不避直译“食莲”,情愿文尾多附几句小字注文。夏济安、梁实秋古文根基深,维基刊登的照片陆先生肯定是枣类无疑,那么,夏、梁两位名家也许会沿用陆先生的“魔”字把小说题目译为《魔枣瘾》再加小注。我记得海明威的 A Fare well to Arms 中文译名宋淇和汤新楣和乔志高都偏爱《战地春梦》,宋先生说《告别武器》甚至《永别了,武器》硬梆梆,谁买,谁看?“英文不同, arms 毕竟带着怀抱之联想,比武器温润多了!”汤先生当年译的这部《战地春梦》我有幸负责编校,逐句对读,逐字推敲,比上一个学年的翻译课管用。海明威英文简洁里荡着淡淡的诗意,汤先生的中译亦步亦趋,浅白里竟也浮现动人的韵味。有一回,我应邀到学堂里讲一堂翻译心得,一位漂亮女生问我直译与意译怎么取舍,我说懂行的译者从来不计较要直译还是意译:“译得对,译得好,那才是本分。”夏济安译霍桑《古屋杂忆》,里头写的那间 Saint’s Chamber 夏先生信手译为“慕圣斋”,那是直译,也是意译,更是精译!女生一脸迷惘,远看加倍漂亮。
陆谷孙说毛姆这个短篇文字清通易译,可惜娓娓道来之际嫌他有点啰唆,跟故事毫无关涉的饭店老板娘也要来一段“天后赫拉”“水汪汪的眼睛”那样的冗笔。读毛姆我倒偏爱读他这些冗笔,仿佛老年人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话,徐訏先生说那是会讲故事的人加盐加醋的本事。那个老板娘多娜·露西亚 ( Donna Lucia ) 三十年前的艳丽韵味毛姆说是惹过许多画家替她画肖像,如今人到中年,一身富泰,昔日的姿色倒还依稀认出些丽影,连说话低沉甜柔的声音都在。原文这七行淡描陆先生说了我找来再读,确然旖旎:陆谷孙到底是大学教授,淡淡一丝女人香闻了都不自在!译后记里还说卡普里这样的旅游胜地大有象征意象可以挖掘,小说里写景文字偏偏少得可怜。我记得毛姆还有一个短篇《梅休》 ( Mayhew ) 也写卡普里,写景也写得不多,我几年前第一次从波西塔诺 ( Positano ) 坐船去卡普里竟然想起写景的那三行文字:“Capri is a gaunt rock of austere outline, bathed in a deep blue sea;  but its vineyards, green and smiling, give it a soft and easy grace. It is friendly, remote, and debonair. ”*人老了偏爱古旧的人与事,毛姆短篇小说集一九五一年出版的一套三册我从南洋带到台湾带到英伦,临走送给李侬 ( Leonora ) 留个泛黄的念想。如今床头那套四册版本是一九七六年潘恩出版社 ( Pan Books Ltd ) 出版的平装本,每本四百多页厚,越老越读越亲切,都快成了我生命中的魔果、魔枣、魔莲了,十足卡普里那座小岛,天老了地荒了还那么消魂。
〔注释〕
* 《记得》(二〇一〇),共四十七篇,此选三篇。
* “卡普里岛是一片峻拔苍然的岩石,浴在一汪蓝海之中;不过岛上的葡萄园绿意盎然笑脸相迎,倒让它平添了温柔从容的优雅。它远离尘嚣,叫让人亲近快活。”——编者注
新书推荐
董桥 著
林道群 编
活字文化 策划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 出版
2024年1月
马上复制淘口令5👈¥3JsUWS7LLwZ¥
到某宝直接打开购买🛒
本卷选编作者的实笔,关于书和人和事。主体文字选自作者晚近新作《文林回想录》《读胡适》《读书人家》《一纸平安》《字里相逢》等,其中因“岁数大了多了许多快乐的回忆回想”而写下的诸多文林故交轶事,从金庸、余英时、胡金铨、林海音、林文月到宋淇、夏志清、陈之藩等人不一而足;亦有作者“只读我喜欢读的胡适”,而呈现出一个“有点偏见,有点冥顽,有点迂阔,有点可笑,有点亲切”的胡适;书人书话更是从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伍尔夫、毛姆、海明威一直趣写到周作人、俞平伯、沈从文、梁实秋、张爱玲等,端的是“不托门墙,只写散墨”。
文林回想录
董桥 著
林道群 编
活字文化 策划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 出版
2024年1月
马上复制淘口令5👈¥P2lWWS7Lvyf¥
到某宝直接打开购买🛒
《苹果树下》着重选编了董桥的虚笔,即他晚年潜心经营的“故事”——尝试“在小说的油伞下沿着从前的脚印”,辨认“人生荒村僻乡里”的从前人事与从前情味。有同学少年的篝火惜别,颠沛流离的中年愁绪,半旧不新的南洋街角,中环上环的书铺风云,昂藏豪迈的江湖浪子,玲珑绝色的西西里佳人……阴晴圆缺,真真幻幻。淡的是情节,浓的是情味。书中篇目主要选自《橄榄香》《从前》《夜望》《苹果树下》等。
苹果树下
董桥 著
林道群 编
活字文化 策划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 出版
2024年1月
马上复制淘口令5👈¥SnFsWS7oDvT¥
到某宝直接打开购买🛒
《读书便佳》聚焦于读书与藏书,旧式文人趣味与英伦文学掌故融于一炉,双语字句交错,节奏跌宕起伏。董桥把那些与书相关的往事写成随笔札记,裁之成篇,汇之成书。中国文化的精髓离不开幽情和闲适,“英国人只在下午茶座上才追求幽情和闲适,不够的”。“东平云为善最乐,紫阳曰读书便佳”,为善讲机缘,读书是本份。读书,企盼的不是名成也不是利就。尘世喧嚣,一卷在手,字里徘徊,倏忽间一个回眸的欣喜、一次促膝的交会,那才是书中佳趣。
读书便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