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救市的声音纷至沓来,有学者写的,有投资人写的,还有媒体人写的。从舆论上看,似乎我们已经陷入1930年代的经济危机,或者像日本那样马上要开始“失去的三十年”,抑或2008年美式金融危机近在眼前。

为什么刺激政策一直不出来呢?是因为官方的研究力量不如民间,看不懂经济形势吗?恐怕不是。中国大陆官方在金融、经济方面的研究力量是非常强的。
作者冒昧揣测,刺激政策一直不出,至少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曾经救过很多次了,每次花了不少钱,但救完之后,还要救下一次。但,每一轮救市的成本是多少?谁来负担?谁是代价?救市的收益是多少?谁在收益?这些账,能否算清楚?

在先发国家,但凡要动用财政(广义)资金救助资本市场或其他具体行业,都要经受民众和舆论的广泛挑战。因为这种救助,最终动用的是民脂民膏(可能是今天的,也可能是明天的)。各种数据的公开、执行的透明、事后的奖励与追责,都应当是十分明确的。
那么请问,高喊救市的人们,是用怎样的数据作为基础,在讨论这个问题呢?是基于自己A股持仓的亏损程度?还是基于自己房价的下跌幅度呢?那既没有A股,也不买基金,还不关心房价的大多数,究竟是为什么应该支持动辄万亿规模的一次性救市呢?如果不支持,他们的损失是什么?如果支持,他们的受益又是什么?请问,有很详细的数据分析吗?
不要动不动就用“经济崩溃”来倒逼。明明各位当前的想法是,抢好每一个反弹,再也不回头。难道不是么?

系统性风险,通缩螺旋,这些词汇,是欧美日用血的教训写下来的,不是你读了之后为了自己的利益用来倒逼的。
真正的经济问题是什么?是内需不足,是贫富差距太大,是老百姓太穷。有钱人需要多少消费呢?老百姓有多少钱消费呢?2023年美国(除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外)3口之家的联邦贫困线是2.486万美元/年,折合成人民币是17.82万人民币/年。
有人讲,有钱人消费少,但他们有投资欲望呀,A股市场变好,投资国内就更多。有没有道理?有。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A股还是没到3000点呢?为什么救了那么多次,花了那么多钱,最后还是在救呢?是因为救得不够吗?
资产-债务通缩螺旋,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风险。所以,当货币政策失效的时候,是不是财政政策应该出来了?是不是财政刺激应该加码呢?那么请问,上一轮财政刺激是什么时候?上一轮超强刺激之后,出现了哪些问题呢?我们的历次刺激,与其他国家的刺激,有哪些相同、类似,又有哪些根本不同呢?

救A股,我们干过,经验很丰富;财政刺激,经验不止更丰富,可能是最丰富。那问题来了,代价是什么?谁在承受代价?受益人是谁?现在他们在哪里?

人世间就是不完美,很多时候,可能我们挡不住倒逼。伯南克、白川方明,都是很有勇气的央行行长,他们把史无前例的救市细节记录下来,公开出来,供后人评判、研究。他们也把自己的苦恼记录下来,将倒逼的细节记录下来。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知道,在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时候,再紧急的救助,也要考虑成本和事后收益评价,让财政不够现代化的国家可以看到,财政现代化国家在
救助理由的论证、救助目标的确定、救助手段的克制、救助效果的评价
上,做过哪些辛苦的尝试。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要指责伯南克没有挡住华尔街在救助之后的巨额分红;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要指责白川方明在货币政策上过于保守。

所以,怎么办呢?都倒逼成这样了。Bloomberg讲2万亿,这些奇怪的数字是怎么出现在媒体上的呢?
与其稀里糊涂的再被套利、挨骂、再抓一遍套利的坏人,不如,考虑一下,能否把动辙万亿的救市资金作为专项养老基金投入到A股中去呢?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救市,除了套利因素外,不就是因为这种花大家的钱救少数人的事,没有把大家的利益统一起来吗?既然无论官方还是市场,当前的共识都是内需最重要,应当通过大幅提升民众可支配收入来重塑国内市场,一改传统的以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既然都可能在考虑万亿规模的救市,既然,曾经的救市已经那么多次效果也就那样;既然,大家都认为直接给老百姓发钱效果不一定好但又确实应该提升老百姓的收入,那何苦,不趁机一步到位,让全民利益真正与中国本土上市公司紧密捆绑在一起呢?
曾经,有一个国家这样做了,这让它的股市,走向了长期繁荣
上面这些文字,是现代管理学之父,睿智的彼德.德鲁克在将近四十年前写下的(《养老金革命》)。作者找不出任何理由,反驳上述实践的合理性。
因为,它太像社会主义了。
在这种前提下的救市,必然让14亿人的眼睛都牢牢盯住那笔钱,那些真正为大家谋福利的人,人们会感激;那些损害了每个人利益的人,当然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什么才能重塑信心,共识,以及,共同利益。
以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