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早发现、专科医生早治疗、身体早恢复
来源 |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来自义乌的72岁张阿姨,最初感到食欲不佳和体重减轻,经过当地医院的一系列检查,诊断为腹膜后巨大肿瘤,包绕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右侧输尿管关系紧密,紧邻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当地医院的医生悄悄地跟患者儿女说,“你们就带着病人出去旅游旅游,吃好喝好,让患者今生不要留太多的遗憾吧”。
医生的话犹如一块巨石压在张阿姨子女的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不过,面对严重的疾病,张阿姨及其家属始终没有放弃,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慕名来到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

入院后充分检查发现,“张阿姨的腹膜后肿瘤直径近11cm,考虑为恶性肿瘤,肿瘤包裹并截断下腔静脉,与十二指肠粘连紧密,同时伴有肝结节肝硬化、胆囊结石”。
宋振顺主任医师向家属详细讲述疾病的复杂性,“腹膜后巨大肿瘤手术切除难度非常大,腹膜后涉及的器官众多,结构复杂,肿瘤常与周边脏器粘连紧密,甚至出现侵犯/转移至周边脏器,包裹侵犯至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动静脉、髂总动静脉、肠系膜动静脉和门静脉,术中容易出现大出血导致严重后果,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
为了解决张阿姨的病痛,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同时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团队经过科内反复讨论,组织泌尿外科、放射介入科、营养科、麻醉科、康复科等多学科病例讨论(MDT),制定了最佳手术方案,为患者精准排雷的号角已正式吹响:
术前排雷:有备无患
①多次联系输血科,准备充足的备血,为手术提供保障;
②为减少术中出血,放射介入科医师在术前1天,完成肿瘤血供栓塞术及下腔静脉造影术;
③为避免瘤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后果,血管外科医师在术前1天,完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④因患者肿瘤包绕下腔静脉,为可能需要进行的下腔静脉重建,提前准备“人工血管”;
⑤肿瘤与右侧输尿管关联紧密,为避免术中损伤输尿管,行右侧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

术中排雷:步步为营
①充分游离肿瘤后,明确肿瘤与肾静脉的关系;
②因阻断下腔静脉后,可能导致回心血量急剧下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的风险,阻断下腔静脉前,通知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
③仔细游离右侧输尿管;
④精准解剖,避免十二指肠等周围器官的副损伤。

在术前充分准备、术中仔细操作的前提下,主刀医生宋振顺和张志奇主任医师进行联合下腔静脉节段切除重建的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整切除巨大肿瘤。
术后排雷:巩固前期战果,
助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手术成功完成后,肝胆胰外科诊疗团队协同临床营养科、康复科、内分泌科等科室,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治疗,确保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①早期抗凝、避免发生心梗、肺栓塞、脑梗等严重的心脑血管意外;
②监控血糖波动,动态调整血糖变化;
③早期进食,个体化营养补充方案;
④早期下床,阶梯化康复锻炼活动。

科普时间

“腹膜后”在哪里?

处于我们腹部和背部之间的一块区域,想象一下,我们肚子里的腹膜是一面墙,而腹膜后就像是城墙的“后院”。在这个区域里,有很多重要的器官和结构,包括肾脏、脊椎、大血管等。

“腹膜后肿瘤”是什么?

它就是“后院”里偷偷摸摸长大的“盗匪”,因为后院比较大,只有生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症状。

症状是什么?

随着后院里的“盗匪”越长越胖,需要更多的空间,院子的空间不够了,就会挤压、侵占周边的空间,引起压迫症状。
宋振顺主任医师指出,“腹膜后肿瘤是一种相对罕见而复杂的病症,发病率低。其中恶性肿瘤占主要部分,发展隐匿,常到晚期才出现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可压迫腹腔脏器、压迫神经。”
主任医师建议:“老百姓应当定期体检,留意身体异常症状,早日寻求专科医师建议,在诊治过程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努力做到疾病早发现、专科医生早治疗、身体早恢复。腹膜后肿瘤发病少、病理类型复杂、手术治疗难度高,因此推荐患者至到有经验的大型诊疗中心就诊,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专家简介
宋振顺 教授
  • 宋振顺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兼肝胆胰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兼肝胆胰外科主任。
来源: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