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读书(ID:ifengbook)

哈尔滨爆火出圈后,全国各地的文旅局都急了。山东文旅喊起了麦,河南文旅一天发布100个视频……借势宣传本地旅游产品当然是好的,但过度的宣介往往会造成审美疲劳。
那么不妨换个视角来看。文旅局们所做的事情,其实各地的作家们早已做过更好的版本——在他们的文字中,去书写各地细致的迷人之处。
本文奉行“一碗水端平”的原则,找来了作家们对全国各地的描写,请读者务必“对号入座”,且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家乡风土。
北京
不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即使没有余钱买菊吃蟹,一两毛钱还可以爆二两羊肉,弄一小壶佛手露啊!
——老舍《“住”的梦》
上海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捻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如果不相信,头伸出老虎窗,啊夜,层层叠叠屋顶,“本滩”的哭腔,霓虹养眼,骨碌碌转光珠,软红十丈,万花如海。六十年代广播,是纶音玉诏,奉命维谨,澹雅胜繁华,之后再现“市光”的上海夜,风里一丝丝苏州河潮气,咸菜大汤黄鱼味道,氤氲四缭,听到音乐里反复一句女声,和你一起去巴黎呀一起去巴黎呀去巴黎呀。对面有了新房客了,窗口挂的小衣裳,眼生的,黑瓦片上面,几支白翅膀飘动。
八十年代,上海人聪明,新开小饭店,挖地三尺,店面多一层,阁楼延伸。这个阶段,乍浦路黄河路等等,常见这类两层结构,进贤路也是一样,进店不便抬头,栏杆里几条玉腿,或丰子恺所谓“肉腿”高悬,听得见楼上讲张,加上通风不良的油镬气,男人觉得莺声燕语,吃酒就无心思。
——金宇澄《繁花》
天津
这话问过,众人一寻思,怪人刚刚说的话还真有点天津口音。怪人一怔,不好答。下边人又问:“你爹是谁?” 怪人又一怔,马上把话跟上说:“米斯特·巴皮。” 没想到下边问话这人放大嗓门说:“小子,睁大眼看看我是谁?我オ是你爹!我刚打广东回来。巴皮?巴嘛皮?快把这身洋皮给我扒下来回家!别在这儿出洋相了!” 自打这天,天津人管学洋人装洋人的叫作“出洋相”。现在人说的“出洋相”,这典故就是从这件事来的。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使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嘴巴牙花嗓子眼儿。可一落进肚里,跟手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晕晕乎乎,劲头很猛。好赛大年夜里放的那种炮仗“炮打灯”,点着一炸,红灯蹿天。
——冯骥才《俗世奇人》
重庆
去过中心街的人都知道,这儿的石阶在整个重庆,并不比较场口十八梯逊色。十八梯连接上半城下半城,有七街六巷,以前是重庆人必去的繁华之地。在那儿看风景打望,有花市、鸟市、茶馆文化;那儿也是重庆屠宰场,也批发火锅原料,辣椒、花椒和毛肚、血旺;当然,旧时黑帮也在那儿出没,那儿显山显水。
相比之下,在中心街黑帮就隐得多,不公开招惹人。中心街有七大段,每一段有二十四级石阶,相隔五级大平步,很宽敞,两侧要么是住家,要么是小店铺,街顶头就是马路,离医院不远。
这儿是当地人的一个小舞台,每出戏都在这儿上演,观众也是演员,人人都是导演,一出戏接一出戏,过得活色生香,自成一个小世界。母亲的“老妈小面馆”在中心街最下面,还要走一百来米,有一块平地。平地下面是三条岔路,连接不同的巷子。
——虹影《月光武士》
河北
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天上的雨水,给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
从山顶可以看见山西的大川,河北的平原,十几里,几十里的大小村镇全可以看清楚。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
——孙犁《截击》
山西
假如我们不走西南,我们走向西去,比如我们某个早晨从那座著名的古城平遥出发,走汾阳 、经离石、过柳林,在渐渐升高的太阳中我们会越来越清晰地闻地某种气味。我们接近了一 个时刻,所有迹象都告诉了我们这个。路开始向下倾斜,山上的树和植物也在倾斜,一切, 都给人纵身一跃的感觉。然后,在某个刹那,我们眼睛一热,我们看到了它,晋陕峡谷中的 黄河。
——蒋韵《我的内陆》
辽宁
我在看河,从塔吉克斯坦流过来的那条河,水势平顺,藏着隐秘的韵律,梯形夕阳洒在上面,释放出白日里的最后一丝善意与温柔,夜晚就要来了,乌云和龙就要来了。我想的是,沿着河溯流而上直至尽头,在帕米尔高原被冰山回望凝视过的,会是什么样的人;一步一步迈入河中,让刺骨的水依次没过脚踝、大腿、双臂、脖颈乃至发梢的,会是什么样的人;被溢出的洪水卷到半空之中,枕着浮冰、滚木,或者干脆骑在铁板上,从此告别一切过往的,会是什么样的人。
我想了很长时间,仍旧没有答案。天空呼啸,夜晚降落并碎裂在水里,周围空空荡荡。我知道有人在明亮的远处等我,怀着灾难或者恩慈,但我回答不出,便意味着无法离开。而在黑暗里,河水正一点一点漫上来。
——班宇《冬泳》
吉林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韩翃《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黑龙江
黄昏时候的七月,火烧云刚刚落下去,街道上发着显微的白光,嘁嘁喳喳,把往日的寂静都冲散了,个个街道都活了起来,好像这城里发生了大火,人们都赶去救火的样子。
非常忙迫,踢踢踏踏的向前跑。先跑到了河沿的就蹲在那里,后跑到的,也就挤上去蹲在那里。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忽忽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
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的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萧红《呼兰河传》
江苏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
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敝的舱,也足系人情思。
而最出色处却在它的舱前。舱前是甲板上的一部,上面有弧形的顶,两边用疏疏的栏杆支着  。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但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
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浙江
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出过深刻的哲学家、苦难的诗人抑或悲剧性的小说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用“浮诞”来形容它。
但它不够废墟化,没有悲壮的屠城史。“偏安”是它的宿命,也戏剧性地构成为这座城市的个性。这里出忠臣不出猛将,出文士不出哲人,出商贾不出赌徒,出谈禅者不出苦行僧,甚至偶尔出了一个国王,也缺一颗逐鹿中原的雄心。现在想来,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家的后路里有着一个灵隐和西湖,前者可以寄托灵魂,后者足以安顿肉身。
如果对于杭州人而言,有唯一的一个哲学意义上的问题,它就是——如何好好地活着?而这正是慧理建寺修塔的全部理由。如果城市的本质是生活,而生活的本质是“好好地活着”。在这一点上,也许没有一座中国都市,比杭州做得更好。
——吴晓波《人间杭州》
安徽
炸鸡风行不过几十年,在中国淮北,一种让人钟情的食物,同样跟随时代起伏。
宿州人的早晨在一碗鸡汤中苏醒。准备工作已经持续整夜。鸡蛋打散,冲入熬煮数小时的滚烫汤汁。这就是膖“汤”,黄淮地区喜闻乐见的早餐。
鸡汤的鲜美,无法满足人们对鸡肉的热情需求。另一种鸡的做法,更让宿州人引以为豪。
——陈晓卿《风味人间:至味在人间》
福建
我是漳州府平和县的⼈,是⼀个⼗⾜的乡下⼈。我的家是在祟⼭峻岭之中,四周都是⾼⼭。家乡的景⾊,是我在纽约的⽣活时所梦寐不忘的。⽣活在纽约的⾼楼⼤厦之间,听着车马喧嚣,恍然若有所失。我经常思念起⾃⼰⼉时常去的河边,听河⽔流荡的声⾳,仰望⾼⼭,看⼭顶云采的变幻。
——林语堂《我的家乡》
江西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山东
青岛的人怎么能忘记下海呢。不过,说也奇怪,五月的海仿佛特别的绿,特别的可爱;也许是因为人们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绿叶,再看一眼海,真的,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海”。
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风不凉,浪不高,船缓缓的走,燕低低的飞,街上的花香和海上的咸混到一处,浪漾在空,水在面前,而绿意无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欢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无言,心好象飞到天边那将将能看到的小岛上去,一闭眼仿佛还看见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必定是在那小岛上。
——老舍《五月的青岛》
河南
今年夏天的雨量比往年要大得多。我回来之前,连下了十几天暴雨,上游的洪流冲过来,过往几十年挖得纵横交错的河道,东一个西一个的水洼、沟渠,被抹平了很多。河面宽阔,颇有浩浩荡荡的意思。河岸两边的芭茅、芦苇、野灌木,那些承租户所种的桃树、苹果树,随处可见的东一块西一片的花生地、西瓜地、芝麻地,疯了一般野长,叶秧肥大密实。
——梁鸿《梁庄十年》
广东
广州,地处承受“阳光之吻”的亚热带,北回归线就在它城北不远的地方穿过。太阳的直射线,一年四季,不断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立春的时候,阳光从南回归线北移,广州很快就感受到春天的热力了。
可以说,童话中所描绘的,穿着银光闪闪的锦裳,振动着金色的翅膀,一路撒着花瓣而来的春姑娘,踏着南海波涛,登上了中国大陆的名城广州。
——秦牧《花街十里一城春》
广西
那时候在南宁,晚饭后无所事事,我骑上单位的旧单车从后门出去,沿下坡小路一路冲到民政路。小路两旁是大片菜地,傍晚时分,大粪的气味让人心情舒畅,发酵过的粪便混在干燥的泥土里,散发出一种空旷的慵懒感。我深吸一大口,全身肌肉松弛下来,仿佛一件高兴的事正在不远处。
民政路是条漂亮的路,路边的棕榈树线条优美,树干修颀,中段有着匀称的腰部,宽而长的树叶从高高的树顶垂下,但它决不会垂到人的头顶,它停在两层楼高的位置,有风吹过,则从阔叶面的漏隙间穿行,如此,棕榈树就更加婆娑旖旎了。这使民政路有一种洋派的休闲气质,它使人眼前一亮,何况,这条路还有广西展览馆!
展览馆向来是各个城市至辽阔复杂的建筑,在偏远的南宁亦如此。阔朗的馆前空地,圆形或方形的拱门,大大的水池、中央喷泉、弧形的长回廊,再入去,有令人吃惊的大片空地,空地之间是风格相同高低不一的建筑,有一只下沉的环形台地,绕着一级级台阶——是个放映场。展览馆放电影,这给我们进入这幢建筑提供了借口。小地方的人,见了堂皇的事物不免缩瑟,这些建筑高大上,就是让你震惊和敬畏的,说到底,它本来就非居住性,不贴身,不亲切,仿佛一座外来的城堡,我们和它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河流,只有它说它放电影,这个时候,城堡才放下一道吊桥。电影当然是我所爱,我欣然把单车支到一边,排队买票,然后沿着那些弧形的路行入下沉的放映场。
有时我亦去七星电影院,散场之后我会在场外空地的小吃摊流连片刻,我一家家巡过去,望那盅盅列列炖鸡,每盅一块鸡肉,有几粒红色的枸杞和一枚红枣,有这几粒红点睛,一切喜庆祥和。旁边的火炉燃着炭火,蒸锅里蒸汽腾腾上升,摆上矮桌的炖鸡也是盅盅冒着热气。我又望那炒田螺的摊子,一只铁镬支住,田螺翻得哗哗大响,生姜紫苏辣椒混合的气味生猛火爆,一团一团,在空中像是要烧着的。
——林白《北流》
湖南
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
——沈从文《边城》
湖北
我站在稻场上,放眼望去,大家都出了门,屋门紧锁。我往长江大堤上走去,两侧地面的棉花都被太阳晒得发蔫,水港的草丛中趴着一只小龙虾,要是建桥在的话,肯定跑去抓了。
远处的瓜棚,有方爷躺在席子上,耳边搁着收音机,黄梅戏的曲调随风颤悠悠地飘过来。爬上大堤,进到防汛棚,夏安哥、云方爷,跟着隔壁垸的两个人坐在竹床上打牌。我看了一会儿牌,觉得好无聊,棚外的水泥坝面在阳光照耀下白得晃眼。
——邓安庆《永隔一江水》
海南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四川
成都北道的猪,在川西坝中又要算头等中的头等。它的肉,比任何地方的猪肉都要来得嫩些,香些,脆些,假如你将它白煮到刚好,片成薄片,少蘸一点白酱油,放入口中细嚼,你就察得出它带有一种胡桃仁的滋味,因此,你才懂得成都的白片肉何以是独步。
——李劼人《死水微澜》
贵州
那黄金色的稻田被风吹着,起了轻掀的很自然的波动。真是无边的静谧,约略可以听见鹁鸪的低唱,从掩映着关帝庙那一派清幽的竹林中传来。远的山峰削壁的峙立着,遥遥与天海相接。
——蹇先艾《水葬》
云南
在这个村落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卡瓦格博。
她站在一块高岩上,高兴地指给我说,我们的运气不错呢。是的,大约是季节将将好,并没有搅扰视线的云雾,“太子十三峰”看得十分清晰。峰峰蜿蜒相连,冰舌逶迤而下,主峰便是卡瓦格博。
我远远望去,不禁也屏住了呼吸。雪峰连接处,冰舌逶迤而下,是终年覆盖的积雪与冰川。这样盛大而纯粹的白,在近乎透明的蓝色的穹顶之下,有着不言而喻的神圣庄严。
——葛亮《瓦猫》
陕西
往陕北远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圆月缺,旅途是辛苦的。
过了金锁关,山便显得愈小,羊便见得更多,风头一日比似一日强硬,一日比似一日的思亲情绪全然涌上心头了。当黄昏里,一个人独独地走在沟壑梁上,东来西往的风扯锯般地吹,当月在中天,只身儿卧在小店床上听柴扉外蛐蛐儿忽鸣忽噤,便要翻那本边塞古诗,以为知音,是体会得最深最深的了。
但我仍继续北上。三边,这是个多么逗人情思的神秘的地方啊。我知道,愈是好地方,愈是不容易去得,愈是去的人少了,愈值得去一趟呢。
穿过延安,车进入榆林地区,两天里,在沟底里钻,七拐八拐的,光看见那黄天冷漠,黄山发呆,车像是一只小爬虫儿,似乎永远也不可能钻出这黄的颜色了。
第三天,偶尔看见山头上有了树,是绿的,或者是黄的,或者是红的,高高地衬在云天,像天地间突然涌出了一轮太阳,像战地上蓦地打起了一发信号弹,猜想水土异地,三边该是到了,但车又走了半天,还不肯停。杨树倒是多起来,陕南的杨树长在河边,这里的杨树却高高在上,这便称奇。
九月天里,树叶全都泛黄,黄得又不纯,透了红的,属黄红,透了绿的,属黄绿,天生的颜色,天工的浓淡,这又是奇了。且那山的幅度明显大起来,沟却深极深极,三两步的宽窄,一直二十丈三十丈地下去,底里就是一指宽的水条子,亮亮的。
——贾平凹《我行走着的榆林》
甘肃
大雪如天地间合奏的音乐。它悠悠扬扬,它在高处是密集的微粒,它在近旁是偌大的毛片。远山朦胧了,如难解的机密。近山白了,涂抹着沙沟白崖血色的褐红石头。
我痴痴盯着山沟。猜测不出算是什么颜色的雪平稳地一层层填着它。棱坎钝了,沟底晶莹地升高,次第飘下的大团大团的雪还在填满着它。沟平了,路断了——这是无情地断我后路的雪啊。我为这样巨大的自然界的发言惊得欲说无语,我开始从这突兀的西海固大雪之中,觉察到了一丝真切的情份。
——《离别西海固》张承志
青海
路边的田里长着碧绿的青麦子,整齐地随风摇曳。他们登上一段坡道,渐渐地看见了黄土台地和浅山夹着的湟水河滩。铁灰色的河滩上也有些棋盘般方正的绿麦地,一溜蹲成并排的一串花头巾在麦浪上蠕动。那是青海妇女在拔草呢,他给她讲解说,这个地方男人不会拔草。妇女们拔了草,用篮筐子挎回家去喂羊。羊多草缺,所以麦地里没有杂草。他们停了下来。望着湟水下游的弯曲长滩,几道黄土浅山的背后,云雾隐隐罩着一线银霞般的雪山。
——《北方的河》张承志
新疆
上面是天,深蓝明净;下面是草场,一碧万顷;森林在右边浩荡,群山在左边起伏;身边河流淙淙,奔淌不息;前面是山谷的尽头,后面是山谷的另一个尽头;自己的马,自己的牛羊,自己的骆驼,在不远处静默......还有比这个更美妙的酒席吗?所有人高谈阔论,一阵又一阵的歌声直冲云霄,再一声一声落地,一句一句叹息。
——李娟《我的阿勒泰》
西藏
远处的雪峰与金黄色的麦田闪烁着,呼呼地奔流进我的眼睛,她们绵延不绝:近处田埂上有摇曳的青草,身旁的小溪淙淙流淌,头顶巨大的树冠间隙遗漏摇曳的金光。
小师弟思噶凝视着我,咧嘴笑。他的脸黑黢黢的,一溜整洁的白牙闪着光。思噶从牛皮包里取出钵盂靠近我,用一块小石子在钵盂口边磨。我再次听到了咝铃铃的音律,只是再寻不见禅定中的景物了。
——次仁罗布《放生羊》
内蒙古
我生在一个大草原上,那个草原在地图上或是地理教科书上都写着“科尔沁旗”的字样。科尔沁旗的地方非常辽阔,远远的望去,总看不到边界。当我是一个很小的孩子的时候,我便拉着妈妈的手问:“妈妈,为什么那边总望不到边界呢?”
妈妈说:“这是大片的土地呀;谁也看不到它的边界!”于是我就不言语了,忧郁的看着那土地的边缘,想无论如何看出一个边界来。但是我不能够。一直到现在我还未能走到那土地的边缘,使我破除不了对于土地的神秘感。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宁夏
大年初七,银川街头鞭炮声稀疏,但我从海原县城一直到三岔河庄,一路很安静没有一声炮响。在那儿长大的石舒清老师,用摩托带着我,路很颠,我们穿过静谧祥和的清真寺,穿过庄子路口的那口水井,穿过土黄色的土房,来到一个围墙有个缺口的土院子。当时老人已经七十了,声音到底不年轻,“二尺八的棉帽头上戴,恐怕北山的雪来……
尕妹是牡丹花园里长,二阿哥是空中的凤凰, 悬来悬去没妄想,吊死到牡丹树上……当这段旋律从他的喉咙中发出时,还是被震动了一下。那是从风干的黄土里生长出来的声音,和我想象的不一样。老人的眼中有一些潮湿,他花白的胡子随着每一句旋律的尾音颤动,我就坐在铺着褥子的土炕上。
这个老人就那么唱着,孩子们围在他的周围,他在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牵着其中最幼小者的手,而孩子们尽管嬉闹着,声音弥漫在这半明半暗目简陋的屋里。院外分外整洁,农具摆列有序,黄土的光泽在阳光下有些刺眼。我好像忘了来做什么,我当时注意的是他和孩子们之间的那种很自然的动作,一个老人,孩子们围着他,在唱着属于他们的歌,像一棵老树,旁边是叽叽喳喳的小鸟。我知道了,噢,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苏阳《土的声音》
香港
公馆露台上有小沙发,杜月笙坐下,远眺高高低低的小树林,马尾松、黄樟、榕树,在夜色里额外沉静,似是为了储存精力,待太阳升起,重新争鸣鼓噪。他欣赏广东佬常说的“生猛”二字,不仅可用来形容海鲜,更适合于人,仿佛从早到晚不把精力耗尽不肯睡觉,即使耗尽,躺在床上仍在捣动念头,像被抓到砧板上的鱼仍在挣扎弹跳。
上海人亦是精力充沛,底气却比香港人散乱,稍感吃亏便翻脸逞凶,稍得好处即低头过好日子,不似香港的人在忍气时能够非常忍气,有机会吐气扬眉便全心全意搜刮所有,什么事都开门见山,不知道婉转为何物。或因香港向来人来人往,大家都没打算久留,使得真正久留的人也错觉自己只是过客,不管发生了天大的事,忍一忍便过去了。
——马家辉《龙头凤尾》
澳门
说起这M港,大约是大家所知道的,是中国人应许外国人来互市的最初的地方的一个,所以这港市的建筑,还带着些当时的时代性,很有一点中古的遗意。前面左右是碧油油的海湾,港市中,也有一条小山,三面滨海的通衢里,建筑着许多颜色很沉郁的洋房。商务已经不如从前的盛了,然而富室和赌场很多,所以处处有庭园,处处有别墅。
沿港的街上,有两列很大的榕树排列在那里。在榕树下的长椅上休息着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带有些舒服的态度。一种衰颓的美感,一种使人可以安居下去,于不知不觉的中间消沉下去的美感,在这港市的无论哪一角地方,都感觉得出来。我到此港不久,心里头就暗暗地决定“以后不再迁徙了,以后就在此地住下去罢”。
——郁达夫《过去》
台湾
现在台湾有很多中南部的游客,到台北就一定要去台北最高的101大楼,搭高速电梯到顶层看台北的全景。这个概念其实是从巴黎铁塔开始,大家喜欢跑到城市的顶端,鸟瞰整个城市。
像罗兰·巴特说的,你站在巴黎铁塔的顶端,好像是你对巴黎这座城市的一种入主,是进入到城市的时光与历史之中的幻想。
——骆以军《故事便利店》
END
本文转自凤凰网读书(ID:ifengbook),如需转载请联系对方。
不想错过我们的老铁
请动动你们的小手指点亮星标☆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