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是中国打破“缺屏少芯”取得液晶屏研发和制造突破的企业典范,也是政府投资高科技集群的样本。王玥的新书《屏之物联》详细梳理了京东方的发展历程,也对京东方的发展经验做了深入的剖析与总结。
中国制造的发展需要从三个维度去思考。
第一、赶超战略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开放,积极参与与全球巨头之间的竞争,并保持战略的定力。
第二、政府投资与政府产业基金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政府如何帮助本土企业进入复杂度很高的行业,充分利用其中的学习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迅速提高本土制造业的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理解中国制造的“开放式自主创新”。从光伏到液晶屏,从电池到电动车,中国制造几乎只要进入了某个行业,都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形成规模与成本的优势,而且日益保持技术的领先。
1月25日,《经济学人·商论》总编辑吴晨将对话《屏之物联》作者王玥。这也是2024开年以来《经济学人·商论》企业家对话系列的第三期。点击下方链接预约本场直播。
此次对话将探讨以下问题:
  • 京东方作为中国制造在打破卡脖子(即“缺芯少屏”的外资技术垄断)领域成功案例,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
  • 提起京东方,很多人都会想起“合肥模式”:一种政府参与投资但也从构建产业集群中受益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合肥模式?
  • 大米和寿司是一种思路,体现了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展的期望。怎么评价京东方在沿着价值链往高端发展的努力?制造商如何在物联网的未来攫取更大价值?
  • 怎么从大局观来再思考未来屏的应用场景?
嘉宾介绍
王玥
创新战略学者
产业投资人,连界董事长,由新书店创始人,牛津大学哈里斯·曼切斯特学院基石院士。
扫描下方海报预约,
周四晚上不见不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