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缩”的力量聚合作用下,资本市场也会“破防”,令股指意外跌破重要关口。
作者:欧阳晓红
封图:图虫创意

也许可以用“5.2%的不易与4.6%的不甘”勾勒过去的2023年。
经历4.5%、6.3%、4.9%和5.2%的四个季度GDP增长起伏之中国经济航船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海域;每一次的浮沉都在提醒稳健增长之不易,同时亦在暗示我们小心“缩”的力量聚集——CPI(居民消费价格)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2023年10、11、12月的CPI同比增速分别为-0.2%、-0.5%、-0.3%。
202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但名义GDP增速为4.6%,拖累项是价格因素,诸多领域或存在“以价换量”现象。此外,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总人口减少208万人,人口连续两年负增。
当“缩”的力量聚集时,作为经济血脉的金融也会渐趋冷却——囤积、沉淀下来,包括资本转向流出。过去一年,人民币存款新增25.74万亿元,似乎大家更爱储蓄了,消费、投资的意愿在降低。
当“缩”的力量聚合时,在去杠杆、人口负增长、经济面临挑战的环境下,“动物精神”的缺失可能导致投资减少、消费下降等现象。
诸多“缩”的力量聚合作用下,资本市场也会“破防”,令股指意外跌破重要关口。
谁能想到,2024年1月18日,上证综指会跌破2800点?谁会想到中证500/1000指数会破心理防线,进而触发与之挂钩的雪球产品“敲入”?期权世界里,在“可怕”的Gamma(证券价格变化的平方,非线性变化)脉冲式作用下,或发生概率极低的“长尾风险”。换言之,资本市场开年给大家上了一课——发生了大概率不会发生的事情。
2024年1月22日,A股上证综指报收2756.34(-2.68%)、深证成指报收8479.55(-3.50%)、创业板指报收1666.88(-2.83%)。当日,股指期货巨幅波动,中证500股指主力期货(IC2402)合约盘中下跌7.17%,报4606.2元,成交621.54亿元。
“长尾风险”是指,发生概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这是一个涉及尾部数据分析的概念,它描述了在市场极端情况下的不确定性。在金融市场中,这类风险通常与极端市场波动、重大事件或经济危机等情况相关。
不过,也有人认为,雪球产品的敲入现象并非长尾(风险),而是可预见的。首先,投资者在购买时若未考虑这种情况,责任在于自己。其次,销售方作为专业机构,不应参与投机行为。如果他们进行了适当的风险对冲,那么风险应该是可控的。至于对冲的有效性,这取决于机构的专业能力。这两方面所面临的风险都是可以预期的。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产品在初次销售时是否有对风险进行透明的说明和披露。
面对近期不可预知的A股走势,一位从业30年的老基金人士直呼“活久见”,已超出认知范畴。
而猝不及防的A股震荡背后,真有恶意做空者吗?
在1月19日举行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期货司司长李至斌回应了近期市场关于“某些机构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开大额空单,恶意做空市场”的传闻。李至斌指出,经过仔细排查,目前股指期货市场的持仓情况较为分散,暂未发现客户集中大量加空仓的现象,也暂未发现关联账户联合做空的行为。
李至斌表示,由于期货公司没有自营业务,期货交易所披露的期货公司持仓均为经纪业务客户的持仓。经排查,目前股指期货的空头持仓很大一部分是客户的套期保值仓位。客户进行套期保值,有利于其稳定股票市场持仓。
李至斌强调,证监会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对交易行为的全流程监管,加大监测监控预警排查力度,全力维护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事实上,在一位资深专业人士看来,二级市场所受影响颇多,核心因素是信心预期不足。他告诉经济观察网,A股下跌原因有三:一、宏观数据虽不弱,但是很多行业增长预期不够,如2023年汽车、光伏等行业数据亮眼,但新能源汽车上游锂电池行业、光伏规划产能过剩等降低了前述行业的乐观预期;二、过去常说老百姓投资的钱,要么去股市、要么去楼市,现在大家不买楼了,照此逻辑,是否大家都会去投资股市?现实是楼市价格下降,大家对自身财富预期下降,所以并未出现增加更多资金投入到股市的情形,更多的是存钱,截至2023年底,居民存款创新高;三、中国人投资股市,还是买涨不买跌,目前股市缺乏上涨的核心产业热点,2023年美国能够实现牛市,主要是七大科技巨头支撑,主要是人工智能带起来,中国目前缺乏类似长牛赛道的支撑。
市场暂未发现恶意做空者,经济数据表现不差,资金却在沉淀,或多因弱预期、弱信心。
由表及里,很显然,“缩”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一个需要上下共同面对的挑战。
某种程度上,A股市场开年下跌亦是长尾风险的一种投射。
对金融市场而言,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虽然顺利完成,但需要关注现价和不变价GDP增速的差异。在内外需偏弱的背景下,企业为维持营收而降价,导致商品价格明显回落,行业“增收不增利”。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表现也反映出一定的谨慎态度。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未来美联储转向宽松政策和美债收益率的下行,虽然为机构投资者看好A股提供了理由,但A股的反应相对平淡,甚至“失常”。
尽管中国公布的2023年GDP增速为5.2%,显示出经济的恢复势头,但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衡量一国整体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的负值暗示通货紧缩存隐忧,这可能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情绪。
所谓“增收不增利”是指,营收增长但利润不增。据天风证券分析,2023年四季度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8%,汽车11、12月折扣率均在19%左右等。依靠降价,工业行业营收虽然维持弱正增长,但2023年1—11月累计利润同比增幅为-4.4%,行业“增收不增利”。
细究中国经济数据,亦不乏亮点,如“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的出口,有望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新引擎。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29.9%。
这背后,既有特定领域外需之增长,也有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积累与沉淀。
而漫长的新旧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微观层面,“缩”之阴霾下,外资流向也在反复:
外资流向一直是影响A股市场的因素之一。近期,外资对A股的流向纠结不定,时而流入时而流出。东吴证券分析,外资真正反转流入A股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日股表现不能太好,尤其预期美联储宽松政策的大背景下。如果日股表现较好,可能会吸引更多外资流向日本市场,而非中国市场。
市场何时重拾信心,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或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深化。2023年外贸表现稳定,包括“新三样”产品的出口增长29.9%,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了增长动力。这类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其次,政策支持至关重要。2024年的经济预计将温和修复,但这需要政策转向宽松,财政发力,以及房地产投资的新动能。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于增强市场信心至关紧要。
最后,需要关注国际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大选、包括日本股市表现对A股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日本的经济体宽松不及预期或出现边际紧缩,这可能对A股是一个利多信号。同时,美联储可能会根据流动性市场的压力调整其政策,这也将动态影响全球市场。
举一反三,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如何?民生证券保荐代表人吴超告诉经济观察网,市场生态不断净化,这主要体现在注册制改革以来,针对扰乱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以及证券期货犯罪案件数量及处罚力度提升。
而注册制改革,主要体现政府和市场在资本市场中扮演角色的转变,具体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来监管、哪些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一直都在动态调整。目前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制度框架基本定型,只是当下经济金融的复杂环境,对注册制的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包括IPO及再融资审核理念、券商审核责任、发行定价、退市安排等等。
投融资环境方面,吴超坦言,2023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整体的投融资环境趋紧。
原因在于:首先,目前IPO审核收缩以及股票二级市场整体偏弱,专业投资机构退出难或者投资回报低;其次,中美关系紧张,以及赴美上市通道不畅,美元基金在大陆投资金额减少。
此外,投融资环境趋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受募资以及IPO退出难影响,部分股权投资机构开始调研项目多,但出手少,其工作重心以投后管理和募资为主;另一方面,IPO审核理念变化,部分行业股权融资难度提升,如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及亏损企业审核收紧,生物医药企业IPO上市周期延长,生物医药早期项目的融资环境趋紧;再如吃、穿、住等大消费类行业,过去一直属于股权投资的热门赛道,受消费类IPO审核收紧影响,投资机构已减少该赛道的布局。
在吴超看来,目前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还存在“三大”痛点:一、对财务造假涉及的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主要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二、IPO发行定价过去长时间受到“23倍”限制,注册制以来,发行价格根据市场询价确认,相关发行定价机制及相关规定正持续完善;三、针对A股不仅是“融资市”,也是“投资市”的制度化建设持续推进,包括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再融资等规定。
“缩”的另类解释是“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受伤或日渐缺失。
动物精神这一术语最初由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用以描述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的非理性和情感因素。它强调在经济活动中,除了纯粹的逻辑和数学计算外,人类情感、信心、乐观或悲观的心态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凯恩斯认为,世人行事,多出于动物精神,而非精确预期。
而动物精神的衰减或由于多种因素消失或减弱,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负面预期(如果市场普遍预期未来经济形势将恶化)、政策和监管因素(过度严格的政策和监管可能抑制创业和创新活动,从而影响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金融危机或冲击(削弱人们的信心和风险承担意愿)等。
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赵建撰文指出,今天经济和股市的一些状况,已经无法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和人的理性来理解,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曲折性、波浪式缺乏长远的认识,陷入了一片消极悲观严重缺乏信心的受伤后的动物精神状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下,变得情绪低落、焦虑迷茫,甚至是惊恐不安,就像一群受到惊吓和受到心理创伤的羊群,一有点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总是从负面过度解读,任凭“牧羊人”怎么安抚和呼喊,就是无法平息这种受伤的动物精神状态。“财务的破损可以靠一两条大阳线拉动,精神的伤害却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治愈。”他说。
金融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34万亿元,同比增长8.3%。
当M2增速>M1增速时,通常意味着储蓄增加、投资意愿减弱,可能预示经济增长放缓。反之,当M1超过M2增速时,则意味着流动性需求增加,活期存款多,企业经营活跃,也常被视为经济活跃的信号。
理论上,依据费雪方程式MV=PT,P(商品的价格)的值取决于M(流通中的货币量)、V(货币的流通速度)、T(商品的交易量)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通常,若V不变,如果增加货币供给M,要么经济增长,要么物价上涨。但目前现实中的货币流通速度V在式微,M2>M1也是一种印证。
业界甚至认为,可能还有一些资金沉淀在钢铁水泥,包括某些保险柜里,也许经年都不会流通,进而不会引起通胀,这可能也是M2大涨,但未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当下市场更担心的问题是通货紧缩隐忧。
全年金融数据外,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几个数据亦不容小觑。
据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永利观察,2023年末,央行资产负债余额为45.69万亿元,比2022年末新增4.01万亿元,增长了9.62%。其新增额和增长率均创下2011年以来的新高。
其中,资产方:央行对存款性机构债权,年末余额为18.56万亿元,比2022年末增加4.24万亿元,增长29.64%,其新增额与增长率创下这一指标1999年有披露以来的新高,反映出当年央行对存款性机构释放流动性出现大幅增长。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当年人民币贷款增长率(10.6%)和M2增长率(9.7%)。
在王永利看来,一般而言,贷款增长高于存款,利于增加货币投放,促进当期的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但也势必会提高全社会负债率,存在透支未来风险。一旦经济下行,资产价格下跌,贷款的扩张就会收缩,甚至出现负增长,引发通货紧缩甚至债务危机,就会对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很大阻力。
数据或在暗示我们,须高度警惕“缩”的力量聚集,小心“动物精神”衰退。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金融资本理应成为助推器,而非阻碍者。它应当为新旧经济动能转换和科技创新提供动力,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但货币颇受“缩”的力量掣肘,亟待能触动市场个体积极性的利好——由物质至精神层面的“松绑”,进而重拾其信念及信心。
毕竟,人是经济生活中的主角,人性是洞察经济的重要出发点与参考点。而人性中包含的动物精神则是其行动之真实动机。
大寒已至,岁终,待春来。
经观头条|基金经理们:都在等待股市反转
深圳中介的两难:客户要求房子既便宜又抗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