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卢舫
编辑 / KY主创们
1993-1994年的世界,光面很璀璨,暗面很暗。
《繁花》里那个欣欣向荣、遍地黄金的社会,不是虚构的。
1993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兰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兰州学刊》转载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国社会心态发生时代变化》,里面提到 ——
「人们在沸腾的经济生活中暂时找到了新的精神支柱,对物质利益的狂势追求,大多数人深感真正依靠自身能力生活的时代已经到来。」
<<左右滑动查看,放大可查看原图>>
有趣的是,就像一个预言,这篇文章里还写到「人们心里紧张感日益加剧,生存的危机意识增强」,想想30年后的现在,懂的都懂。
不过严格来说,它也不是预言。作为那个时代的光之暗面,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下,其实已经有许多彷徨的人。
在1994年的一篇研究提到:
「79-82年正值改革开始阶段,社会变革因素使心理不稳定可能性增加,因而出现一小高峰。86-88的高峰且继续呈上升趋势,可能与物价上涨等因素对人心理压力较大有关系。」
总之,黄河路上有璀璨到夸张的霓虹灯,也有在阴暗后巷的沟渠里艰难求生的蝼蚁。
以上提到的两篇文章,是我在知网上输入「心理」,然后把年份设定在「1993-1994」后,看到的其中两篇文章。
在这些文章里,很多观点如今看起来荒唐、可笑、无法理解;但我也惊讶地发现,许多内容,简直是对现在的预言。有一些现在年轻人的烦恼,早早地就困扰着我们爸妈那代人。
假如宝总做生意闲暇之余随手拿起一份心理读物,他会读到什么呢?
接下来,我会继续分享我的发现。
对许多读者来说,这可能是大家刚出生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看,我们是从什么样的社会气氛中,走过来的。
Chapter1  旧日观念篇
— 目录 —
01《女性和男性的夜晚心理》
02《偷食“禁果”的心理危害》
03《离婚女人的心理调适》
04《心理压力最大的15件事》
05《爱“红妆”的现代贾宝玉》
我们先从轻松点的开始。
在这个章节里,
你会发现这些文章的观念
都有浓重的「时代色彩」,
那时候的人会觉得什么是「禁果」?
对ta们而言,压力最大的事情又是什么?
我保证,你至少会发出一次「啊?」的声音。
首先分享的,是在编辑部里惹来最大笑声的:
01
《女性和男性的夜晚心理》
文章于1994年刊登在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大家健康》上。文章以日与夜的区别为主线,既论述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交往方式,也探讨了两种性别在各自生活、工作中的特点。
文中的每个字放在今天,都是让人发笑的刻板印象。
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佟新,把80年代初到1994年称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妇女研究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妇女问题呈现化」,也就是说,大家开始对浅层的妇女面貌和处境有所观察,但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直到1995年后,适逢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举办,中国对女性的研究才有了更深入的推进。
伴随着妇女研究的深入,对整体社会性别的研究也才逐渐走向成熟。
所以,也不难理解这样一篇充斥着刻板印象的文章会出现在1994年的刊物里。那是两种性别,被更具体地看见的前夜。
下一篇要分享的是 ——
02
《偷食“禁果”的心理危害》
身处2024年,你能想到能称得上「禁果」的行为是什么?
而在这篇1994年刊登在《家庭医学》上的文章里,「禁果」指的竟是婚前性行为。
偷吃“禁果”的心理危害是严重的,往往使双方陷入窘境,酿酒的只能是苦酒 —— 由于感情破裂,中途分手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或为顾及各自声誉,苟且凑合,造成一生的痛苦......或因婚前失去贞操,婚后引起男方及其家人的歧视和猜疑......
一般而言,女性在热恋过程中更为注重感情,而思考问题偏于简略、直观,智力指数相对下降。特别是缺乏文化素养和生活经验的姑娘,往往容易被对方和甜言蜜语所迷惑,进而失去理智,轻易以身相许,结果事与愿违。
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于1993年6月到1994年4月期间,在北京东城区对3034名未婚人士进行调查,发现进行过婚前性行为的比例为45.52%。
有意思的是,虽然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进行了婚前性行为,但调查显示,其实已经有83.88%的人认为可以理解婚前性行为,只有8.44%的人觉得应该禁止。
这有些对立的数据,再结合这篇来自《家庭医学》的文章,我们可以看见,在1994年,人们的性自由观念,似乎正在经历着一场剧烈的探索、碰撞。
到了2013年,清华大学在全国做过抽样调查,统计发现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71%。
被1994年的心理编辑们视作洪水猛兽的,除了婚前性行为以外,还有离婚。
03
《离婚女人的心理调适》
04
《心理压力最大的15件事》
在《心理压力最大的15件事》里,离婚带来的压力位居第二,比「家庭成员的死亡」更大。
不过,把离婚视为洪水猛兽可能不是编辑们的偏见,而是一种事实。只不过,对于事实的再述,又反过来加固了这个事实,形成一种循环。
有调查统计了1985以来中国的离婚率,结果发现每一年都在缓慢上升。1985年的离婚率是千分之0.45,到了1994年,上升到了千分之0.82。到了2018年时,离婚率达到了千分之3.20。
看来,在八九十年代,离婚确实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很多人无法理解《繁花》里的陶陶,这么受不了他老婆,为什么不离了拉倒。恐怕确实是没那么容易。
这几篇无一例外,或多或少都与两性有关。必须承认的是,这30年来,如果说我们的社会里对什么观念变化最大的话,性别观一定排在前列。
作为这一章的结尾,我想再跟你分享一篇文章,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旧有的那套性别观,是怎么被具体地建构的 ——
05
《爱“红妆”的现代贾宝玉》
这篇文章把男孩喷花露水,把自己和同学弄得香香的,说成是「爱玩这些没出息的东西」。而在最后两段,家长强行让这个男孩去参加「有对抗性、竞争性的」活动,最终让「本该属于男孩世界的男子汉气」回到了这个男孩身上。
肖飞的奶奶和妈妈按照我的要求配合得很好。在学校里,我也注意培养他的男子汉气魄,我规定每周一次活动课,男女生分开活动......让他参加“送鸡毛信”“挖地雷”“赶猪”“抬伤员”“炸碉堡”“野炊”等有对抗性的、竞争的带有野味的活动,培养与锻炼他的意志、品格与身心。
毕业时,肖飞身上的娘娘腔、脂粉味一扫而光,而生龙活虎、刚强、坚韧、勇敢、果断、大度这些本该属于男孩世界的男子汉气重新回归到肖飞同学身上。
这非常具体地展现了家长如何把中性气质从男生身上剪除,然后灌入有毒的男子气概的过程。
但话又说回来,也许现在没有人会再用这么堂而皇之的口吻去写一篇这样的文章,登出来给所有人看了。但这背后的观念和偏见,真的已经足够「过时」了吗?
Chapter2  同款烦恼篇
—— 目录 ——
01《社会竞争与心理误区》
02《“成就焦虑”——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03《消除难获爱情的心理障碍》
「内卷」、「躺平」、「功绩社会」
我们以为只有我们被这些事情困住了,
但原来,有些苦恼可能是永恒的,
甚至,它们早就被预言过了。
「如果一直这样干下去,我也就跟机器人差不多了......我知道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我也不可能一辈子干这样单调的工作。」
这样的呼声是不是看着眼熟?可能你前几天就曾在脑海里冒出过这样的句子。
但这句话是来自1994年,《科学世界》上的一封读者来信:
01
《社会竞争与心理误区》
<<左右滑动查看,放大可查看原图>>
如果这位项阳朋友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那ta一定也很喜欢这样的表情包 ——
仔细看ta的来信,我们真的能发现很多现在的年轻人也一直在重复的描述,比如
周围有些同事在争论这些问题:
有的人认为,为了适应社会竞争,就必须做长远考虑,没有高等学历的人,将来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所以必须趁着年轻拼命学习,今后才会有较好的前途;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反正社会分工不同,自己要求不高,保住一份稳定的工作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呢,青年人要恋爱,要充分地享受生活,干嘛跟自己过不去?
是不是很像一个正在思考我应该继续「内卷」,还是就此「躺平」的年轻人?只不过,ta 是1994年版,而当时,没有人、也没有途径为这种烦恼进行归纳和传播。
不同的是编辑的回复。如果放在今天,通常我们会鼓励这位焦虑的年轻人放平心态、允许一切发生、接纳失败、最重要是爱自己等等,总之,现在的我们更愿意被告知「不努力、不成功,也没关系」。
但这篇文章中,编辑给出的几个分析和解决办法,显然都希望让这位项阳朋友好好奋进:
避免得过且过的心态、不要埋怨客观条件、要冷静观察社会、要明确奋斗目标、要扎扎实实行动.....几乎每个点,都在告知ta:「动起来,前进!」
现在看来,如果有一天我们给了这样的建议,也许读者会责怪我们给人太大压力和不切实际的希望,但换一种角度来想,这或许正是呈现了,在1994年,大部分人,相信着主动努力就会有所回报。
02
《“成就焦虑”——不健康的心理倾向》
<<左右滑动查看,放大可查看原图>>
这篇文章有点长,它的由头是一名学生自杀了,于是教育界开始反思孩子们的精神状况。
其中,文中对于「成就焦虑」有这么一段叙述:
「成就焦虑者与一般想要超过他人的人的区别在于,对于成就焦虑者来说,超过他人是生存需要的一部分。他们认为,只有超过周围的人,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们先来看看韩炳哲在2019年出版的《倦怠社会》中,对「功绩社会」的描述:
功绩主体不受外在的统治机构控制,没有外力强迫他工作或禄剥削他。他是自身的主人和统治者。因此他无须屈从于任何人,或者说只屈从于自身。这正是他有别于规训主体之处。
但尽管摆脱了统治机构,却没有导向自由。自由和约束几乎在同一时刻降临。功绩主体投身于一种强制的自由,或者说自由的强制之中,以达到最终目的一效绩的最大化。
工作和效绩的过度化日益严重,直到发展成一种自我剥削。这比外在的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剥削者同时是被剥削者。施虐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分彼此。
「成就焦虑」,是不是很像「功绩社会」在30年前的版本?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花了许多笔墨,去讲「成就焦虑」的危害,其中提到:「这就妨碍了他们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知自己爱好什么、擅长什么,不知自己将来向什么方向发展有利。」
这似乎是与上面那位项阳朋友形成了隔空互文。原来,最早一批投身市场经济里的人们已经进入了功绩社会的大门。我们如今正在品尝的痛苦和迷茫,并不新鲜。
这是算是一种宽慰、还是一种无奈呢?🤔
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沉重了。
咱再看回点轻松的东西。除了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以外,古往今来,有一个话题永远不会在「人类烦恼」的队列中缺席,它叫爱情。
03
《消除难获爱情的心理障碍》
假如,你有一位朋友,懂得21世纪所有的爱情道理,却依然难获爱情,可以给ta看看这个,30年前的劝慰,可能有奇效呢。
Chapter3  时代烙印篇
—— 目录 ——
01《中国社会心态发生十大变化》
02《市场经济与教职工惰性心理分析》
03《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求》
04《电视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93、94年的许多文章里,
都会提到「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
许多文章也在探讨,
更进一步的市场经济,
到底如何改变人的精神世界?
开头提到的那篇《中国社会心态发生十大变化》,我想在这里再分享多一次,因为这里面有意思的地方还有许多:
01
《中国社会心态发生十大变化》
<<左右滑动查看,放大可查看原图>>
比如,第四点里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在选择毕业去向时要求到企业、公司和经济实体中去」。
这与1993年一份名为《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问卷分析形成了互文。在这份问卷中,有一段描述特别有意思 ——
「与8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90年代的大学生已经显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不再热衷于萨特和尼采、世界政治风云、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之类很大的、看起来似乎很虚的问题.......对事业的选择,就一般而言考虑的是哪里有更高收入。
选择党政机关和国营大中企业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大约3/4的学生都将自己的目标定格在“涉外单位”、“乡镇企业及基层”、“自我创业”上。」
反观现在的考公潮,历史似乎在这里发生了一次幽默的掉头。
其实下面的第五点也很幽默。「由于高收入的刺激,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都强烈地希望从事第二职业」。
直到今天,发展副业依然是许多年轻人在考量着的事情,但动机似乎恰好和那时候反过来了 ——
在1994年,人们发展副业是因为受到刺激,想要获得更多;在今天,人们发展副业似乎更多是因为本业获得太少,又或者,生活再无刺激了。
除了这种总体视角以外,也有很多文章聚焦到某一个具体的群体中,比如:
02
《市场经济与教职工惰性心理分析》
<<左右滑动查看,放大可查看原图>>
据调查,也有不少教职工面对色彩斑斓的市场经济,不知所措,一时难以适应,心态十分复杂,尤其是消极的 惰性心理比较严重。
看到这篇文章才知道,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教师群体原来还出现过这样不适应的状况。
虽然它说的是教师群体,但我猜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也可以平移到当时许多编制性的岗位当中。如今,我们对市场经济已经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它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但30年前,旧空气换新空气时,我们的父母辈,看起来曾忍受过群体性的气短。
畏难心理.......少数教职工对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工作起来总想一帆风顺,他们对教育、教学究竟如何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心里没底。
等待观望心理.......少数教职工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理解,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吃不准。因而工作起来总是左顾右盼,且看别人如何动作再说。
妒嫉心理.......他们对别人获得的名利、地位、职位等十分妒嫉,特别是对获得高收入、住上高档房的重奖者更是看着眼红,心里极不平衡。
教师需要习惯市场经济,即将进入市场的学生,更是如此。面对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有点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有文章作出了这样的提醒 ——
03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求》
<<左右滑动查看,放大可查看原图>>
在「待业心理考验」那里,作者这样写:
「由于“三铁”和“终身制”的被打破,职业转移是必然遇到的事情。人们要经历多次职业时空变换与重新适应的过程,甚至有暂时待业和发生生活困难的可能。每一个人一生中可能要经历多次相当强烈的心里紧张考验。」
作者对于年轻人即将要面对的「紧张考验」预估还是保守了,只用了「可能」这个词。
「三铁」和「终身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经很陌生了,但「职业变换」「紧张考验」,似乎对未来进行了精准的白描。
事实上,随着社会环境的开放和经济发展,人们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却越来越高。
2020年有一篇研究,标题为《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其中指出 ——
「中国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从1992年到2017年间一直在上升;闫志民等人(2014)则发现, 1995-2011 年间中国老年人的孤独感越来越强。
Cai等人(2017)通过对 1970-2010 年间流行歌曲歌词中积极和消极情绪词的分析发现, 在 1970-2010 年间, 歌词中消极情绪词比率在显著上升, 而积极情绪词虽也在上升但是变化不显著。
总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人的负面情绪体验显著增加, 而积极情绪变化不显著。」
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冲击之大。
而这种冲击甚至不止是结构上的、精神上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因为市场经济而出现了许多新东西。比如电视:
04
《电视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看这篇文章的心情是奇妙的。
90年代前期,电视对于一位小朋友来说,或许就是现在的ipad。
里面提到会使小朋友的生活「简单化、凝固化」,以及「感情色彩过浓的语言动作,易对儿童产生过度刺激」,这似乎都正在现在的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发生着。
大众传媒自它诞生起,似乎就以不同的形态,打造越来越「片面」和「极端」的人。每一代人都知晓这件事,每一代人都担心和反对,然而每一代人又继续让其更进一步,每一代人都无可奈何。
最后
8090年代,是许多人十分怀念的年代。我知道,当这句话说出来时,就会有另一种声音说:「那个时代一点都不好,只是被美化了。」
我们不能否认,对它的怀念一定有美化成分。你看,只要读读当时的文章,就知道如果真的生活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将要面对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偏见、规训,承受另一种压力。
但我想,怀念它的人,本来就不是怀念它具体的内容,而是怀念一种气氛、一种情绪。什么样的情绪呢?
大概就是,你给编辑写信,说你很迷茫。编辑很自信、很笃定、很理所当然地回复你:
「努力、奋斗,可以成功。」
然后你不会骂这个编辑,你觉得很受鼓舞,很有道理。
好了,上面这么多篇文章,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篇呢?
最后的最后,我们准备了一个来自1993年的心理测试,关注我们 ,然后在后台回复关键词「心理年龄」,就可以获得这份测试题目啦。来看看,在1993年的人们眼里,你的心理年龄有几岁吧。
而如果你在过程中发出过「竟会如此」的感叹,也请 转发,给更多人分享一下来自30年前的小小震撼吧。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