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楼的危害巨大,不仅是城市伤疤,民生之痛,还是经济甚至是贪腐的毒瘤,不能任由相关责任人逍遥事外。
据《湖南日报》报道,11月14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怀化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在调研期间,沈晓明不打招呼暗访了鹤城区天星浅水湾楼盘烂尾长达十多年之久的问题,要求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维护好购房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发展良好形象。
无论是哪一个烂尾楼,基本逃不出关键环节监管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房地产繁荣时期,每年加入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人和公司不少,初入者不乏钻空子之人,如果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施工、验收、销售等关键环节没有尽到应尽的把关监管责任,甚至一些关键环节上形成了利益相关者,并从中揩点油、分杯羹,制度就会被变通或者被绕开,最终导致楼盘走向“烂尾”就具有可能性、必然性,这样的实例已经比比皆是。
买房是人民群众对生活充满盼头,也是居住消费和房地产市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但是必须承认,那些买房遇到烂尾楼的群众,有的十多年过去了依然还等不来交房的这一天,云南昆明就有购房者无奈之下住进烂尾楼里过生活的魔幻事件。
我们知道,烂尾楼处置起来“一团乱麻”,从手续问题、规划问题,到成本问题、历史问题,要解决起来无不考验地方政府的智慧和诚意。但是,无论是对人民群众要给一个交代,还是还房地产市场一个河清海晏,让人们能放心地买房,当前整治烂尾楼慢不得,更拖不得。
第一,提高站位,压实责任。烂尾楼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地方政府领导干部要切实负起责任,对辖区的烂尾楼进行全面排查,挂图作战,领导干部既要当好“指挥员”,也要当好“战斗员”,主动作为、雷厉风行、指哪打哪,不折不扣打赢烂尾楼攻坚战,既要大力解决长期烂尾的存量问题,也要确保新的烂尾问题不反弹。
第二,建章立制,防范风险。俗话说: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这些年,有关部门在防范烂尾楼问题上不能说不重视,可是烂尾楼问题还是屡屡出现,开发单位的信用约束、资金监管、惩治退市,都需要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与规范,并且还要把相关政策措施、制度规范放置在阳光之下,同时发动社会监督力量,让烂尾楼成为人人紧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市场和行业监管制度之外,也有必要将整治烂尾楼作为整治腐败、不正之风的一个切口,严肃问责不作为、乱作为的人、企业和单位。对那些十多年了一直一路“摆烂”到底的烂尾楼背后的人,要掀开他们的面纱,肃清背后的腐败行为,对多年积存下的陈年旧账,不放过任何一个违法违规者。这是建设一个好的房地产市场的根本思想,也是发展原则。
(此文刊于中国房地产报11月20日01版 责任编辑  何可信)
值班编委:苏志勇
流程编辑: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