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三五更新」
撰文:徐弢、杨秋秋
编辑:王杰夫
Key Points
Epic赢得对Google的反垄断诉
OpenAI非营利实体2022年收入4.4万美元
ASML和三星将开设合资工厂
iPhone上线首个生成式AI应用「手记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发布第二代。
《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 Games赢得对Google的反垄断诉讼
Google在与Epic的官司中败诉,未来Google应用商店的分成比例可能会降低,甚至会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应用商店躺着赚钱的日子快到头了?
12月12月,旧金山陪审团达成了一致裁决,认定Google旗下应用商店Google Play在应用分发以及应用内购市场构成垄断,而Epic则会因过程中利益受损而得到赔偿。Google称要对该判决提出上诉。
Epic与两大平台的恩怨
2020年8月,由于不想再向Google和苹果缴纳高昂的佣金,Epic为旗下游戏《堡垒之夜》增加新的支付渠道,绕开这两家平台对应用商店的支付限制。这自然引起两家公司的不满,《堡垒之夜》在两大应用商店被迫下架。很快,Epic就对两家公司提起诉讼,认为它们存在垄断嫌疑。
Epic 创始人与CEO Tim Sweeney被视作反垄断斗士
最初Epic起诉两家公司的理由很相似,它并没有要求补偿经济损失,而是要求两大主要应用商店开放公平竞争。不过,Google认为,它的情况与苹果不同,苹果iOS平台有单一商店限制,而安卓平台则是开放的,各个手机商城可以拥有自己的应用商店和预装应用。但聪明反被聪明误,Google的这一主张反而成为导致其败诉的原因之一。
对苹果,Epic九败一胜
2021 年9月,加州法官Yvonne Gonzalez Rogers对该案件做出判决。最初该案件被交由陪审团判决,但双方都要求由法官裁决。在Epic针对Apple的十大指控中,Rogers在九项上支持苹果的立场,包括抽佣30%、禁止iOS环境出现第三方市场等;只有一项上支持Epic,即苹果不得禁止开发者在应用程序中放置链接和说明,引导用户可以在 App Store 之外购买服务。
这之后的两年中,Epic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但2023年4月,最高法院驳回了Epic的要求,维持原判。苹果大获全胜。
对Google,Epic首战告捷
由于Google的主张,Epic在指控其Google Play应用商店构成垄断外,还指控Google与包括手机厂商、动视暴雪在内的应用开发商达成协议以便获得竞争优势。
在旷日持久的诉讼中,Google与手机厂商、应用开发商的利益网络逐渐暴露出来。例如Google会向手机厂商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润,代价则是让Google Play应用商店作为预设应用;Google还会付钱给游戏开发商,要求它们的游戏大作优先登录Google Play应用商店。
Google的这些行为都影响了陪审团最终的决定,与诉苹果案最终由法官判决不同,诉Google案由陪审团投票表决。陪审团认定,Google与手机厂商达成协议预装商店的做法「不合理地」限制了竞争。
虽然Google称将继续上诉,但Holland & Hart律所的反垄断律师Paul Swanson表示,判决如此明确的情况下,后续上诉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趋势是应用商店会越来越开放
虽然苹果在Epic的诉讼中取得了胜利,但Epic只是一只出头鸟,这种躺着赚钱的生意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
2022年,欧盟通过了《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DMA),将于2024年3月5日施行。DMA方案规定,在某个数字领域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须解除各类限制,引入竞争者。2022年年底,彭博社爆料称苹果公司的软件工程和服务部门正在推动开放苹果平台,允许用户不使用苹果应用商店,直接下载第三方应用。
2023年11月,苹果公司在财报文件中提及公司面临的风险时表示,公司应用商店业务可能因为欧盟《数字市场法案》受到不利影响。
新闻稿:
https://www.cnbc.com/2023/12/12/googles-loss-to-epic-will-likely-have-little-impact-in-the-near-term.html
OpenAI披露非营利主体财务数字
最近,OpenAI向美国国税局 (IRS) 提交了2022年年度990表格,内容显示OpenAI的非营利主体去年收入仅为4.4万美元。然而该报告没有披露OpenAI营利性子公司、ChatGPT的开发主体OpenAI Global的收入,这个数字预估约13亿美元。这种反差之下,OpenAI自称的非盈利身份再次受到质疑。
非营利主体的财务状况
OpenAI非营利母公司OpenAI, Inc.每年都会通过990表格向美国政府披露财务状况,该表格主要目的是向公众提供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信息,了解组织的运营情况,并防止一些组织滥用其免税身份。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OpenAI的990表格并没有提供足够多有价值的信息。因为表格并没有披露OpenAI Global的运营信息,这才是目前OpenAI的主要运营实体。
文件显示,OpenAI非营利主体去年收入为4.4万美元,其中投资收入约4.3万美元,总支出费用约139.0万美元,包括用于资助杜克大学研究项目的33.3万美元。
这份文件还提到了OpenAI高管们的薪酬。创始人Sam Altman 2022年的薪酬为7.4万美元,联合创始人Greg Brockman、Ilya Sutskever的薪酬分别为11.4万美元和33.5万美元。「罢免Altman事件」中投出赞成票的董事会成员Adam D'Angelo、Tasha McCauley以及Helen Toner没有薪酬,他们也不是OpenAI员工。
根据OpenAI此前提交的990文件,自2015年创立以来,OpenAI收入最高峰是在2018年,对应的数字是4991.8万美元,主要来源于外部捐款和补助。直到2021年,OpenAI的投资收入才超过外部捐款。
拧巴的公司结构
新皮层曾经在「罢免Altman事件」中提及,OpenAI在创建之初定位为非营利机构,主体就是OpenAI, Inc.。而后为了筹集资金,于2019年组建了一家号称「利润上限」(caped-profit)的子公司OpenAI Global,只有超额利润(100倍以上)才会回馈投资人。为了继续维持非营利的形象,非营利实体OpenAI, Inc.对盈利实体OpenAI Global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OpenAI组织架构图
这也就为前不久的罢免风波埋下隐患,非营利主体OpenAI, Inc.的董事会拥有很大的权力,包括决定公司何时训练和发布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也包括撤换管理层。但从Altman最终回归担任CEO这一结果看,董事会还是由人组成的,书面上赋予的权力还是受到来自现实的压力。
OpenAI新任董事会主席Bret Taylor上周表示,将会「采取措施加强 OpenAI 的公司治理,建立一个由杰出人士组成的合格且多元化的董事会,并监督 OpenAI 的重要使命——确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但目前还没有任何新的措施被披露出来。
来自外界的批评
作为同样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非营利组织,Mozilla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会提交详尽的990表格,甚至还会有年度报告。公司收入主要来自著名的Firefox 浏览器,其中大部分用于产品研发,小部分用于其他非营利组织的运作。
Mozilla基金会主席Mark Surman在接受CNBC记者采访时就OpenAI的情况发表意见,「我认为这是一个公众信任问题。如果他们(OpenAI)希望被视为确保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的公共机构,那它就需要更多的透明度。
同样的质疑还来自纽约大学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与政策教授Thad Calabrese。他认为没有合并的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没有必要一定建立非营利组织」,Calabrese表示:「如果你更想建立一家初创公司,那就建立一家初创公司。」
参考链接
https://www.cnbc.com/2023/12/12/openai-nonprofit-arm-45000-in-2022-revenue-company-worth-billions.html
https://projects.propublica.org/nonprofits/organizations/810861541
ASML和三星将开设合资工厂
12月12日,荷兰芯片公司ASML和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将共同斥资1 万亿韩元(7.6 亿美元)在韩国建设工厂,开发尖端半导体加工技术。
韩国芯片工厂与ASML达成合作
声明中表示,新的韩国工厂将使用 ASML 独家提供的下一代极紫外 (EUV) 光刻机(包括最新的高数值孔径系统),进行超精细半导体制造。新工厂扩大了 ASML 在韩国的业务,该公司在韩国已有四个工厂,为包括三星在内的客户提供服务。荷兰交易部长Ahn Duk-geun对此表示,全球半导体市场在提高超精密微加工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这次合作能够使韩国领先于竞争对手。不过在这份声明中,两家公司的投资比例以及新的工厂位置并没有披露。
于此同时,韩国另一家芯片制造企业SK海力士也与ASML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共同开发一项利用EUV设备减少半导体生产中能源损失的技术。Ahn 表示,SK海力士与ASML的交易将为韩国带来一个更加环保的芯片制造设备生态系统。
目前,韩国是ASML的第二大市场,2022年营收占总收入的29%,仅次于台积电所在地的中国台湾。
与荷兰建立「芯片联盟」
该协议是韩国总统尹锡悦对荷兰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期间达成的,尹锡悦是自1961年两国建交以来第一位访问该国的韩国领导人。
在访问过程中,两国最高贸易官员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在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和荷兰ASML总部建立一个「韩国-荷兰先进半导体学院」。这将使韩国半导体专业相关学生和工人在荷兰获得教育机会。
对于ASML而言,这项计划将使其获得更多外国劳动力,从而缓解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这所学院的五年计划将于明年2月开始,预计将为两国培养500名芯片专家。
参考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12/asml-samsung-to-invest-760-million-research-plant-in-korea?srnd=technology-vp
iPhone系统更新,推出「手记」应用和空间视频录制功能
12月12日,苹果在凌晨向iPhone用户推送了iOS 17.2 正式版,加入了包括「手记」、空间视频在内的新功能与细节改进,也包括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错误修复。
「手记」上线
iOS 17.2新增了一个日记应用程序——「手记」,英文名为 Journal。「手记」不仅支持用户添加文字、图片、位置信息,还可以插入声音、视频等媒体文件。
「手记」的操作页面相对来说比较简洁,用户在打开「手记」后,只要点击页面中下方的「+」按钮,就可以开始一条新的笔记。在使用照片、拍照、录音和位置标签之前,系统会提示用户允许该应用访问对应的应用程序和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设置定时通知来培养定期写笔记的习惯。
「手记」很可能是苹果推出的第一款拥有生成式AI功能的应用,这主要体现在它的手记建议功能上,图标是一个小魔法棒。每当你准备开始记录新的笔记时,「手记」就会集合你今天听的音乐、去过的地点、拍摄的照片,综合为你的笔记主题提出建议。而且据苹果所说,所有这些AI运算都在iPhone本地进行,用户不必担心隐私泄露风险。
iPhone 15 Pro支持空间视频录制
iOS 17.2版本开始允许iPhone 15 Pro录制空间视频,所拍摄的空间视频未来可以在Apple Vision Pro上播放。据介绍,iPhone 15 Pro的后置摄像头配置能够录制具有3D效果的空间视频。视频将以1080p、每秒 30 帧的速度录制,每分钟的视频大小约为130 MB。
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切换「Spatial Video for Apple Vision Pro」选项来拍摄空间视频。不过目前,用户仅能使用iPhone 15 Pro来拍摄空间视频,无法在「照片」中感受到视频的空间效果。
iOS 17.2的部分其他更新:
  • iPhone 15 Pro系列机型的自定义按键新增翻译功能;
  • 天气 App 新增三个小组件,其中包括一个全新的「数字时钟」小组件;
  • 泡泡动态壁纸回归,且支持重力感应变化泡泡的位置;
  • 「默认提醒」的声音与触感支持自由修改;
  • Siri支持使用语音以私密方式访问和记录「健康」 数据。
参考链接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13781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发布第二代
12月13日,特斯拉在X平台(原Twitter)发布了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演示视频,各项性能都有升级。
「擎天柱」二代
根据特斯拉演示视频,第二代「擎天柱」整身重量减轻10千克,提升了平衡性,行走速度也提高了30%。特斯拉也设计了很多新的执行器(actuators)、传感器,包括速度更快、更灵活的机械手指等。在演示视频中,第二代「擎天柱」完成了在工厂内行走、下蹲,单手捡起鸡蛋等动作。
特斯拉开发「擎天柱」进度
  • 2021年8月,特斯拉提出人形机器人概念Tesla Bot,但没有发布具体产品。
  • 2022年9月,特斯拉展示了两个版本的「擎天柱」原型。其中一款被命名为Bumble Cee,使用现成零件组装,可以缓慢行走,名字取自《变形金刚》。
  • 2023年3月,特斯拉推出第一代「擎天柱」。
  • 2023年7月,新皮层曾报道特斯拉在财报会议上提及,「擎天柱」已经生产了10台,计划在11月进行更多的行走和任务测试,预计明年在自己的工厂中投入和测试。
  • 2023年9月,特斯拉表示,「擎天柱」正在接受视觉神经网络训练,能够执行对物体进行分类等工作。
参考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13/tesla-optimus-gen-2-new-video-shows-dancing-robot-better-movement-updates
Bonus
X平台2023年广告收入大幅下滑
据报道,马斯克旗下社交媒体平台X(原Twitter)预计2023年度的广告收入将大幅下滑,仅为25亿美元。自2022年10月马斯克接手这家社交媒体平台以来,该公司在美国的广告收入每月同比下降至少 55%。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在 2023 年前三个季度的广告收入均略高于6亿美元,第四季度的业绩收入预计也将维持在6亿美元左右。而根据LSEG的数据,X平台被私有化前的四个季度,即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获得的广告服务收入总计为47亿美元。
报告称,广告销售目前占X的总收入的70%至75%,高管们的目标是到 2023 年广告和订阅收入达到30亿美元,但目前仍远远低于这个数字。今年7月,马斯克还表示,由于广告收入下降50%且债务负担沉重,该公司的现金流一直为负。
-END-
我们是一个诞生于GPT浪潮、由《第一财经》YiMagazine孵化的全新内容IP。
和每一位关心技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读者一样,我们希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好地理解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也更好地理解生而为「高级智能」的我们自己。
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计划从学术、商业、伦理、监管等多个角度报道和讨论与「智能」相关的议题。请注意,我们说的智能,不只是 AI。
以下是最近发生的其他智能资讯
与记者交流,可添加微信(请备注公司名称和姓名):
王杰夫 微信号: wjfsty
张司钰 微信号: helianthus351
吴洋洋 微信号: qitianjiuye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记得设为星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