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徐弢、杨秋秋
编辑:吴洋洋
Key Points
戴珊卸任淘天集团CEO,阿里集团CEO吴泳铭接任
抖音登记了一个AI内容生成系统
Apple Watch两款手表陷血氧检测专利纠纷
Google就安卓应用商店支付7亿美元反垄断和解金,但「安卓税」仍在
Google进一步提升广告自动化,计划重组广告销售团队
OpenAI赋予董事会模型发布否决权
戴珊卸任淘天集团CEO,阿里集团CEO吴泳铭接任
12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戴珊卸任淘天集团CEO,后续将协助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阿里巴巴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至此,吴泳铭将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淘天集团共3项CEO职务。
淘天业务3年内更换3任CEO
戴珊接手淘天集团是在2021年年底。
2021年7月,阿里巴巴提出在各业务单元经营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板块治理。同年12月的组织调整中,阿里巴巴明确本地生活、云计算、中国数字商业及海外数字商业4个板块,戴珊以分管大总裁的身份接手中国数字商业,管理淘宝、天猫、阿里妈妈等核心业务。此前,淘宝和天猫两大业务的负责人是蒋凡
2023年3月阿里提出了公司最新的「1+6+N」组织架构,在阿里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戴珊担任淘宝天猫商业CEO,这家公司后来改名淘天集团。
2023年9月吴泳铭正式出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同时接替张勇成为阿里云董事长兼CEO。3天后,吴泳铭宣布公司的两大战略重心为「用户为先、AI驱动」,业务战略优先级也将根据这两个战略重心重塑。他当时表示,阿里巴巴将对三类业务加大战略性投入,包括: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技术业务以及全球化的商业网络。
在上述战略中,阿里云和电商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现在,阿里集团CEO同时直接负责阿里云、淘天集团,客观上加强了对这两部分业务的控制权。不过这也反映出阿里巴巴在拆分之后面临的领导人才缺失问题。
此前,阿里云CEO一职也在一年内两度更换
2022年12月18日,阿里云在香港地区的服务宕机超过12小时,导致当年12月29日时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峰卸任,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开始出任阿里云智能总裁。
同样在2023年3月的「1+6+N」组织架构改革中,张勇被任命为独立后的阿里云董事长兼CEO。
然而2023年9月10日,张勇在本该正式就任阿里云CEO之际意外宣布卸任,阿里云交由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直接管理——和这次吴泳铭从戴珊手上接过淘天集团CEO职责一样。
新皮层曾报道,张勇没有正式接手阿里云,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云计算是下一个技术时代——AI时代的基础设施,而且整个阿里系业务都建构在阿里云上,从战略重要性和分拆难度上,他都不认为这项业务应该被分拆;其次,领导阿里云的人才需要具有技术背景,张勇本人并不具有这样的背景。
戴珊接手淘天业务两年多以来,阿里巴巴的电商生意遭遇了来自竞争对手拼多多更猛烈的挑战。11月28日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后,拼多多市值第一次超过阿里巴巴,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虽然其营收规模和净利润都只有阿里巴巴的1/3。同季度内,拼多多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3.9%和47%;而淘天的收入仅同比增长4%,GMV交易额微降
对于戴珊的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全员信中表示,全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战略和组织体系变革,「由吴泳铭兼任阿里云和淘天的一号位,将有助于以技术创新引领淘天的变革,有助于确保集团对两大战略重心电商和云的统一指挥和高强度持续投入」。
12月19日,市场传闻抖音与阿里巴巴洽谈以70亿美元收购饿了么
动荡的不止阿里云和淘天。
12月19日,市场传闻称,抖音与阿里巴巴洽谈以70亿美元收购饿了么。该传闻起源于一则不存在的彭博社报道。抖音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彭博社没有这个报道,抖音也没有这个计划」。饿了么也否认被收购,称双方合作在稳步推进。
阿里巴巴宣布戴珊卸任淘天集团CEO后,12月20日下午,更出人意料的传闻称,「吴泳铭已作出了一系列资本规划:盒马已经在考虑出售,饿了么或将有新的资本动作,优酷则正考虑并入阿里影业,前提是能够稳定盈利」。饿了么、盒马和阿里大文娱都回应这是假新闻。
这些传闻的产生表明,市场信心在被阿里巴巴今年3月以来令人意外的业务拆分影响之后,为拆分而做的人事安排又不断出现意外变动,可能进一步增加了这家公司的不确定性。
参考链接:
https://www.yicai.com/news/101932282.html
抖音登记了一个AI内容生成系统
天眼查显示,12月4日,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抖音视界「基于人工智能的内容生成系统」软件著作权获登记批准,当前版本号为V1.0,软件开发完成日期是2022年11月。目前还不清楚这款软件的功能。
抖音视界成立于2012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利东,旗下全资持股的公司包括三亚飞书科技、深圳书读科技、海南字跳商业保理、北京维荏信息服务。
字节跳动6大战略业务中,教育、VR和游戏都已收缩
2021年11月初,梁汝波接任字节跳动CEO,字节跳动业务线开始事业部化,当时规划了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 朝夕光年和TikTok等六大板块,相关业务板块负责人向梁汝波汇报。这些业务中有的3项业务目前已几乎消失。
其中,大力教育已经在过去3年间大幅收缩。“双减”背景下,大力教育于2021年年底、2022年年中实行了两轮大裁员。2022年6月,《科创板日报》报道称,大力教育预估优化约3000人,涵盖青少年、学浪,开言、瓜瓜龙等,仅留下智能学习对公、大力智能、成人业务。当时,大力教育团队总人数不足5000人。
今年11月,字节跳动又对VR业务PICO游戏业务朝夕光年大范围裁员。搜狐科技报道称,PICO业务裁员大约1500人,占比高达80%,涉及市场、视频、平台、包括游戏工作室在内的内容等团队,后续将聚焦于硬件和核心技术。《第一财经》YiMagazine此前报道,朝夕光年整体规模大约2000人,首批裁员涉及数百人。
更加被看重的是人工智能
从今年开始,字节跳动的新动作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2月,字节开始投入大模型开发,聚焦语言和图像两种模态,分别由字节搜索部门、产品研发与工程架构部下属的智能创作团队负责,两者均向TikTok产品技术负责人朱文佳汇报。
此外,今年年初开始,字节跳动部分工程师使用OpenAI开发的GPT输出的数据用于较小模型的试验性项目,而后推出了「火山」「云雀」两款大模型
今年11月,字节跳动成立新AI部门Flow,该团队曾负责开发「豆包」,还在海外上线了另一款AI对话产品Cici,其他多款AI产品也在孵化中。
11月底的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最近两个月的OKR里强调了探索AI业务,将调整公司组织以迎合AI战略。抖音负责人韩尚佑也在研究如何利用AI改造抖音。
2023年,字节跳动营收超过1100亿美元
营收方面,字节跳动有望迎来又一个丰收年。12月20日的报道称,2023年字节跳动的销售额超过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这一数字会再次超过腾讯,后者今年的收入估计为860亿美元
参考链接: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20/tiktok-owner-bytedance-s-revenue-set-to-surpass-china-s-tencent-s-this-year?srnd=premium-uk
https://www.tianyancha.com/company/13310516/jingzhuang
Apple Watch两款手表陷血氧检测专利纠纷
12月19日,苹果表示将于12月21日起在Apple Store在线商店停止销售两款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9和Apple Watch Ultra 2,12月24日之后,该系列产品在Apple线下零售店也将暂停销售。
Apple Watch的测血氧技术被认为侵犯了Masimo公司的专利
这一措施是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于今年10月对苹果智能手表下达「有限排除令」的裁决之后提出的。ITC维持了今年1月的裁决,即苹果公司在读取血氧水平的技术方面侵犯了Masimo的专利。苹果对ITC的裁决提出了上诉,这也使得案件被移交给拜登政府,进入为期60天的总统审查期。
苹果表示,ITC的禁令仅影响Apple Watch Series 9和Apple Watch Ultra 2这两款提供血氧监测功能的智能手表的销售,缺乏该传感器的低端Apple Watch SE则不受影响,将继续销售。总统审查期将于12月25日到期,苹果宣布这一消息是为了「预防性地」采取措施以遵守ITC的决定。在此之前,这些智能手表仍可以从亚马逊等其他美国零售商购买,而其他国家的销售不受ITC裁决的影响。不过,如果该裁决再次维持,苹果需要删除智能手表的血氧功能才能恢复销售,这也将对其他零售商的Apple Watch供货情况有所影响。
除了监测血氧水平,Apple Watch近年增加了多项医疗保健功能
  • 心率监测:通过内置光电二极管跟踪血液流动,从而测算出佩戴者的心率;
  • ECG心电图应用程序:记录心脏电信号,以检测心律不齐等心脏问题;
  • 跌倒检测:通过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检测佩戴者的平衡状态,如果检测到跌倒后没有运动,Apple Watch将自动呼叫帮助,并向紧急联系人发送警报和位置;
  • 噪音水平通知:Apple Watch可以检测噪音的大小以及持续的时间,如果佩戴者长时间暴露于嘈杂环境中,手表将通过振动提示;
  • 药物追踪:跟踪并提醒佩戴者的药物和补充剂,提示所服用的药物与其他物质之间的负面相互作用;
  • 心房颤动跟踪:跟踪心律变化频率和影响因素,以及情况是否严重到需要医疗护理;
  • 最大摄氧量:通过心率监测器和运动传感器来测量佩戴者在锻炼期间摄入的最大氧气量,从而了解整体的心脏健康状况。
    参考链接:
    https://www.ft.com/content/52a15bec-8dc2-4a19-9749-8b353c53035c
Google为安卓应用商店支付7亿美元反垄断和解金,但「安卓税」仍在
12月19日,Google同意就Google Play应用商店「非法主导安卓移动应用市场」的指控支付7亿美元,从而解决美国50个州的总检察长和消费者提出的反垄断投诉。
每位用户可以获得至少2美元的赔偿
早在今年9月,Google就其Google Play的垄断诉讼与美国各州达成了初步和解,不过直到本周,Google才公布了具体的和解条款。根据条款,其中6.3亿美元将在扣除税费、律师费等后通过Google Play赔偿给购买应用程序或曾在程序内消费的用户。受影响且符合资格的用户获得的赔偿金额从2美元起不等,并可能根据指定期间在应用商店的支出获得额外赔偿金额。
Google应用商店的商业模式并未从根本上被动摇
此次和解之后,Google还同意做出其他改变,比如Google将允许开发者为用户提供Google Play之外的应用内计费系统(即「用户选择计费」),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替代支付方式获得更低的价格。不过这些调整并未触及Google通过应用商店获利的商业模式本身。
一直以来,Google对应用内购买收取15%到30%的佣金,即用户为应用的内置服务付费时,其中15%到30%的费用将付给Google。这类收费在市面上被称为「安卓税」,与之相似的是苹果通过应用商店向应用内交易收取的「苹果税」。
2022年,Google在Google Play上的营收约为423.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5%。
类似的反垄断诉讼还有两起
上周,Google在另一起与游戏公司Epic的反垄断诉讼中也败诉了。新皮层曾报道,12月12月,旧金山陪审团达成一致裁决,认定Google旗下应用商店Google Play在应用分发以及应用内购市场构成垄断,而游戏公司Epic会因过程中利益受损而得到赔偿。不过当时,Google表示要对判决提出上诉。
在另一起诉讼中,Google前合作伙伴Match Group声称,Google通过独家使用自己的应用内支付处理产品Google Play Billing来限制Google Play里的应用程序的可用性,从而非法垄断应用程序分发市场。这项诉讼已于今年10月达成和解,Google将其支付佣金从15%和30%分别减少到11%和26%。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verge.com/23994177/google-states-ag-google-play-antitrust-settlement
Google进一步提升广告自动化,计划重组广告销售团队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Google计划重组广告销售团队,原因之一是通过人工智能投放广告,可以减少对销售人员的需求。
Google开发过一系列自动化广告工具
首先是动态搜索广告(Dynamic Search Ads),该工具可以分析广告商想要推销的产品或服务,以及这些信息所在网页的内容,然后将那些AI认为会对该网页内容有兴趣的用户吸引过来。这类自动化广告每年为Google带来约15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2021年,Google推出了另一款叫「效果最大化广告」(Performance Max)的产品,相较于前代产品,新工具可以基于对用户的理解反向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创意和设计建议。Google声称,该工具可以为客户提供的广告效果比动态搜索广告还要高15%。
报道称,Google为此削减了部分销售员工,接下来还可能让最新发布的生成式AI模型Gemini加入,为客户直接生成广告。
今年10月,Google推出针对社交广告的投放工具Demand Gen,声称可以帮助广告主选择效果最好的视频广告和图片广告。
这些工具可能意味着广告投放机制变成了黑箱,不过,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提供广告位建议的广告投放会被自动化工具取代,连提供广告制作的环节也可能被取代。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google-plans-ad-sales-restructuring-as-automation-booms?rc=th6t9m
OpenAI赋予董事会模型发布否决权
12月18日,OpenAI发布了一份「准备框架」,制定了该框架应对AI大模型「灾难性风险」的处理流程。对于安全团队,OpenAI设立了Safety Systems(安全系统)、Preparedness(准备)和Superalignment(超级对齐)3个团队,来分别应对当下、将来和更遥远的未来等不同时间尺度的AI风险。
对于正在开发的AI模型,OpenAI将从网络安全、CBRN(化学、生物、放射性、核威胁)、说服能力和模型自主性4个安全风险维度评估在极限计算量状态下的AI模型,评估结果分为「低、中、高、重大危险」4个等级。OpenAI称,只有得分在「中」或以下的模型才能部署。
根据框架,OpenAI的领导层拥有是否发布新AI模型的决策权,但董事会拥有最终发布的决定权,以及「推翻OpenAI领导团队决定的权力」。
参考链接:
https://openai.com/safety/preparedness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