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鱼仔、一佳
编辑 / KY主创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朋友圈里的活人好像越来越少了。无聊时打开朋友圈一划,不是代购、微商的广子,就是某个倒霉的打工人被迫转发公司的宣传稿。
随着年岁的增长,大家仿佛都逐渐加入了电子消亡的大潮,朋友圈从所有日期可见仅三天可见,从日更到月更、年更、不更,纷纷变成了心智成熟的大人模样。
但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研究,让我不发朋友圈的想法有些动摇。
研究调查并持续跟踪了1200万名Facebook用户的使用状况,发现:
经常在社交网络上活跃的人,比不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整体死亡风险降低了12%
怎么发个朋友圈,还跟命搭上了?
又深入研究了下,发现多发朋友圈的好处还真不少。爱发朋友圈的人,你们真的赢很大!
让自己快乐起来,
发条朋友圈就能实现
先来做个小调查。
事实上,不论你发哪一种,只要发,就能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2010年的一项研究招募了98名康奈尔大学在读学生,这些学生被分为两组,A组浏览自己的Facebook主页内容,B组则浏览陌生人的主页内容。
之后这些学生收到了发表一次公开演讲的任务,然而听众则是被提前安排好的演员,会给到这些演讲的学生负面反馈。
结果显示,那些浏览自己主页的A组参与者更容易接受负面反馈,并且ta们还感受到了更多积极情绪,比如感觉被爱、被支持Toma, 2010)。
这点并不难理解,想必有不少人也曾有过这种体验,出去玩一天之后凑个9宫格发朋友圈,光是看到那些美好的照片,都让我们心情愉悦。
cr:作者本人的朋友圈
在社交媒体上积极的自我呈现,可以让我们更快乐,而且浏览到这类动态,做出点赞、评论动作的朋友们,往往也会感到开心。
这是因为,当人们认为自己能够从社交行为中获得收益时,ta们的积极情绪也会被激发Ajzen & Fishbein, 1980)。
但即使是发消极的朋友圈,也有助于改善我们的负面情绪。
早上喊着fighting,晚上睡前emo”,不少人在生活里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转而在社交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微博博主走饭”2012年自杀身亡后,她的微博已经演变成网友的树洞。时至今日,每天都有人在她的评论区里倾诉苦恼。
cr:博主走饭微博评论区
这样做看似是在对空言说,但其实是有好处的。有项研究通过调查393名Facebook的用户数据发现,有抑郁症状的用户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因为社交媒体给ta们的负面情绪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宣泄出口(Wee et al., 2017)。
当我们选择把压抑的情感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也能让我们认识到当下自我的真实状态,获得对自己更加清晰的认知(王艺颖, 2021)。并且在评论区抱团取暖,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被些许抚慰和治愈,其实我们并不孤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多发朋友圈也能反过来帮助我们发现美好生活。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是上下班两点一线,下班后也没有有趣的活动,没什么可以分享到朋友圈的。」
实不妨借着发朋友圈的契机,试着观察自己的生活,去感受生活里真切的事物。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生活并没有那么乏味,还充斥着不少美好的瞬间:随手点到一家好吃的外卖、看到一朵漂亮的云、撸到小区里可爱的流浪小猫、刚到站就随之而来的地铁......
发朋友圈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到这些微小而快乐的时刻,提高我们感知幸福的能力。
cr:综艺《圆桌派》
漫漫人生路,
朋友圈帮我们全记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习惯,隔一段时间会去翻看曾经发过的朋友圈,在这个翻看的过程里,会因为一段文字、一张照片回忆起当时的事件和感受。
那些快乐的朋友圈,会鼓舞到当下丧丧的我们。而那些迷茫和难过时刻敲下的朋友圈文字,又会让我们生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悟。
回过头来看这些朋友圈,它们仿佛是被封存下来的一个个时间胶囊,让过去的某个瞬间变成了永恒,我们借此可以回忆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cr:纪录片《施图茨的疗愈之道》
翻看过去的朋友圈,还能增强我们面对当下的勇气Cheung et al., 2013)。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小型仪式,在一条条朋友圈里仿佛又重回了那段岁月,过去的回忆和此刻堆叠起来,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在观察过去的自己的同时,我们对未来也有了更深的期盼和愿景,比如看到曾经自己分享书评的朋友圈,会暗戳戳提醒自己现在也要多看书。
正如SusanWhitbourne1985)所说,在记忆里塑造和重塑自己生命的故事的过程,才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是谁。怀旧,是我们从过去获得自我认知的过程。
年末社交平台里总会被朋友的各大app年度报告刷屏,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听了多少首歌、花了多少钱、吃了多少顿饭,还有一些时间流过我们的特殊时刻,或许我们已经不记得了,但使用的媒介能帮我们对抗遗忘,让我们在不确定的当下找到一份确定感。
发朋友圈,
还能交到好朋友
想必不少人有过这种体验,发朋友圈的时候总是格外谨慎,文案删删改改,每张图的摆放顺序来回调整,发布完盯着朋友圈通知的小红点,期待着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
这种想法很正常,发布朋友圈后收获的点赞、评论,会被我们解读为支持性行为,能够缓解我们的压力和抑郁情绪,也让我们感觉到被看见、被尊重、被认可,进而降低我们的孤独感Nabi et al., 2013)。
除此以外,多发朋友圈也有助于发展我们的人际关系。
  • 朋友圈是快速了解彼此的一个窗口。
有研究证明,当人们根据共同主题分享彼此的爱好、体验、信仰、判断以及意见时,ta们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感情Chen et al., 2004)。
比如你和还不相熟的同事加上微信后,你发现她发了一条去看某个脱口秀演员专场的朋友圈,而这个演员恰巧你也很喜欢,于是你们在微信展开了一次酣畅淋漓的谈话,从还不熟的同事火速进展成同好了。
当然,朋友圈除了能吸引到同频的人,也能帮你筛选掉你没那么想保持关系的朋友
  • 朋友圈也能增进你和朋友的关系。
在朋友圈里自我暴露的行为,也是在向朋友圈里的朋友透露出自己对他们的信任。如果对方能够给到你良好的互动反馈,就能让彼此的关系得以强化。
至今和高中的朋友还在保持联系,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我时不时会去单独点开她的朋友圈,看看她日常都会做些什么,发了好看的照片我就在评论区吹吹彩虹屁。虽然不常见面,但总觉得我们都还在彼此身边。
——CC
也有读者在访谈中提到,因为和朋友彼此分享越来越少而渐行渐远的故事。

之前有一个很好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她去了英国留学。两个人有时差,再加上彼此都忙,很少聊天。慢慢地,她在英国好多年,朋友圈也越来越少更新了。我逐渐感受到我们两个人渐行渐远,不是因为远隔重洋,而是因为我失去了她的近况。我和她的故事不是现在时,而是过去式。
——戈戈
不论你习不习惯用朋友圈分享生活,都希望你不要丧失分享的欲望。
看到他人五光十色的朋友圈,或许你会感到焦虑。但其实,相较真实自我,人们对外暴露更多的其实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理想自我(董晨宇&丁依然, 2018)。
在熟人社交的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倾向于展现自己良好的一面,满足自己被认可、被重视的需要。
所以也不必为他人精致的朋友圈感到焦虑,一地鸡毛的时刻,别人可能也不会发出来。不妨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大胆分享自己的生活。
想发朋友圈,
就大胆分享吧!
1. 分享的多了,在意的就少了。
「看淡别人的反应」可以让自己更快乐,而随心所欲发一条朋友圈是最小成本的试验。
照片编辑行为会激活自我客体化的感觉,当我们把自己当做客体去严苛地审视、修改的时候,会降低我们自我感知的吸引力,产生「真实镜头下的我,就是不够好」的不自信的想法。(Ozimek et al., 2023)。
所以不妨试着发一点有瑕疵的照片,哪怕没有滤镜和P图,你觉得好看就可以。如果有人评论你「你变胖了」,不如回复「哪里胖,我觉得很好看」。
刻意训练自己看淡别人,你会发现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没那么可怕,都影响不到你分毫。
2. 想发朋友圈但有顾虑,可以拉个小分组尽情发。
不想应对通讯录复杂的社会关系,比如朋友、家人、同事、一面之交的人等等,不妨试着分组发朋友圈。
我们不需要向所有人袒露自我,只需要展示给想展示的人。在那些想要表达的时刻,就共享到这个小分组里,这样就不必担心会被评判,也不必焦虑无人回应了。
如果不想被任何人看到,不妨发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把它当做一个树洞,快乐和不快乐的时刻都可以写下来,单纯记录自己的生活,本身也是一种好处。
cr:作者本人的私密朋友圈
3. 给生活以记录,而不是为记录而生活。
别把发朋友圈当作一项任务,一定要「精致」「出片」「9宫格」。
且把朋友圈当做记录生活的赛博日记本,在享受生活的时刻顺便发朋友圈,再小的事都值得被庆祝!
既然都看到这里了,不妨把这篇文章 转发 到你的朋友圈,立马开始实践一波。
愿我们都能收获感知细碎幸福的能力,晚安啦。
References: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Cheung, W. Y., Wildschut, T., Sedikides, C., Hepper, E. G., Arndt, J., & Vingerhoets, A. J. (2013). Back to the future: Nostalgia increases optimis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11), 1484-1496.
Chen, C. C., Chen, Y. R., & Xin, K. (2004). Guanxi practices and trust in management: A procedural justice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 science, 15(2), 200-209.
晨宇, 丁依然. (2018). 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 新闻与写作(01),56-62.
Nabi, R. L., Prestin, A., & So, J. (2013). Facebook friends with (health) benefits? Exploring social network site use and perceptions of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well-being.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10), 721-727.
Ozimek, P., Lainas, S., Bierhoff, H. W., & Rohmann, E. (2023). How photo editing in social media shapes self-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and self-esteem via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physical appearance comparisons. BMC psychology, 11(1), 99.
Toma, C. L. (2010). Affirming the self through online profiles: Beneficial effect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 1749-1752).
王艺颖. (2021). 微博树洞的传播研究——以账号“走饭”为例. 青年记者(10), 110-111.
Wee, J., Jang, S., Lee, J., & Jang, W. (2017). The influence of depression and personality on social network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4, 45-52.
Whitbourne, S. K. (1985). The life-span construct as a model of adaptation in adulthood.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ging, 594-618.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