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大话红楼系列只解析原著《红楼梦》本身,由于内容有连续性,建议点开合集逐集观看,本期为大话红楼第205
为什么说住进大观园是害了宝玉?贾政为什么对袭人的名字那么敏感?
上回说到,贾府安置完和尚和道士,就轮到大观园了。
元春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然又想起那大观园中得景致。
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
寥落这个词就很值得玩味,这既是元春害怕大观园景色被浪费,更是元春对自己当下处境的概括。
纵然国色天香,但是无人欣赏,也不过是潦倒落寞罢了。
元春不希望大观园走自己的老路。
那么谁有资格去住大观园呢?
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
除了姐妹,元春还想到了宝玉。
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
那么宝玉该不该住进大观园呢?
不该。
他是贾府的男人,不是贾府的女人。
宝玉生于深闺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已经大大的不利于他的成长了。
现在元春害怕宝玉一时的不畅快,就让他住进更深深的深闺,远离真实的世界。
他在大观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姐妹们吟诗作对,享受生活,更加远离贾政的管束。
这种生活方式,让他无法接触到社会的复杂性和残酷性,根本无法培养他应对困难的能力。
反而让他与黛玉、宝钗等人朝夕相处,彼此的情感纠葛日益加深,对他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并最终让他疯疯癫癫的。
总之,元春让宝玉住进大观园,就好比孩子不想上学,就真的不让他上学了。
元春这不是爱宝玉,而是在害宝玉。
属于典型的好心办坏事。
元春想到就要做到,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旨到令行。
贾政、王夫人接了这谕,待夏守忠去后,便来回明贾母,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
宝玉得知之后是什么态度呢?
乐疯了。
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
就在他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就在最开心的关口。
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
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杀死不敢去。
宝玉为什么不敢去呢?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该住大观园,父亲贾政也不想让他去住。
但是有元春的命令,贾政不能阻拦,所以必然要拿他出气。
老太太就安慰宝玉。
第一、我给你撑腰。
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
第二、没准是表扬你的。
况且你又作了那篇好文章。
第三、也不一定是骂你呢。
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
第四、他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一千遍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
除了口头安慰,老太太还有行动支持。
唤了两个老嬷嬷来给宝玉壮胆,吩咐“好生带了宝玉去,别叫他老子吓着他。”
老嬷嬷答应了。
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
显然,作者这是给我们塑造宝玉怕父亲的搞笑形象,是为了给后面的反差做铺垫。
可巧贾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议事情,金钏儿,彩云,彩霞,绣鸾,绣凤等众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呢,一见宝玉来,都抿着嘴笑。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悄悄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由此可见,宝玉找金钏吃过,因此金钏才敢问宝玉。
金钏一点都不避讳,说明宝玉喜欢吃丫鬟嘴上的胭脂,已经不是秘密了!
这时,彩云一把推开金钏,笑道:“人家正心里不自在,你还奚落他。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
宝玉只得挨进门去。
原来贾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间呢。
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进去。
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
三春都在,说明本次会议的主题就是,住进大观园后的注意事项。
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
迎春是宝玉的姐姐,其他三位都比宝玉小,所以要站。
贾政见到宝玉是什么想法呢?
第一、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
第二、忽又想起贾珠来。
第三、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
第四、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
总之一句话,相比贾环,宝玉是他唯一靠谱的继承人了。
所以,对宝玉就算有一百万个意见,他也要接受现实。
(本图为随机插图)
于是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
训斥的话到嘴边,一句都说不出口了。
贾政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
王夫人便拉他在身旁坐下。
他姊弟三人依旧坐下。
王夫人摸挲着宝玉的脖项说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
宝玉好好的怎么突然吃药呢?
其实宝玉的身体一直不好。
第三回,林黛玉第一次与宝玉见面,看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甲戌眉批注:“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里,张道士问起贾宝玉的身体,贾母当众说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地八个孩子逼出病来了。”
从这一回开始,作者就揭晓了宝玉身体上有病的事实。
王夫人此时此刻提这个事,既是对宝玉的母爱,也是提醒贾政,你别太过分。
宝玉答道:“还有一丸。”
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来,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
王夫人一次给10个,也就是宝玉9天前开始吃药,9天前发生了什么事呢?
之前,唯一的大事就是宝钗生日。
咱们说了,宝钗生日是补地节。
宝玉吃药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地陷东南!
宝玉生病,其实是在点明亡清兴的大历史。
书归正文,宝玉借机夸赞起袭人:“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
听到袭人这两个字,贾政立刻就警觉起来,问道:“袭人是何人?”
王夫人答道:“是个丫头。”
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
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
贾政一下就判断出这个名字不可能是老太太娶的。
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
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
花气袭人知昼暖,出自陆游的《村居书喜》。
这明明是一首很正常的写景诗,为什么贾政要说袭人这个名字刁钻呢?为什么他会感觉不自在呢?
因为袭人这个梗,还有另一个出处,来自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写的《长安古意》。
这首诗很长,我们随便引用几句,您立刻就懂了。
诗里有: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就是一首小黄诗,写的是逛妓院后的人生感悟。
这就好比,你给自己的宠物猫起名叫东京热。
你的老父亲一听就觉得这里面不对劲,你义正严词的解释说,这只猫来自京东他很热。
总之,宝玉和贾政都知道这是一个黄段子。
但是王夫人不知道,她怕贾政找宝玉的麻烦,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
这时候,贾政就很尴尬了。
如果宝玉真的改了,这就说明他也读过这首黄诗。
传出去,袭人为什么改名字?
贾政让改的。
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老爷他也逛青楼。
所以,贾政立刻拦住:“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
潜台词就是:小子,你的心思我懂,你给我注意点。
说毕,断喝一声:“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
贾政非常匆忙的把宝玉赶出去,说明此时此刻的他很没有面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向伟光正的他,这次在儿子面前丢了个大人。
你口口声声之乎者也,没想到你居然也懂袭人的梗,还敢说你私下不看小黄文?
这就好比,你拿出知名日本女优的照片说是女朋友,你老爸把你给痛揍一顿。
然后你小子笑嘻嘻的说:老爹,原来你也看过呀!
你说,这场面尴不尴尬,刺不刺激。
作者前面疯狂渲染宝玉对贾政的怕。
结果峰回路转,让贾政的颜面扫地,等于是把他的面子放在地上揉搓。
读懂的朋友,肯定要笑死了。
听到贾政赶宝玉走,王夫人忙道:“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
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
宝玉大难不死,他住进大观园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
我们下回再说!
版权声明:本频道内容均为“小宝说书”原创,全平台同名,授权“元七侃书”。
文稿:小宝     编辑:小金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