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已经稳定或开始缓慢下降,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结直肠癌的负担正在迅速增加
撰文丨沈星月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他们基于全球癌症流行病学数据库(GLOBOCAN)以及来自联合国的全因死亡率和人口数据,首次估算出了全球185个国家的胃肠道癌症终生风险。
研究显示,2020年,估计全球终生(即从出生到死亡)罹患和死于胃肠道癌症的风险分别为8.20%和6.17%。这意味着就终生风险而言,全球每12人中即有1人可能罹患胃肠道肿瘤,每16人中即有1人可能死于胃肠道肿瘤。
结直肠癌风险提升
胃肠癌属于消化道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胃肠道肿瘤占所有肿瘤发病率的25%以上,占肿瘤相关死亡率约35%,且近年来胃肠道癌患者不断增加,出现年轻化趋势。
研究团队对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胰腺癌6种主要胃肠癌展开调研,发现,结直肠癌的终生风险最高,罹患和死亡概率分别为38.5%和28.2%,其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和胆囊癌。
结直肠癌被认为是一种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的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超过193万,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排名第三,并且在全球常见癌症死亡原因中,结直肠癌升至第二位。在中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人数也仅次于肺癌,成为第二大癌症。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的流行率的广泛变化驱动的,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肥胖流行,以及缺乏运动。
2018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发表的一项报告指出,吸烟、炎症性肠病、身体活动水平较低、不良饮食模式、饮酒、肥胖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身高较高等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升高息息相关。
此外,男性的罹患结直肠癌等胃肠道癌和死亡终生风险估计值普遍高于女性(胆囊癌除外)
这种差异的出现除了与新陈代谢(例如胆固醇)和性激素的差异有关,潜在危险因素分布不同也可能会导致这种性别差异的出现。
在2019年《柳叶刀·胃肠肝病学》关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3类消化系统癌症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报告中提到,饮酒、饮食中钙含量低和吸烟是男性排名前三位的风险因素;女性则是饮食中钙含量低、对乳制品摄入量少以及膳食纤维摄入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发达国家,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已经稳定或开始缓慢下降,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结直肠癌的负担正在迅速增加。
胃肠道癌的地区差异
受人口结构变化、全球化带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变化以及创新性抗癌疗法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胃肠道癌症类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地区和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
研究显示,人类发展指数(HDI)相对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患胃肠道癌症的终生风险更高,同时,因胃肠道癌症死亡的终生风险也更高。
而具体到不同的地区上,东亚地区人群患胃癌、肝癌、食道癌和胆囊癌的终生风险最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欧人群患结直肠癌的终生风险最高,西欧人群患胰腺癌的终生风险最高。
去年《自然》Nature子刊上的一篇综述也侧面验证了这点。该综述综合分析了东亚人群胃肠道肿瘤主要类型(包括结直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以及胆囊癌)的流行病学趋势。
其中,在消化系统肿瘤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上,东亚地区的数据比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表现更差,尤其在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胆囊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东亚地区均高于其他地区。但研究也提到,东亚地区的结直肠癌(25.9/10万)和胰腺癌发病率(5.9/10万)比欧洲(30.4/10万和7.8/10万)、大洋洲(29.8/10万和6.6/10万)和北美洲(26.2/10万和8.0/10万)更低。
对此,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与某些主要危险因素在特定国家长期存在较高的患病率有关,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例如,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例如,在中国和蒙古),以及接触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例如,在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肝吸虫(例如泰国)等等。
以幽门螺杆菌为例,这种可以寄生在人类胃部的致病菌与胃癌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中国则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在我国胃癌患者中,有65%以上的患者携带幽门螺杆菌。
不久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癌症中心魏文强等人发表于《柳叶刀》子刊的研究论文指出,预计到2050年,中国将有28万例胃癌病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仍是主要因素,将导致40.7%的贲门胃癌和62.1%的非贲门胃癌病例。同时,不健康的BMI、糖尿病导致的胃癌负担也呈上升趋势。
重视早筛查
胃肠道肿瘤早期症状多数都不明显,发病隐匿,许多病人出现明显症状时已属于中晚期。而早期和进展期肿瘤预后截然不同。
以胃癌为例,进展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30%,而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因此,对于患者而言,早期发现胃癌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然而,当前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据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表示,全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然低于20%,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7.4%。
因此,重视胃肠道癌的早期筛查十分重要。据悉,作为发现早期消化道癌症的金标准,胃肠镜不仅可以精准发现病变部位,还可以直接处理或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消化道癌前病变或者早癌,有经验的内镜中心就可以通过内镜操作完整去除病变组织,不需要化疗就能治愈。
参考文献
[1]Wang S, Zheng R, Li J, Zeng H, Li L, Chen R, Sun K, Han B, Bray F, Wei W, He J.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ifetime risks of developing and dying from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a population-base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GLOBOCAN.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4 Jan 4:S2468-1253(23)00366-7. doi: 10.1016/S2468-1253(23)00366-7. 
[2]《2020全球癌症数据: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齐鲁壹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188942660767578&wfr=spider&for=pc
[3]LoConte NK,et al. Alcohol and Cancer: A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J Clin Oncol. 2018 Jan 1;36(1):83-93.
[4]胃癌是“穷癌”,肠癌、胰腺癌是“富癌”?| 消化系统癌症全球疾病负担一览
http://www.sbia.org.cn/newsdetail.aspx?NewsID=6221&CateID=14&NewsCateId=14
[5]Huang J, Lucero-Prisno III D E, Zhang L, et al. Updated epidemiology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n East Asia[J].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23: 1-17.
[6]胃肠癌并不可怕 防大于治.光明网
https://m.gmw.cn/baijia/2022-04/20/35673224.html
[7]新华视点|5年生存率不低于43.3%,癌症筛查如何助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713783542260892&wfr=spider&for=pc
来源:医学界
责编:凌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