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者:帆书 · Mona妈妈
樊登老师在讲《情绪急救》时,提到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人们都知道如何应对身体的受伤,却对情感的受伤一无所知。
当情绪出现问题时,我们总奢望简单地依赖时间去冲淡一切,但往往事与愿违。
没有处理好的情绪犹如垃圾,会在时间的冲刷下加速发酵,不知何时就会给人“致命一击”。
到了万事缠身的年纪,想让生活井然有序,就要学会分类处理“情绪垃圾”。
相信你也听过蟒蛇和锯子的故事。
起初,蟒蛇只是被锯子轻微擦伤。
但是因为一时的意难平,它失去了理智,奋力缠紧锯子,最终一命呜呼。
可怜的蟒蛇至死也没明白,杀死它的并非锯子,而是自己失控的情绪。
生活中,我们也难免遇到不遂心意的事。
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不断反刍内耗;有些人愤愤不平,脑子一热酿成惨剧。
说到底,人这一生,不过是收拾一个接一个的“情绪垃圾”现场。
若任由情绪肆虐,轻则后悔不迭,重则伤人伤己
电影《荒蛮故事》里,有个片段印象很深。
高速公路上,奥迪车主嫌旧卡车太慢挡路,就鸣笛示意卡车司机给他让路。
但卡车司机故意视而不见,反而更慢地行驶。
奥迪车主一气之下踩下油门,瞬间超车,还不忘冲卡车司机竖了中指。
卡车司机觉得自己受到侮辱,怒火中烧,紧跟其后,试图伺机报复。
没过多久奥迪突然爆胎,停在了路边,车主下来修车。
这下让卡车司机逮到机会,直接对着奥迪就是一通猛撞,并且公然挑衅车主。
两个人都在愤怒中失去了理智,在车里互殴了起来,一不小心就引爆了油箱。
车身迅速被点燃,两个司机都来不及脱身,最终酿成惨剧。
正如心理学家黄仕明说的:
当心理空间比情绪大时,你就自由了。
情绪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致命的是情绪处理不当所产生的“情绪垃圾”。
情绪是个“需求信使”,它只是来传递信息的。
只有不被情绪占满思绪,我们才有更多空间去看清情绪的全貌。
学会解决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才是破局的关键。
特别赞同这样一句话:
疏不散的负面情绪,都变成了无止境的精神内耗。
坏情绪如同垃圾,如果对其置之不理,生活迟早布满尘埃。
心理学家肖然,在演讲时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曾经接待过一个患者,心脏和脉搏都已不能正常跳动了。
因为她心脏内部的自主神经已经撕裂了,得知诱发原因后,更是让人心疼不已。
原来,6年前患者的母亲在车祸中去世,当时她悲痛至极,竟失去了哭的能力。
之后的日子里,她时常想起母亲,每次都难过万分,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
慢慢地,她出现了心衰,得了严重的心脏病。
后来,肖然一步步引导患者和母亲道别,并教她如何释放悲伤。
几个月的心理疏导之后,患者终于恢复了“哭”的能力,心脏问题也奇迹般地开始好转。
肖然说:
有一种创伤既是内心的创伤,也会记载在身体上,以疾病的形式存在
很多时候,压抑情绪其实就是在自我伤害。
成年人总是误以为:掩盖起来的情绪会像食物一样被消化掉,如同从未发生过。
殊不知,家庭、工作中,那些未加妥善处理的委屈、愤怒,只会悄悄变成反噬我们的毒素。
想改善生活里的一地鸡毛,就一定要学会妥善地处理“情绪垃圾”。
否则,因为情绪欠下的债,早晚会将你拖入更恐怖的无底深渊。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升维思考,降维解决”,结局才能柳暗花明。
情绪处理,也是如此。
懂得跳出情绪的沼泽,妥善地分类处理情绪垃圾,才能让困顿的人生重新洗牌:
1.干垃圾-抱怨
心理学上认为,抱怨就是在潜意识里暗示自己“我不行”。
抱怨多了,那些不想发生的事情,就会更频繁地发生。
因为一个人抱怨越多,勇气就会越少。
然后,更坚定自己的负面想法,于是就进入了“面对挑战时更无助”的恶性循环。
想要低头抱怨时,不妨试着抬头看看周围,从坚持一件小事开始改变。
比如,坚持每天睡前做30s平板支撑。
当我们发现自己可以每天持续达成一件事时,便也重拾了战胜生活的勇气。
逆风翻盘并非易事,但行动总比抱怨来得有效。
2.有害垃圾-愤怒
余秋雨曾说: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的装饰上沉陷。
所谓,弱者易怒如虎,强者平静若水。
越没本事的人,越容易发脾气。因为他们的心胸不够宽广,容不下半点不如意。
智者,之所以能将自己的脾气调成静音模式。
不是他有多伟大,而是在利弊权衡后做出的最佳选择。
3.湿垃圾-玻璃心
现在很多公司的应聘需求里,会加上一句:不要玻璃心。
成年人的世界里,谁又不是一边所向披靡,一边为自己舔舐伤口。
谁也不是生来就坚强,不过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至暗时刻之后,让那颗原本易碎的“玻璃心”变得结实起来。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只有活出“韧劲儿”,才不会轻易被风雨打碎。
4.可回收垃圾-焦虑
焦虑,不过是一种自讨苦吃的情绪。
面对焦虑,不如将它回收,把“飘渺的烧脑空想”转换成“防微杜渐的及时自救”。
人生最大的误解,就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
把焦虑攀比的时间,用来统筹提升自己。
在属于自己的轨迹里,才能活出更自信的明媚人生。
不会处理情绪的人,身上会堆积很多“情绪垃圾”。
这些“垃圾”会形成磁场,汇聚成情绪黑洞,吸嗜掉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与自信。
学会分类“情绪垃圾”,其实就是学会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本质。
下次再情绪上头时,请记住一个最简单有效的生存逻辑:
像碎片整理一样,把情绪逐一处理妥当。
如此,人生的很多烦恼,也就一起自动清场了。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学会安放情绪,轻装上阵。
本文作者:帆书 · Mona妈妈。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上帆书,听懂好书!
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看见。然而,只有看见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
如果你也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饱受负面情绪的困扰,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与群友互相倾诉,及时察觉并排解负面情绪;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补充心理能量,提升情绪管理能力;还可以免费观看干货直播公开课,与心理咨询师0距离互动,获得专属提升建议,不断成长,做情绪的主人!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