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陆村村民自建的别墅区。(受访者供图 / 图

全文共3650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 全村有178户村民众筹了1.2亿元,统一建造新房。刚刚交房的26户是第一期,集资建房每户花费85万元。还剩下152户,预计春节前后可以交房。
  • 旧房改造的症结在于“土地分配”问题。戴其峰解释,最后博陆村创新出“村集体统一征用、农户自愿回购、村集体补贴公建”的建房用地模式。
  • “基本原则就是村民们自情自愿。”戴其峰说,让村民们作为建房主体,深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商量怎么办合适”。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责任编辑|何海宁
落地窗,大院子,露台整整齐齐,在半空中伸出头。2024年1月11日,“杭州村民众筹1.2亿造大别墅”话题登上社交媒体热搜,簇新的三层别墅群照片,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引发网友的围观热议。

别墅照片出自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博陆村,该村178户村民参与到众筹造别墅项目,其中的26户村民,近日已经分到新房。“主要解决的是宅基地问题,之前的宅基地太小,倒腾不开。”该村村委会副主任戴其峰介绍,当地采用“统一征用、自愿回购”的模式,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宅基地局促问题,村民得以众筹资金,建起心仪的楼房。
戴其峰介绍,博陆村的集资建房属于当地的“农村危旧房集中改造项目”,下一步,别墅区还将修建家宴中心、口袋公园、绿地、健身器械等公共配套设施。
1

众筹建别墅

博陆村新建别墅区距离村落旧址步行只需几分钟。新居为联排别墅,共有三层,每幢分为两户,外立面已经贴好瓷砖,并且装上玻璃和门窗。从无人机俯览,白墙、灰顶的一片别墅整整齐齐。
刚刚交付的这13幢别墅楼顶还插着红旗,每家每户的大门口都挂着“福”字中国结,有的门口还散落着烟花爆竹的纸屑、盒子。“有新房住了,当然要庆祝一下。”村民姚云忠是参与众筹的178户村民之一,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现在村民们正在等着通水电,然后就可以装修自家新房了,“装好一点,一步到位,过年肯定是搬不进来了”。
姚云忠五十多岁,是村子里的水产养殖户,膝下有一个27岁的独子还未婚配,新房主要供其将来结婚使用。“之前的房子太老了,人家姑娘家过来一看这么破,那怎么行。”他说,自己一直有翻盖新房的想法,可是旧宅的宅基地地块很小,新房缺乏足够建设空间。所以当村里提出来众筹建别墅的计划后,他便抓紧报名参与。
博陆村地处杭州北部郊区,紧邻京杭大运河,共有14个村民小组、七百余户人家。和江南很多村落类似,这里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尚可,村民们多以水产养殖、经商为生,紧挨着博陆村的邻村,便是知名企业老板电器的发家地。
戴其峰介绍,全村有178户村民众筹了1.2亿元,统一建造新房。新小区分为8期,一共8个区块,刚刚交房的26户是第一期,集资建房每户花费85万元。还剩下152户,预计春节前后可以交房。
首批收房的26户13幢别墅,位于博陆村附近东湖北路东侧区域,这里还有其它几个区块的房子已经完成封顶,待到完成外立面贴砖和门窗安装后便可交楼;东湖北路西侧区域,也有36幢别墅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两个别墅区相隔一条马路,紧邻一公交车站。
戴其峰介绍,以村小组为单位,参与众筹建房的村小组自行招标、选定施工单位,所筹资金也由各个村小组自行管理。因为是集体盖房,均摊下来房屋造价比自己建房要低,“材料买的多会便宜,流水线作业,成本也低”。
别墅的收房面积有三百多平方米,分为A、B两个户型,采用抽签的方式分房。“不管A型,还是B型都看过了,都满意。”姚云忠说,他目前只知道自家房子被分到8个区块当中的第4区,具体是哪一户还要等抽签决定。
当前,村委会正在抓紧给别墅区通水电,姚云忠已经“磨刀霍霍”,迫不及待联系起当地的装修队。他说,新屋建成后,算是完成了自己一个心愿,接下来几个月,会集中精力搞装修,让自己和家人住起来舒服一些。
2

宅基地难题

博陆村辖区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总人口2628人,50%以上的农户住房都是“拼墙单间出面”,户均住房落地面积不足70平方米。长期以来,不少村民为了增加房屋面积,习惯在屋后搭建辅房、棚厕,或在屋前搭建灶墙。
老屋砖瓦老化,墙皮脱落,内部格局也很逼仄,而且一户紧挨一户,所以他们村的老房子又被称为“火车弄”。“路也很窄,买辆新车都没地方停。”戴其峰说,博陆村的居住问题已经困扰村民多年,旧房改造势在必行。
博陆村的危旧房改造成为临平区首个试点项目,尝试以“跨组征地”的方式解决难题。2022年4月,杭州市临平区印发《临平区城乡危旧房屋治理改造管理办法》,重点对“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做出政策规定,并提出对特困家庭、低保家庭的农村危旧房屋拆除重建、维修加固实际发生费用予以补助。
村子里的老房子旧照。(受访者供图 / 图)
39岁的村民朱晓华说,他和左邻右舍一样,早就动过翻盖新房的念头,迟迟没能动工,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而是因为没地方盖。“不是缺钱,是缺地。”朱晓华说,他们家老宅的那块宅基地,左右非常窄,只有3.8米,前后却很长,足足有八九米之距,导致后排房间根本晒不到阳光,而且每家的宅基地并排毗邻,如果在原址上拆旧屋重建,新房仍然是狭长格局,“所以犹豫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翻盖”。
“这个难题,困扰我们很多年了。”戴其峰说,大约在两三年前,政府开始到博陆村筹备征地、旧房拆除工作,并成立由街道、村社干部,以及专业质检、工程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通过实时沟通反馈和每周例会推进工作进度。
通过走访入户的调研和摸排,工作专班了解了实际情况和具体诉求,发现旧房改造的症结在于“土地分配”问题。戴其峰解释,最后博陆村创新出“村集体统一征用、农户自愿回购、村集体补贴公建”的建房用地模式。
这一方案总结而言便是,在东湖北路东西两侧征地100余亩,用于建设新房,即目前178户集资建别墅这一部分;另一方面,让部分有需要的村民,在拆除老房子后的原有宅基地上翻盖扩建,这样家家户户都有新房住,而且面积都可以较之前有一定的拓展。这一方案得到大多数村民的认可。
“村民们也可以众筹一起盖,也可以留下来自己翻盖扩建,根据大家意愿。”戴其峰说,如果村民选择众筹盖房,那么老房子的宅基地便由村集体收回,通过村委会在村子内部调剂;选择留下的村民,经过调剂后,可以把自家宅基地和邻居连成一片,扩大翻盖面积。
3

村民自决

“基本原则就是村民们自情自愿。”戴其峰说,确定了“统一征用、自愿回购”的基本原则后,让村民们作为建房主体,深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很多事情都是,大家商量怎么办合适”。
他说,博陆村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户主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立了建房模式的操作规程。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拓展新的建房用地。戴其峰解释,村子里的土地性质均为集体土地,不同位置的土地,归为不同的村小组集体所有。经过勘察,认为东湖北路两侧的土地空间宽敞、交通便利,适宜用作建设新居。不过此处的土地,分别属于四五个村小组所有,而全村14个村小组都可能有农户想要加入众筹建房项目,如果选定这个位置,则需要“跨组征地”。
同时,这也意味着这四五个小组的利益将要受到损害。即便是这几个村小组,也有农户想要改善自家居住条件,但是仍然有部分农户不愿打破村小组之间的界限,不愿出让自己小组的土地给其他小组农户建房。“开了很多次会,讨论很多次,大家一起商量。”戴其峰说,项目想要推进,需要先保障这几个村小组的利益。
为此,政府又引入“征地参保”的模式,即由政府出面,以合理的价格先将这部分土地征收,再把征地款发放给持有这块土地的村小组。同时,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对被征地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的要求,对于男性年龄在45-60周岁之间、女性年龄在40-55周岁之间的失地农民,加入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项目中。
最大的障碍扫除后,项目进展顺利,自主招标,自主找施工单位,村小组成为建设主体。例如,在新房采纳什么样的户型这一问题上,政府工作专班提供6种不同风格的房型设计效果图,供农户自愿选择,最后大家选出来其中一种,由农户选择施工队,自行建造;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村民在现场监工,第一期26户农户,每天派出两户人马到工地监工,每半个月轮班一次。
在建房过程中,政府部门对农居点的道路、绿化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公开招标,并补助部分公共设施资金,同时,实行全程跟踪、管理、监督,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和邻居的沟通协商,朱晓华选择留守老村子,并且调剂得到邻居老宅的地皮。在此基础上,他翻盖扩建起三层新楼,“现在就宽敞了,阳光也照得进来了”。和众筹的别墅区几乎同步,朱晓华的新房业已竣工,准备进入内部装修阶段。
朱晓华说,他还有一个哥哥,成家后单独住,而自己和父母住在老宅,这次村里动员众筹建房,哥哥交了85万元选择众筹。房子盖好后,朱晓华大致算了一下账,前后花费比85万元稍微多一些,“自己盖还是贵一些,集体盖的话,肯定便宜不少”。不过,因为可以告别此前的老旧房屋,他还是感到很开心。
其他人都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