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创中心的一隅
是这个团队的秘密基地
听他们一声令下
管是“人”还是“狗”
在这里都能和谐相处
上天”还是“下地”
都难不倒创意满满的他们
这个大家庭,今年六岁啦
让珞珞珈珈和你一起去看看
他们“人机互动”的日常吧

玩转机器人,他们在这里!
位于武汉大学“工创中心”的
虽然刚刚落成不久
但却已经有了一批熟悉的小伙伴
一支成立于2017年
经历六年的洗礼的团队
——WHUAI
在这里开启了新的活动篇章
从只有标准平台组的单一小团队
到现在的由标准平台组
家庭组小型组无人机组
仿真组机器狗组组成的大团队
团队的机器人队伍也蜕变为
综合强大的机器人队伍
和珞珞珈珈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各显神通,他们够全能!
WHUAI的小伙伴们

都解锁了哪些成就?
都点亮了哪些技能?
珞珞珈珈来带你前线揭秘!
▼下滑查看长长长的漂亮成绩单
2023年
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
        |仿真组一等奖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
        |标准组三等奖
        |家庭组一等奖
        |小型组三等奖
RoboCom睿抗-足球竞技赛
        |小型组一等奖
中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赛
        |小型组一等奖
        |无人机组一等奖
2022年
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
        |标准平台组二等奖
        |家庭组一等奖
        |小型组一等奖
        |仿真组一等奖
2021年
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
        |标准平台组一等奖
2020年
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
        |标准平台组一等奖
2019年
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
        |标准平台组三等奖
世界机器人大会“京天杯”
        |仿人机器人接力比赛亚军
2018年
“软银杯”机器人技能大赛
        |舞蹈组冠军
Robocup世界杯中国赛
        |标准平台组一等奖
2017年
世界机器人大会
        |仿人机器人接力比赛一等奖
标准平台组
作为团队“老大哥”
标准平台组平日活动以
研究机器人行为学为主
团队的重要小伙伴是
Nao机器人
装备各式传感器
具有视、听、说的能力
组员们敲敲代码
Nao们便能摇身一变
在舞台上集体劲舞
3,2,1,一起蹦!
也可以组成足球劲旅
独有的逻辑策略
实现各司其职,攻守兼备,无懈可击
历经6年磨练
团队的代码更新迭代了无数版本
Nao也清一色更新为六代
成员们一起学习比赛录像
制定更高效的策略
组织对抗模拟
观察每次调试代码的缺陷
与暴露出来的问题
在这个大家庭中
比肩而行,携手进步~
小型组
12m×9m的矩形场地
300秒的针锋对决
机器人界的“足球健将”在这里
圆盘状的足球机器人
配上万向轮、滚轮吸球装置
以远程共享视觉
SV-CAMS3相机视觉系统为眼睛
锁定机器人头顶的不同色块
不用遥控器控制
也不采取人为控制
通过计算机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和算法
自主控制机器人运动
带球进攻和防守 so easy
团队运动,需要团队力量
小型组的“珈”人们
不仅能设计出精妙配合的战术
三车开球射门,大点球,角球
轮番上阵,各显神通
也会修改和升级机器人的硬件
不断打磨,才会不断进步~
Pepper组
生动可爱的圆圆脸
活泼温柔的“大白”
向你走来的是Pepper方队
最日常的生活场景
最亲近的人机互动
导航、物品搬运
语音对话、面部识别……
任务难度逐级递增
需要机器人具备多种复杂技能
利用Pepper完成多项日常任务
便是机器人世界杯的主要比赛内容
家庭组的同学们拿下的
一张张获奖证书背后
是人与机器人在项目中的交互
是当智能与日常相融合
碰撞出的科技火花
仿真组
逼真的足球模拟比赛
由他们用软件代码控制
代码“狂人”仿真组
参加的Robocup Simulation 3D比赛项目
正是在仿真平台roboviz上运行的
启动代码、运行执行文件
切换踢球模式、他们整装待发
赛前反复调试
赛时更考验他们的临场机动能力——
分析对手策略
发现固有模式
进行针对截堵
场下付出全心全意
场上才能春风得意
无人机组
灵活机敏的四旋翼无人机
远程控制飞行流程的记载电脑代码
连上细绳一遍遍修改与调整
你有在校园里
偶遇过调试机器的他们吗~
他们的无人机有多“聪明”?
在规定区域完成
二维码识别、数字识别、投放物块
一路过关斩将 所向披靡
首次参加国赛的他们
虽然在决赛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
最终还是顺利完成飞行任务
调整技术细节、迎接更大挑战
赛后脚踏实地、逐步精进
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
暖心大家庭,他们说……
WHUAI团队队长
杨博安
加入WHUAI标准平台组的第一天,我就被团队的专注和热情所感染。每个成员都全心投入到机器人的调试和优化中,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团队不断地测试、修正、优化,每一次的进步都让大家信心倍增。标准平台组拥有辉煌的成绩,但我们仍然追求更快、更准、更强,共同探索机器人的无限可能。课余时间大家会在实验室里讨论调试,每一次的技术突破都让我们欣喜不已,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WHUAI团队仿真组前成员
吴谢峰
我在团队仿真组中担任的是coach一职,主要职责是预测下一赛季的走势,并为团队确立比赛策略。备赛期间,实验室张树老师和胡明宇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算力支持,确保仿真能够顺利进行。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展现出了出色的合作精神,并对多智能体博弈和决策充满了热情。
WHUAI团队前队长
蔡志鹏
在机器人团队的几年感觉收获很多,也留下了不少难忘的回忆。日常备赛中,当看到机器人按照自己写的代码逻辑来成功执行动作时,会非常开心。现场比赛时,软件代码和竞技体育相结合,焕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大家也会因比赛焦灼而紧张,因机器人进球而兴奋不已。
WHUAI团队前队长
任锦洋
我大一就加入到WHUAI,跟随着学长学姐从零开始学习。在2020年南京场比赛中,作为新人的我参与了紧张的为期四天的比赛并取得了佳绩,初入赛场和不同高校的队伍比拼,大家一起交流切磋,让我积累了经验,也锻炼了我的能力。
在WHUAI的四年里,我们前往全国各地参与了多场比赛,我也和团队一起成长着。在对机器人的学习中,理解了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复杂系统支撑,从硬件到软件都是如此精密。这里是我大学最难忘的经历之一,也影响了我未来学习方向的选择,我也将继续在计算机系统领域前进着。

WHUAI团队无人机组成员
崔佳豪
在WHUAI无人机团队的这一年,我深切感受到了作为团队一员的归属感。无论是老师尽心尽力的指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是队员们的团结一致、互帮互助,都非常温暖。每周大家都会聚到一起讨论问题、准备比赛,一次次的无人机安装,一次次的调试起飞,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改进。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两支队伍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分别取得国一和国二的好成绩!
WHUAI团队仿真组成员
杨璐
备赛期间,要根据与去年的冠军队伍的比赛情况,找到我们策略上的不足,不断修改,缩进与强队之间的距离。
正式比赛前的调试时间,要测试代码是否可以兼容、运行。参赛时也不只用备赛时修改好的代码,要根据对手队伍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细修,分析对手的策略。比如今年跟Apollo队比赛之前,观看Apollo队与其他队的比赛视频,发现他们的策略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他们的模式进行截堵,从而让他们进不了球。最后我们拿到了国家一等奖,可喜可贺!
WHUAI团队家庭组成员
党雪寒
参加机器人竞赛是我进一步深化机器人技术的绝佳机会。在竞赛中,我和团队成员们需要通力合作,运用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来设计和操作机器人。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力,共同解决问题。
大二参与国赛的经历,我学到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并做出准确的决策,如何与团队成员一起解决各种突发问题。比赛中有一场项目的比拼,我们的机器人因环境、个体差异原因在赛场中出现了问题,无法继续进行动作。在其他人可能已经选择放弃的时候,我们选择了继续检查问题、重新编程并重新部署我们的机器人。最终我们解决了问题,虽然没能在这场比赛中完美发挥,但是没有让这场比赛的失利影响整场比赛的成绩。
WHUAI团队小型组成员
张森波
很荣幸在本科阶段能参加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比赛,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体会到了足球机器人的魅力,享受着每一次攻破敌方球门的快感,享受着团队合作和备赛的乐趣。在备赛期间,我们有着自己明确的分工,同时也在调试中通力合作,一次次的修改代码与测试,朝着共同的目标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学到了课程以外的新知识,提升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更认识到了弥足珍贵的老师与朋友。接下来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启航六年,依旧真挚
和机器人一路共舞
征途不曾停歇
少年热烈的青春
奉献给纯粹的热爱
---RECOMMEND---
··
三天!上场!
新华社专访武大校长张平文
新书不花钱,武大买单还包邮!

● 三天!上场!

● 新华社专访武大校长张平文: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数智人才注入武大力量

● 新书不花钱,武大买单还包邮!

● 夺擂主、特等奖、零突破!这届挑战杯含“武”量100%

武大研究生,惊艳起舞!

● 这些谨慎发布的报告,是武大人看到的加沙地带!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感谢武汉大学智能机器人团队
封面图:韦冠丞
采访:党彦芝
图片来自受访团队
文案:何睿 邹家玉
编辑:邹家玉
责编:何睿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为WHUAI团队点个“”,再点个“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