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科技公司
马斯克爆料 OpenAI 前员工对 Sam Altman 多宗“罪状”指控,后者正在再次谈判回归 OpenAI
北京时间 11 月 22 日 6 点左右,马斯克在 X 上发布帖子。
北京时间 11 月 22 日上午 6 点多,Elon Musk 在推特上声称,他收到一份关于 OpenAI 的信件,“里面提到这些问题似乎值得调查”但很快,这份信件就被删除了。不过,根据 timesnow news 的报道,这份信件原本是 OpenAI 前员工写给董事会的。在信中,他们陈述了对 OpenAI 前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和联合创始人 Greg Brockman 的不满,并要求董事会“彻查这些指控,并采取适当行动”。信件中声称大量的 OpenAI 员工被赶出公司,是为了让公司向营利性模式转型,这也导致约为 50% 的员工在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离职。更值得怀疑的是,Brockman 和Altman 的真实意图,以及他们真正优先考虑全人类利益的程度。此外,信件中还表示 Altman 和 Brockman 的行为越来越令人担忧,任何表达异议或与他们观点相矛盾的人,要么被压制,要么被赶出去,并要求董事会对两人展开独立调查。
据 Ars Technica 网站消息,Sam Altman 在 11 月 17 日被解雇后,正在再次就重返 OpenAI 公司最高职位进行谈判,但尚未最终确定。据《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的一篇报道,谈判的重点是如果 Altman 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的话,董事会的管理结构需要做哪些调整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如果解雇他的董事会成员离开,Altman 和 Brockman 仍愿重返 OpenAI。截至当时时间 11 月21日,在 OpenAI 的 770 名员工中已有 747 人签署声明表示,如不取消对奥尔特曼的解雇,他们将辞职加入微软,其中还包括 OpenAI 董事会成员兼首席科学家 Ilya Sutskever,他被认为领导了罢免 Altman 的最初行动,而微软和赛富时(Salesforce)均做出回应表示愿意雇佣他们。目前,OpenAI 董事会正面临极大的压力。多位知情人士称,Altman、Brockman 和该公司的投资者仍在努力为董事会找到体面的退出方式。虽然微软已经宣布将聘用 Altman,不过微软首席执行官 Satya Nadella 也表示对 Altman 返回 OpenAI 持开放态度。(推特、 timesnow news、 Ars Technica 、The Washington Post
相关阅读:
· 机构建设
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成立,颜宁现场提五大发展目标
据人民网深圳频道,11 月 21 日上午,由著名科学家颜宁担任创始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宣告成立。颜宁介绍,深圳医学科学院是一家集医学综合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高级学术机构。该院通过构建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高地,坚持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鼓励源头创新,聚焦前沿与应用,探索全新科研机制,汇聚全球高水平科学家,搭建国际一流医学研究平台,力争建设成为立足深圳、带动湾区、辐射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科技战略机构。
她在现场提出了五个发展目标:一是法定机构管理多元筹资;二是着力打通原始创新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无形壁垒;三是探索“医师科学家”;四是全过程保障人才无忧,激发科学人员内驱力;五是构建人才集聚创新,科教融汇发展新生态。(人民网、公众号“深圳医学科学院”)
· 神经科学
神经肽远程通讯揭示线虫神经网络的奥秘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近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发表研究揭示了在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的神经肽通讯,指出神经信号不仅能通过神经突触进行点对点的传播,还能通过基于神经肽的“无线”神经网络在细胞间远距离传递
在发表于《自然》Nature)的论文中,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学测量神经元活动,研究了神经信号如何在线虫神经网络中传播。他们发现,仅依靠神经突触连接的解剖连接图谱并不能很好地预测线虫的神经元活动,而将远程神经肽通讯——当一个神经元释放神经肽,并被一定距离外的另一个神经元拦截时就会发生通讯——考虑在内的连接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测。此外,神经元释放的突触外神经肽具有与经典神经递质相似的功能,神经突触中的信号和突触外的神经肽信号都能在短时间尺度上驱动神经活动。
在发表于《神经元》Neuron)的新研究中,剑桥大学的科学家首次绘制了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肽信息传递网络草图。他们通过分析线虫神经元中表达某种神经肽和其神经肽受体的分布情况,预测哪些神经元之间可以进行神经肽通信。他们发现神经肽信号形成了密集而分散的无线网络,并且神经肽通讯能将断开的神经回路连接到连接组。这两项研究首次详细揭示了模式生物体中神经肽通讯的整个网络,为后续神经肽通讯网络的研究奠定了基础。(Nature news
· 科研调查
被引最多的科学家仍以男性为主,但性别差距正在缩小
科学论文发表长期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距。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评估了整个 Scopus 数据库中的研究论文,对其涵盖的所有科学领域的 580 万名作者(380 万名男性和 200 万名女性)按照年龄分组进行了分析,发现虽然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大幅缩小,但在大多数科学领域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研究人员发现在 1992 年之前出版的论文中,男性作者的数量是女性的 3.93 倍。但在 2011 年之后出版的论文中,男性的数量仅为女性的 1.36 倍。然而当仅限于具有最高影响力(即根据被引用率在其学科中排名前 2%)的作者时,男性仍是女性的 3.21 倍。在多个国家中,总体性别不平衡正在急剧下降,但高被引率作者中仍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衡。不过在最年轻的研究者组别中,在 174 个科学领域中的 32 个(18%),高被引率的女性作者数量至少与男性一样多,甚至比男性更多。此外,对于研究中最年轻的科研工作者(2011 年后开始发表论文),截至 2023 年,大多数人晋升为正教授的情况非常罕见。因此研究认为,性别失衡和最具天赋的科学家晋升途径缓慢等问题需要改善。研究已于近期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Biology)。(PLOS,PLOS Biology
· 天文学
"三星"系统的发现或将改变对恒星演化的认知
一颗 B 型恒星和它的伴星 图片来源:ESO/L. Calçada
近日,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本被认为存在大型 Be 型恒星的双星系统,实际上可能是“三星系统”。大型 Be 型恒星属于 B 型恒星,周围存在着由气体构成的特征盘,最早由意大利天文学家 Angelo Secchi 于 1866 年首次发现,但无人知晓其形成原理。此前的共识是气体特征盘是由 Be 型恒星自转,以及其与双星系统另一颗恒星的相互作用形成。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通过分析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的数据,基于 Be 型恒星和 B 型恒星的差异,发现 Be 型恒星实际上存在于三星系统,从而首次揭示 Be 型恒星气体盘的形成过程。三星中的一颗被迫靠近 Be 型恒星,导致质量转移形成特征盘,随着伴星被吸收大量质量后变得太小太暗,进而无法被探测到。该研究工作为未来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三体系统在恒星演化中的重要性。这一发现将彻底改变天文学家对宇宙中一些最大、最普遍恒星的认知。相关论文已于 11 月 21 日发表于《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University of Leeds)
编写:沈王梓、刘鑫、陈妍希、汤雅汶
编辑:石云雷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