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在闲鱼上发现有人号称售卖捐赠甘肃震区的加拿大鹅羽绒服,有的标价高达8500元。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据中新财经报道,闲鱼平台回应称,相关情况不属实,系该用户为售卖自家羽绒服,编造虚假信息蹭热点。据介绍,闲鱼平台已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实际情况为该用户为了蹭热点引流售卖羽绒服,编造了赈灾物资信息,属于恶意营销引流行为。平台已第一时间下架商品,并对账号永久封禁处理。
26日下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物资中心负责人称,“2001件羽绒服已经全部送抵甘肃,清点过数量都是没有问题的。”
另据极目新闻报道,12月26日,记者从临夏州民政局及上海慈善基金会获悉,该消息系谣言,这批物资已于25日晚送达积石山县,当地正研究如何妥善发放。
据上海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坊》报道,加拿大鹅捐赠的羽绒服于12月26日凌晨到达甘肃积石山县徐扈家乡,已开始向受灾群众发放。
上海子鹊救援队、上海海搜西区负责人周法均表示,目前大部分受灾群众由于是住在帐篷内,十分缺乏御寒物资。“我们就联系了相关基金会,上海基金会就筹措了一批防寒物资,其中就有加拿大鹅的羽绒服。加拿大鹅在筹措过程中特意避开商品金额,人家企业想做点贡献,上海慈善基金也要求我们不要体现金额,是当作普通羽绒服和其他羽绒服混着发放给受灾群众的。

周法均还表示,当地灾民对品牌并没有太多概念,“对于灾民来说,刺身和咸菜在灾区的功能是一样的——就是让受灾群众吃饱,所以没有品牌之分,也没有价格之分。”
目前徐扈家乡已发放加拿大鹅羽绒服302件,剩余的羽绒服将运送到县委抗震指挥部,“伤亡的家庭优先发送,也不会根据大鹅的价格会做区别对待。”
12月21日,Canada Goose加拿大鹅官微发文称,为甘肃震区捐赠2000件羽绒服等其他御寒用品。
来源:加拿大鹅微博截图
据上海慈善网公布的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驰援甘肃等地区抗震救灾专报(第四期),12月24日上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第三批赈灾物资发车运往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该批赈灾物资总价值达1500万余元,包括1000件保暖冲锋衣、500个睡袋、2001件Canada Goose加拿大鹅羽绒服、74副手套、3000包暖贴和3000个保温水杯。
图源:上海慈善网
专报写道,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委托上海子鹊应急救援队,全程参与救灾物资的装卸、存储及发放的全过程,确保将该批物资全部发放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受灾群众手中。
网友评论:太恶劣!
拿爱心造谣,封号绝不是终点
以下是来自极目新闻的评论:
此次,甘肃临夏州积石山的震灾,救援的最大困难就是低温,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救援人员,都要扛住难以抵御寒冷和时间赛跑。而加拿大鹅羽绒服一直以“超级御寒”为卖点和口碑,也因此市场售价达到万元,一度备受潮流界追捧。可以说,加拿大鹅联合上海慈善基金会捐赠的逾2000件羽绒服及防寒物资,如果真能用到实处,穿到受灾群众和一线救援人员身上,那确实是雪中送炭,爱心暖人心。

但是,在加拿大鹅发布捐赠消息之后,就有网友表示,这么贵的东西,感觉很难真正发给普通民众,而随后,“捐赠的加拿大鹅被倒卖”的截图就传出,舆论瞬间被点燃,大家都呼吁官方要严查真相,确保救灾物资用于救灾,否则就是往爱心上泼冰水,让所有关注和帮助灾区的人寒心。

从各方回应来看,基本可以确定,这一转卖信息是有人在故意造谣生事,带节奏。不管是为了吸引眼球,攫取流量,还是以讹传讹,听风就是雨,这种拿援助灾区,奉献爱心的事情来造谣,通过子虚乌有的情节挑动公众情绪,造成谣言四起的行为,都是极其恶劣,令人难以容忍的。

一线救援人员仍在克服困难,鼎力救灾,灾区人民还在努力地平复伤痛,重建家园,而一些“键盘侠”在网络上发一些图片,几行字,就来扰乱人心,欺骗大众,给抗震救灾的大局添乱,给所有关心灾区的人心里添堵。这种拿救灾当噱头,用捐赠吸眼球的“谣棍”,严重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下架封号绝对不是终点,必须要依法严惩,才能形成警示,以儆效尤。

慈善公益是公共事业,社会公众当然可以进行监督,各类慈善组织也应全面、真实、准确地公开信息,做到不怕监督,欢迎监督,主动寻求监督。但监督不能靠编瞎话,更不能靠营销炒作,不造谣不传谣,凡事讲事实有依据,才能更好地实现公众监督。

从这一谣言的迅速传播,也可见当下公众对于慈善事业还是有太多的不信任,这也督促各慈善机构要在适当的场合和时机,全面、公开、透明地向社会公众公示有关慈善信息,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做到每一步都有通报,有照片,甚至可以有视频,信息披露得越全面,越坦荡,谣言就越容易被击破,越没有生存土壤。如此,公益慈善事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才能不断提升,点滴爱心才能汇聚成强劲的暖流。
(评论员:屈旌)

来源:中新财经、极目新闻、上海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坊》、新浪微博
SFC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谭雅涵
 21君荐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