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 品牌免费送你《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苏子秋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品牌巨头,集体涨价
最近网上冲浪,看到热搜榜有这么一个话题#3元的饮料终究是错付了#,阅读量高达1.3亿。
▶  图源:微博
点开热搜,差点以为自己又回到了2023年。要知道,去年网友围绕“3元饮料集体消失”的相关话题,已经讨论了一遍又一遍。
看得出,大家对商品涨价这件事情,真的很大怨念了。
但是,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涨价”或许会是2024年的高频词。
而且,不同于经济低迷环境下的奢侈品牌提价潮,近段时间的商品涨价,已经涉及到我们打工人的日常生活了。
2023年底,北京地铁由于运营成本大,表示或将在2024年涨价。
2024年1月3日24时起,我们还“喜迎”了国内汽、柴油价格的上涨。根据调整后的价格,一辆油箱容量为50L的家用轿车,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8元。
比出行成本增加更让人崩溃的,是吃的喝的也变贵了。
前几天,就有网友吐槽,呷哺呷哺火锅大部分锅底和菜品都涨价了。
根据呷哺呷哺官方公众号在12月30日发布的菜单焕新推文显示,新的一年将坚持走高性价比路线,“加量不加价”。套餐售价不变,其中牛羊肉加量不加价,每份单盘克重从150g增至200g,什锦鲜蔬大拼盘价格下调,精简品类。
▶  图源:呷哺呷哺品牌公众号
但根据消费者反映,尽管肉增加了50g,但套餐中的鸡蛋没了,菜品少了,到底是“加量不加价”,还是“变相涨价”,恐怕呷哺呷哺心里清楚。
▶  图源:小红书
这种“变相涨价”的套路,海底捞也被吐槽过。
2023年11月,陕西某网友称,海底捞点餐系统里没有了半份和整份的选项。以捞派脆脆毛肚为例,该产品此前在点单系统内的价格为80元/整份和40元/半份。调整后,该产品在系统中的价格变为58元/份。
对此,海底捞回应称,这是个别试点的门店,考虑到消费者对于小份菜的偏好,海底捞以原本半份菜的份量和价格来统一门店的菜品供应规格。对于肥牛等个别菜品,则在原有规格上增加份量并等比例调整价格。
▶  图源:海底捞火锅官微
但网友表示,就是因为海底捞太贵,顾客才去点半份。现在像肥牛、毛肚这些贵的菜品,取消了半份,就更加吃不起了。
被背刺的打工人
品牌集体涨价,最大的受害者,自然是我等钱包越来越瘪的打工穷鬼们,毕竟,咱们连吃半份海底捞的权利都快没了。
不过,最扎心的品牌涨价,还要属康师傅这个国民级的饮料品牌。
在康师傅宣布涨价之前,它一直是“平价、实惠”饮料的代表,在农夫山泉、元气森林、李子园、养乐多等饮品纷纷涨价,守住3元门槛的康师傅,也守住了打工人最后的底线。
尤其是被称为“屌丝饮料”的1L大瓶装,容量比小瓶装多了500ml,价格却只贵了1元,绝对的良心定价。
▶  图源:小红书
然而,当打工人把康师傅视为“自己人”,它却刺出了最狠的一剑。
涨价后,康师傅500ml装售价3.5元,1L装直接涨到了5块钱,“屌丝饮料”摇身一变成了“贵族饮料”,那句“3块是面子,4块是生活,不是小瓶喝不起,而是大瓶更有性价比”成了笑话。
▶  图源:康师傅饮品
背刺普通消费者的还有麦当劳。
曾几何时,麦当劳11.9元的“随心配1+1”是很多打工人和学生党的快乐源泉,被称为“穷鬼套餐”。
然而,在麦当劳不断提价的过程中,“穷鬼套餐”的身价也越来越高,如今已经涨到了13.9元,大大提高了“吃饭成本”。
2023年12月27日,麦当劳再次调整部分产品价格,平均涨幅约为3%,而此次幸免的“穷鬼套餐”,似乎成了麦当劳对打工人的“恩赐”,毕竟,上次已经涨过了,再涨就不礼貌了。
▶  图源:麦当劳小程序
除了价格贵了,麦当劳“瘦身”的汉堡也引来了消费者的争议,不少网友吐槽,如今麦当劳的汉堡成了mini版,还没一块钱的馒头大,原来的巨无霸成了“巨小霸”。
▶  图源:小红书
吃着13.9元的“随心配1+1”,看着越来越小的汉堡,再也找不到以前“白嫖”的快乐了。
“涨价潮”vs“价格战”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今的消费市场,有人在涨价,有人在降价,“涨价潮”和“价格战”是共存的局面。
与康师傅、农夫山泉等饮品集体涨价相对应的是,喜茶、奈雪、乐乐茶等新茶饮品牌不约而同地调低了价格,产品彻底告别了30元时代。
麦当劳背刺打工人,而一直走高端路线的良品铺子,则在2023年11月27日发布公告,宣布实施17年来首次最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
这不仅是顺应人心,更是断臂自救。2023年,良品铺子线上和线下销量均表现不佳,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双位数下滑,这或许是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关键所在。
▶  图源:良品铺子官微
事实上,即使品牌不愿意降价,渠道方为了收拢人心,也在尝试把价格打下来。
正如我们吐槽3元饮料消失了,但其实没有完全消失。
它们会出现在电商平台的大促中,也出现在好想来、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零食折扣店里。
▶  图源:赵一鸣零食官微
在这些所谓“穷鬼超市”中,我们可以买到3元以下的各种饮料。这些饮料有的是临期产品,有的则是新鲜日期,但仍然低于经销商的统一指导价。
比如1.2元的怡宝矿泉水、1.8元的罐装可口可乐、2.9元的乐事薯片、3.9元的茶π……
盒马更是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折扣化变革”,不仅推出“移山价”,宣布5000多款商品降价20%,还取消了会员制,彻底走起了“平价超市”的路线。
不过,一边是“涨价潮”,一边是“价格战”,品牌与渠道方的矛盾也凸显了出来。
不久前,由于王小卤不能配合渠道低价售卖其鸡爪产品,先后宣布暂停与海特购、盒马的合作。
超市巨头家乐福也宣布,在法国停止销售百事可乐、乐事、七喜等百事公司的产品,原因是他们认为百事产品的涨价幅度令人无法接受。
其实,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我相信“价格战”才是未来很长时间的主流消费趋势。
而品牌无论是“向上卷价格”,还是“向下卷价格”,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经。
作为普通消费者,即使勒紧腰带过日子,只要能找到符合消费水平的“平替”,留住生活的小美好、小确幸,已经足够了。
*编排 | 叁拾贰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首席品牌观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