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书馆,前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曾有一句名言:
我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许是这句话太过深入人心,这些年,不少公共图书馆被设计成“奇迹式”“景观式”建筑:
或是有高大的玻璃幕墙和超大挑高空间,让人有微微的眩晕感,“书籍”被嵌入在高耸的墙壁里,摸也摸不到——再仔细看,那不是书,是印刷出来的图案;
或是一座素雅方正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孑然立在海边或山间,冠以“最孤独”的名号,等待人们前来“朝圣”。
芬兰赫尔辛基Oodi图书馆
这样的设计,加深了人们对于图书馆的浪漫想象。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图书馆都有条件把自己打造成“网红”。
如果一座图书馆没有条件铺设高大的玻璃幕墙,没有绿树成荫的小道环绕,没有空间做华丽的装饰,甚至,它必须开设在阴暗的地下室里……
那么,它还剩下什么?它的“灵魂”又是什么呢?
杨素秋
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曾经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一年。这一年里,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主导建设碑林区图书馆
挂职结束后,她把这一年的见闻写成了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今天,这本书在豆瓣新鲜开分,超过百位读者参与评分,打出了9.4分的高分!
建设一座图书馆,好像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能让读者们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截图日期:2024年1月18日
碑林区原本正在兴建占地一万平米的图书馆,谁知工地挖出了“宝贝”(这种事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实在常见),无奈只能将图书馆设置在闹市区里的一间地下室作为过渡。
碑林区图书馆,设置在负一层
三千平米的地下室,一百八十万装修经费,一百万购书款——就这样,挂职干部杨素秋开始从零规划这座临时图书馆。
三千平米,面积不大,设计难度不小,要兼顾不同的功能区,宛如螺蛳壳里做道场。
一百八十万装修经费,说少不少,匀到每平米就捉襟见肘。
杨素秋想给来图书馆的孩子们买些蒲团,可惜没有这笔经费,最后还是家具供应商送了50个蒲团给图书馆,作为给孩子们的礼物。
碑林区图书馆里设置的“碑帖专区”
至于这一百万购书经费,就更有意思了,书商们纷纷上门,为了拿下这个一百万,各显神通:有的说可以二五折供货,一百万当成四百万花;有的说保证提供足够多数量的书(但不保证质量),让杨素秋有亮眼的成绩应付上级检查;有的商人“懂规矩”,开门见山就许诺“回报”,一口一个“姐姐”地招呼,让杨素秋哭笑不得。
但是,这些书商、业务员大多是不读书的,他们提供的书目让杨素秋无法接受——具体有多难以接受,读者不妨自己翻开《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领略一二。
没办法,杨素秋只好自编书目。查看各类榜单、搜罗各路名家、参考各大公众号……书商们3分钟就能“搞定”的书目,她一本一本地筛选、搜索、比较版本,编制出一份能让真正爱书、读书的人民群众满意的书目。
装修、选书、运营,方方面面的大事小事,杨素秋和图书馆馆长一起落实,尽可能让图书馆真正能服务好人民群众。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想法顺利落地,也有不少方案非常遗憾地未能实现,期间还闹出了不小的风波。这些酸甜苦辣的事情,杨素秋都以云淡风轻的口吻一一叙述,还带着大西北独特的冷幽默。如果你能get到杨素秋埋的“梗”,一定会会心一笑,
碑林区图书馆内部
杨素秋文学功底极好,她没有把这些事写成流水账,而是“编年”与“传记”相结合,让《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读来妙趣横生。
前半部分以时间为轴,记录图书馆筹建阶段发生的事情,插叙公务员系统里常见的检查、开会、汇报等事宜。书商、图书馆馆长、各级公务员、媒体人等轮番出场,杨素秋也以一个“局外人”的独特视角,好奇地打量着官场生态;
后半部分则是单人或多人成一章,记录杨素秋通过各种方式结交的爱书之人的故事:爱借碑帖的邓兴玉、在高中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的教师王彦明和朱妮娅、视障读者潘月和杜斌……他们的人生故事,他们与阅读之间的羁绊,都被杨素秋敏锐地捕捉到,一一记录下来,看似“闲笔”,看似漫不经心,实则与书名相呼应: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这些读者和他们对阅读的热爱与需求,就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一座图书馆,哪怕没有好看的皮囊,哪怕不能成为“打卡圣地”,只要精挑细选高质量的书籍陈列其中,也能吸引来属于它的读者。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吗?
与其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不如说,世界上有很多像杨素秋一样的人,用一颗颗热爱阅读的真心,把一个又一个图书馆、书店、文化空间,打造成爱书之人向往的“天堂”。
- END -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杨素秋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新

为了确保能第一时间看到上海译文推送

点亮文末
“🌸在看”

或进入公众号主页将上海译文设为“⭐️星标”
更多资讯,点击关注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