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的时候,
仿若推开了历史的大门。
里面的每一件文物都见证着
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三千江山在眼前铺陈。
在这些展品的斑驳陆离中,
我仿佛看见了中华民族不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
有尝试,有努力,有繁琐,有融合。
我听着古人的声音,
去领略那份历史的才情。
01
陶俑:时间的艺术
在玻璃柜里琳琅满目的展品中,
陶俑以其突出的体积吸引着我的目光。
在我的记忆里,
陶俑是为了代替人殉而出现的。
而展台里形色各异的陶俑,
的确更新了我脑海里只有兵马俑的浅薄认识。
它们憨态可掬,惟妙惟肖,
大多来自于两汉和唐朝。
陶俑由模具和手塑结合制成,
人物形象相当写实,
衣饰、发型、五官等皆有不同,
神采各异,令我叹为观止。
就在我将要参观下一件文物时,
场馆的电子解说让我驻足。
它说:
每一件陶俑都是时间艺术,
它们从土而生,
等待合适的湿度去成型,
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
只有那刚刚好的时间才能成就刚刚好的艺术品。
这让我不禁有些感慨。
今天的我们生活的节奏太快,时间太赶,
仿佛一切都难以平衡。
原来几千年前,
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和时间相处的道理,
不要心急,给自己时间,
去完成恰到好处的事。
常言道,欲速则不达。
我们好像在人生的每个时刻都在奔跑,
逼着自己完成一个又一个阶段的目标,
可是忙到最后,恍恍惚惚回首,
又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
我们要允许自己
有喘息的时间,有等待的时间,
就像等待一个青涩的陶俑一般,
等待一个恰好舒适的自己。
慢慢走,也许会更精彩。
02
残品:完美不必无缺
从陶俑厅出来,
便走进一个偏暗色调的展厅。
我凑近玻璃,
凝视着里面每一个瑰宝。
她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残缺
有些是在开采中被破坏,
有些则是在战争中遭难。
这些残破沉睡的器物,
虽然也经过文物专家的粘合,修补,
但仍留下了那些伤害的痕迹。
此刻的它们,不但没有因为残缺而失去光彩,
反倒各自呈现出不一样的神韵。
破碎的线条在器物上呈现韵律,
如同我们在高空俯视山川的蜿蜒,
仿若那分割后错落有致的桑田。
这种器物身上的破碎感,
有着独特的张力,似乎在倾诉沉重的历史。
为何不完美的文物呈现出了独一无二的光彩?
看着看着,我渐渐想明白,
正是因为那些破碎的纹路各不相同,
那些残缺的伤痕各有故事,
它才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成就不可抗拒的魅力。
就和人一样,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
我们多多少少都存在缺陷,留有遗憾。
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下无双的,
我们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们的人生就犹如文物的修复和粘合,
用一个个不同的经历碎片去拼凑,
最终塑成丰富的自我。
所以,我们不必追求完美无缺,因为完美不必无缺。
03
青铜剑:浴火方能出鞘
馆中最有名的就是那把越王勾践剑了。
它只是静静地平躺在那儿,
便已让凑近的我感受到其千年锋芒。
旁边的展牌上写着:
剑身中间隆脊有棱,剑锷锋利,
剑柄满饰花纹,剑镡饰嵌绿松石兽面纹。
寒光彻骨,吹毫断发,削铁如泥,
弯而不折,斫而不崩。
历经千年而不锈,不愧是天下第一剑!
一旁的解说人员讲到:
“古人铸剑,反转折叠千锤百炼,
十斤铁,出一斤钢;
在冰与火之间热熔与冷淬,
在砥石上磨砺无数,
十年乃成一剑。
不禁让我感到震撼。
一柄剑,要经历数万次捶打,
要淬火磨光,要数年之久;
经历了这些磨难后,才成为了名剑,
完成磐涅,成就天下第一剑的品格。
想到这,我不禁抬起头,望向玻璃反光中的自己。
名剑如此,生活亦如此。
无冶炼不得利刃,无风雨不成人生。
此刻的疾风厉雨,人生低谷,
只是我们璀璨篇章的前言;
此时的苦涩和不安,
都将是未来幸福的铺垫。
我相信,那些走过的路,
那些痛苦而笨拙的步伐,
会成为我赖以战斗的力量。
诚如那句话所言:
痛终有时,爱必将至。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走出博物馆,一颗浮躁的心似乎沉了下来。
刚刚眼前的一件件文物,仿若一位位不朽的使者,
为我们带来千年的文明与智慧。
向前走吧,带着这份感悟与希望,
勇敢地创造新的历史!

本文【读首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腊月初八到,
送你中国人最爱的八个汉字,
愿你的生活,
富顺安康,端正安好,
天寒心暖,今冬平安。
这是瑶瑶小札视频号,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