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有篇关系到“民族未来”的文章火遍大江南北,一度刷新了纸媒时代的传播奇迹。
经常键政的朋友应该对它还有印象:
说的是一群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一起到内蒙古参加草原探险夏令营。
一路上,日本孩子凭着坚韧顽强的意志负重20公斤,徒步走完100公里,高烧不下火线。
而中国孩子全程好逸恶劳,缺乏自理能力。
原文是这么写的:
“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
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得又说又笑起来。”
“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了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孙子接走。谁知,他只鼓励了孙子几句,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
这让人想起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垮时,某地一位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在咱们中国的草原上,日本孩子用过的杂物都用塑料袋装好带走。他们发现了百灵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可中国孩子却走一路丢一路东西……”
看着日本“小奥特曼”和中国“小费拉”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孙云晓感慨:
“天哪!这就是日本人对后代的教育吗?这就是大和民族精神吗?在这群日本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
同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说,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环保意识和公德心。
可我们呢?
“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我们的爱心表现为让孩子免受苦,殊不知过多的呵护只能使他们失去生存能力。”
最后,他还抛出了这么一句恶狠狠的警告:
“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
用今天的观点看,这个故事buff叠满,要素过多,不火反而是不正常的。
就在每一个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跟着作者一起反思自省的时候,故事反转了。
《北京青年报》对参与那场夏令营的队员进行了采访,发现实际情况根本不是孙云晓写的那样,文章写的每个章节都和事实相差甚远。
就连日本人看了这文章都觉得很尴尬,表示自家领队从没说过“你们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这种话。
相反,中国的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得彬彬有礼,吃苦耐劳,还很会做饭。这些都让日本队员印象深刻。
至于“负重20公斤步行100公里”这种美国特种兵都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
后来,孙云晓回应,自己的文章确实略去了部分事实,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通过描写中国孩子的负面典型案例,他主要是希望全社会都能对“如何培养好孩子”这个问题有所思考。
30年后,“小砂糖橘”勇闯东北的故事火遍全网。
这群身穿橘色羽绒服的广西幼儿园小朋友成了2024的新年顶流。
也许,今天中国家长和中国孩子的表现还是无法让孙老师满意。
但刷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他应该能收获一丝欣慰。
这11个孩子相当厉害,最大的6岁,最小的才3岁半。
他们在3个幼儿园老师的陪同下,从广西南宁跑到东北去游学,全程离家14天。
中间还坐绿皮车去湖南怀化参加了老师的婚礼。
在机场,他们可以自己背书包、推行李。
累了就席地而坐。
电量耗尽了,就自己躺一会儿。
遇到美食可以自己干饭。
面对零下20度的冰天雪地,依然生龙活虎,运动能力超强。
而且,他们还懂得团队协作、互帮互助。
这不比30年前那群日本小学生强?
“小砂糖橘”走红后,也有一些谣言和质疑在网上不胫而走。
有人“听说”:
这群孩子家世显赫,念的是贵族幼儿园,一年学费20万,用的行李箱都是日默瓦;
有人“了解到”:
孩子们配有随行医疗团队,照顾他们的人远远不止11个。
这些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法很快就被辟谣了。
事实上,他们的母校是一所以游学项目为特色的民办幼儿园。
每年学费3万,游学费用另算。
来报这家幼儿园的家长大都认同园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所以他们敢于放手,让小孩子跟着老师走南闯北。
这开明的理念是不是也和“日本家长”有得一拼?
这次带队的梁老师在接受《潇湘晨报》采访的时候说,他们这幼儿园从2015年就开始办游学活动。
2018年元旦跨年就带着一群孩子去东北逛了一圈。
游学过程中,一般是4个小朋友配1个老师照顾。
洗漱、收拾基本都是小朋友独立完成的。
“小砂糖橘”们游学的花销也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夸张。
食宿、交通、购置服装,各种费用加起来大概一万多。
毕竟全程有14天,这价格也算合理。
如果是上班族爸妈带娃去东北玩十多天,算上请假扣的钱,一家三口的开销肯定不止这些。
幼儿园的负责人说,这次孩子们刚结束东北的活动,一到家就收到了新疆文旅的邀请,希望他们去新疆走走看看。
现在,家长们强烈要求去。园方倒显得比较保守,表示还要商榷商榷。
看到这儿,段子手们又想起了“夏令营叙事”,愉快地玩起了梗。
“你们看,一帮孩子出行只有三个老师带着,这是什么样的自理能力,什么样的友爱群众,什么样的治安水平?”
说完,就顺手艾特那些爱反思的朋友。
确实,有良好的治安环境,才有繁荣的旅游业。
放在20年前,你根本无法想象一群小孩子手拉着手去东北、新疆游学的场景。
记得我们90后小时候出远门,家里老人会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你“别到处乱跑,外面拐子、坏人可多了”。
但现在的孩子基本不太会有这种童年阴影。
在警察蜀黍的努力下,宵小之辈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孩子们也越来越有四处玩耍的底气。
前些年,政治学界很喜欢研究“国家能力”。
在学者们看来,能够维持社会长治久安也是一项了不起的国家能力,而中国在方面做得相当不错。
他们会给出这样一些数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暴力犯罪(凶杀、伤害、抢劫、强奸)案件总数占刑事案件总数比重的变化呈倒U型:
1981年是7.0%;
到1995年,飙升到了18.9%;
然后逐年下降,2015年的数据是3.6%。
如果把凶杀率单独拉出来看,同样是个倒U型的走势: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凶杀率约为十万分之一;
1990年到2004年,升到了十万分之二;
从2005年开始逐年下跌,2015年的数据是十万分之0.7。这个数字低于多数欧美国家,甚至低于港澳地区。
至于为啥能出现这两个倒U型,那就是多方面因素使然了。
技术的发展、一线干警的努力,还有历史的进程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巧的是,“小砂糖橘”所在的幼儿园正是从2015年开始办游学活动的。
说走就走的自由,是一个越来越安全的环境给的。
在海外平台上,有个台湾网友看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视频,很想前去打卡,但他不知道当地是否安全。
看到了他的困惑,下面的高赞回复都在告诉他,那里很安全。
“正是因为安全,大家才一窝蜂去旅游。”
很多网友说,“砂糖橘”闯关东的故事才是他们喜欢的正能量。
相比起各种大棋党的大鸣大放和不着边际的中外对比,这个故事生动、接地气,又能引发大家的共情。
在这段妙趣横生的游学里,人们可以看到“小砂糖橘”的精气神,感受到东北人民的热情好客,还能看到生活越来越有烟火气的样子。
这段故事里还有很多动人的细节。
比如,“小砂糖橘”在冰雪大世界玩得非常high,老师决定让他们多玩一会儿再打车回去。
一群人站在路边等车的时候被交通执法人员发现。
他们担心师生的安全,于是直接派了四辆执法车护送“砂糖橘们”回酒店。
还有,漠河文旅全程为“小砂糖橘”保驾护航。
沈阳文旅局长也出来喊话,希望小朋友们来沈阳逛逛故宫、尝尝鸡架。
真诚是旅游业的必杀技。
多服务,少套路,多务实,少作秀,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游玩。
(越南游客穿拖鞋勇闯哈尔滨)
同样为游学团操碎了心的还有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
每当刷到游学团的视频,大家都要数一数11个“砂糖橘”是不是一个都不少。
当这群孩子顺利到家,东北和广西的高甜互动更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
为了感谢东北对孩子们的照顾,南宁送上了200吨砂糖橘。
作为回礼,黑龙江回赠了10万盒蔓越莓给南宁。
看到这一幕,弹幕都在说,这场贯穿南北的双向奔赴就是国泰民安、天下一家亲最好的注脚。
无论是从传播正能量,还是刺激旅游经济的角度看,这样的宣传都是高情商的手笔。
或许,这才是契合普罗大众心声的中国故事。
没有夸张的渲染和过度的折腾,没有离谱的丧事喜办和上纲上线,只有人与人之间朴实的情感和连接。
而这就够了。
-END-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后台回复“投胎模拟器”
我把投胎模拟器的地址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