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由红参、麦冬、五味子制成的冻干粉注射剂,2007年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气阴两虚症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药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古往今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中成药守正创新,在现代医学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今天以气阴两虚典型代表药物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来走近中成药研发之路。
追根溯源——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源自古方,守正创新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源于经典古方生脉散,首见于金· 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下》[1]。生脉散是中国著名传统古方,方中以红参为君药,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麦冬甘寒质润作为臣药,具有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的功效。佐药五味子,具有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之功效。三药配伍,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补气固脱,气冲脉复,故名“生脉”,清代用于帝王后妃的临终抢救[2]。20世纪80年代,陈可冀教授团队采用醇提蒸煮法将生脉散制成注射液。随着制药工艺的不断革新,中药注射剂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2007年,天士力之骄药业生产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国家唯一批准上市的冻干粉针剂型的生脉类制剂。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工艺的先进性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我国唯一一个用于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和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2个适应症的中药冻干粉针制剂。
组方配比先进,物质基础明确
1983年,严永清教授、陈可冀院士联合全国8个单位组成的协作组,对有8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方“生脉散”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药典方所用比例(人参:麦冬:五味子=1∶2∶1)改变为1∶3∶1.5药效明显优于药典方,因此,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组方最终确定为1∶3∶1.5,更好的发挥疗效。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产业化后公司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物质基础已基本明确。总固体中明确结构成分达到72.22%,可测成分达到88.4%,97.5%以上明确结构成分在指纹图谱中体现,超过《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及安全性再评价技术要求中“60%、80%、90%”的规定。
质量标准高、批间均一稳定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现执行2015年新批准实施的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严格的内控标准,9项安全性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在控制最终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产品过程控制的能力,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可传递性和溯源性、成分特有性、有效性、配伍环境以及可测性等要求,建立了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从原料药材-制造过程-仓储运输-药物警戒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了10个关键工序共20个关键质量指标的在线控制,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先进的生产制造平台, 筑牢安全生产线
天士力之骄公司建立了由专用提取车间、制剂车间组成的中药注射剂生产制造平台。三个提取物的生产线为三条独立的生产线:生产设备及生产流程均根据产品的工艺要求而设计,并配置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提取、浓缩、纯化、冻干等自动化设备;特别选用德国板式低温浓缩器,消除了传统浓缩操作因温度不均匀对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
在流程管理、资源配置、生产运行、质量控制、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在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节能减排的同时,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通过医保降价实现对患者的普惠。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剂型具有突出优势,质量与安全性比水针剂更高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技术)是中药现代化剂型改革中的前沿剂型,是将湿物料或溶液在较低的温度(-10℃~-50℃)下冻结成固态,然后在真空(1.3~13帕)下使其中的水分不经液态直接升华成气态,最终使物料脱水的干燥技术。将一些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注射液开发成冻干粉针剂,既可以解决了水针剂易受温度、pH值影响,造成降解、析出等不稳定问题;又无需使用引起过敏的聚山梨酯80等增溶剂;同时工艺不需要高温灭菌,不产生5-羟甲基糠醛类有害物质,保障并提高了产品安全、稳定。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获得临床广泛认同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上市前先后荣获“六五”、“七五”攻关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已逐渐成为临床相关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治疗用药,获得了临床广泛认同,先后入选《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生脉类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临床路径释义-心血管分册》、《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心功能不全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等多个指南及共识。
结语
源于经典古方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一种现代创新型中药,经过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互相印证。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具有抗心衰、抗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作用,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延缓心室重构,从抗炎、抗氧化,改善能量代谢,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组织胶原沉积、纤维化等多方面发挥心脏保护作用[3-5]
参考文献
1.Xuecheng Zhang,et al.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3 Jan 10:9:1074406.

2.鞠爱春,等.药物评价研究.2018;41(03): 354-364.
3.张秋月,等.辽宁中医杂志.2015; 42(11):2233-2235.
4.张秋月,等.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8):825-829.
5.Lu Xing,et al. J Ethnopharmacol. 2013 Jun 21;148(1):239-4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