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时光的史书,是城市的表情;建筑,是严谨的艺术,是浪漫的科学,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建筑师的审美、情怀、梦想与智慧,成为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历史文明进程的重要标识。人们习惯并乐于通过这些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巨型艺术品去认识一个国家,了解一座城市。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中国第一家民用建筑设计企业,成立74年来以深厚赓续的设计底蕴、奋斗不止的创新精神,描绘和见证了首都北京的城市变迁,续写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历经近两载,北京建院院史馆成功开馆,它是北京建院历史文脉与建院人集体记忆的“珍藏馆”;院史馆有太多读不尽的历程,铸就的作品与涌现的现代大师灿若星河,经过时间的积淀光芒愈炽;院史馆涵养城市精神,塑造现代世界文明,是北京建院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学人记”,更是历数新中国北京城市建筑作品的“成果志”,这里有建筑人赤诚的创作记忆,见证了我们与新中国一同奔向百年的足音。
院史馆“开幕式”
2023年12月28日下午,中国现代建筑文博展——“北京建院院史馆”举行开幕仪式。
北京建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建筑师张宇作为院史馆的执行策展人,讲述了院史馆创立的背景与意义、历程与价值,他指出“本展敬献新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开创者们”,并向每一位书写建院历史、讲述建院故事、建设建院展馆的同仁们表达了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建院70多年来服务了6000多位客户,创作了超过26000个有恒久生命力的国内外建筑项目,完成了超过2.6亿平方米的设计工作。秉承着“建筑设计服务社会,数字科技创造价值”的使命,致力于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变革,成为了先进科技的引领者、美好城市的践行者、绿色建筑的开创者和产业现代化的示范者。北京建院的历程如同一部积淀厚重的建筑史记,见证了中国和首都北京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也记载了几代北京建院人勇于奉献、开拓进取的辉煌足迹。
北京建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建筑师张宇致辞
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在致辞中指出,今天对于走过74年历程的北京建院而言是意义非凡的时刻,院史馆正式开馆要感谢伟大的祖国,是党和国家在1949年为北京建院赋予了新生。院史馆的建立就是要纪念那个辉煌的时刻、纪念我们走过的74年不凡历程;要感谢新时代,院史馆的展览内容涵盖了1949年至今的内容,以一个设计单位的视角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要感谢所有建院人,是你们创造了历史,未来也将由你们创造,因此院史馆也堪称昭示北京建院未来的“发展馆”;感谢业主们的信任,北京建院的品牌建立在项目的设计、施工乃至运维的成功之上。我们传承历史,也持续创新,北京建院力争做每个时代的行业引领者,从而形成了公司品牌的高度和厚度。北京建院摒弃短期利益的、低质量的发展模式,潜心贡献出不被社会杂音所干扰的产品和服务,坚持创意、服务、创新的自律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百年建院基业长青的美好愿景。北京建院将不负使命,面向未来,拥抱科技,让“好建筑·好设计”融入人民的美好生活。
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建筑师徐全胜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院士表示,北京建院院史馆经过长时间的筹备,今天成功开馆,要将我们74年的历史在有限的面积中浓缩体现,并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加以表达,使院史馆成为北京建院的品牌名片,呈现这样的成果十分不易。院史馆展陈内容令人感到十分振奋和感慨,70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就是依靠一代代党政领导、学术大家的薪火赓续,今天的成就和所有建院人的努力息息相关。随着院史馆的开幕,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好地为国家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院史馆本身的意义不仅在于对设计院历史的表达,更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行动,北京建院的文化和历史本身就是国家历史洪流中的一部分,通过机构、个人的历史碎片拼合成了国家的建设发展史。相信院史馆的成立,会进一步增强建院人的文化自信,更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院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致辞
北京建院公司领导,各部门、下属企业负责人,院史馆主创、策展及建设团队代表出席开幕仪式。活动由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吕健博主持。
在热烈的掌声中,徐全胜董事长为院史馆揭幕,北京建院院史馆正式开馆。随后,执行策展人张宇总经理、叶依谦执行总建筑师陪同与会嘉宾参观院史馆。
院史馆“故与实”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62号,与新中国同龄的北京建院坐落于此,这里走出了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6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5位总建筑(工程)师和无数致力于祖国建设的设计人才。历代建院人在寻迹、探源、赓续、融合的建院发展史中,沉淀了以整体创新引领高品质建筑设计的创作观,也成就了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北京设计”品牌。北京建院见证了共和国建筑史的坚韧、自强,也躬身人民建筑铸就经典与辉煌,绘制了恢弘壮美的“建筑地图”,践行了首都国企的实力与担当。
徜徉此中,“与国同龄 领导擎画”“文脉赓续 薪火相承”“百年建院 巨匠营国”“数智赋能 科创未来”四个篇章,呈现新中国北京建筑设计“史书”的绚丽篇章。
第一篇章:与国同龄 领导擎画
与新中国一同走来的北京建院,“寻踪”根植北京历史的深厚底蕴,“问道”离不开从始至终党和国家、北京市领导的扶植与厚爱。在此可忆到建院人如何凝聚在南礼士路的原点上,开创不负国家荣光的新起点。
第二篇章:文脉赓续 薪火相承
北京建院在行业中广泛的影响和美誉度,来自一代代建院人的耕耘,他们的智慧与坚韧撰写了一部部建院群英谱,更写就了建院创作观筑成的建院精神与综合实力。在“聚智”“聚势”的文脉赓续下,向业界与社会呈现走向百年愿景的“荣誉堂”。
第三篇章:百年建院 巨匠营国
在历史长河中寻觅建院核心价值,会发现它步入百年基业的理由:用设计作品与创新理念照亮征程;阅历风雨的厚重史料及累累硕果,筑就非凡事件以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品线”展示了十六类设计项目,还可从屏幕上检索到百千计从历史走来的设计信息;定格每年度大事件的“时间线”,可细观建院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的诸多“亮点”。
从“水晶宫”到“都与城”,从“创新力”到“新蓝图”,是建院守护时光对社会的馈赠,是国家战略坚定执行者的生动诠释。一个个可感知、可对话的故事,书写着建院基业的长青密码。
水晶宫:在新中国初创的难忘岁月,宛如璀璨明珠的“水晶宫”是南礼士路的一抹亮色。这个房间以“国庆十大工程”人民大会堂设计建设为背景,还原了水沙石地面,复刻了水晶宫办公楼的外立面和窗外场景,目之所及的老物件都是建院前辈们用过的东西,情景再现了“新中国第一家建筑设计院”的前辈们,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奋斗的工作场景。
都与城:北京建院始终心系“都与城”,奉献着睿智与精湛的作品。此区域采用故宫太和殿仿金砖地面,并用一条金线贯穿整个房间,正面墙铜板上印刻着故宫及建院设计的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并用屏幕及腰线展示从南北中轴线到东西长安街的重点项目。从保护中轴线建筑的测绘到参与“梁陈方案”,从响应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新两翼”的设计实践,回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答卷。
创新力:创新力是设计生产力,是设计创造价值的源泉,更是走向百年建院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房间将荣获了十余项国际大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作为吊灯,重点突出北京建院在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体系,以及无障碍、绿色低碳、数字应用技术、基础研究、园林景观、室内设计、声学设计、装配式建筑等专项领域开创性的科研成果。
新蓝图:建院始终锚定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开拓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设计“新蓝图”。从1985年设立深圳分院为起点,北京建院开启全国化发展思路,前后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22个,形成以京津冀为核心、以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中心城市为主要市场的辐射格局。1958年北京建院承接第一援外工程——阿尔及尔博览馆援建设计任务,几十余年间在58个国家,设计完成的约130余项援外、驻外使领馆、海外商业项目。
第四篇章:数智赋能 科创未来
北京建院坚持科技创新,以数字科技+建筑科技,推动建筑设计全产业链的发展,以科技赋能建筑,用数字拓展边界,在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数字运营、元宇宙和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深度探索,取得诸多创新成果,不断向“国际一流的建筑设计科创企业”迈进。
在数字设计方面,打造AKE建筑知识工程平台,支持BIM协同设计,提升工作精度和生产效率,突破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发国产三维图形引擎“英心”“虹图”,支持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等跨行业应用。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开发了多个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或适配于不同项目类型的应用或插件,如城市设计、超高层、机场的软件工具。
在数字建设方面,以“聆波(LINKBIM)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为依托,助力设计产业开展“数字化工程全过程咨询”服务。从投资管理、施工进度、工程品质、安全生产等方面助力项目建设。
在数字运营方面,以“智慧建筑运营管理平台”为依托,提供数字楼宇解决方案,实现对楼宇运营各方面信息、数据和指标的全面收集和监测,有效进行能源、安全等方面管理。以“建筑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为依托,提供数字资产解决方案,有效整合建筑涉及的结构、设备、机电等各方面系统、产品和材料,记录建筑设计的原始信息并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实时更新,为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营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元宇宙领域,相继建立数字藏品和元宇宙设计业务线,成为唯一一家进军元宇宙的大型国有建筑设计企业。相继发行大量基于既有建筑IP或原创IP的数字藏品,打造企业元宇宙展馆、龙宅新春数字场景等多个元宇宙空间。
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商汤科技合作,打造BIAD超级工场,以AI大模型及行业算法赋能“建筑与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建造、运维和管理”。
院史馆“大师范”
院史馆的空间设计由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叶依谦团队完成,以“有无之境”为题,意为在发展中寻找永恒的一种境界。“有”:有迹可循的时间脉络,“无”:无时间感的永恒。“有”与“无”对应着北京院发展的脚步。在74年的历史中,一代代建院人在有限的时空中寻找一种能超越时代,永恒的建筑答案,聚永恒之形,绘永茂之树。院史馆采用新型环保材料打造,地面为彩色水泥自流平,墙面为UHPC高强混凝土挂板。“礼士江山图”采用丝网印刷夹层安全玻璃,并印制带有建院建筑的水彩画。特设置无性别卫生间,厕位隔间整体为装配式安装。
院史馆作为低能耗示范项目,通过基于能碳数字平台的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实现建筑节能降碳目标。能碳数字平台是建立在自学习型AI感知技术与建筑CAE仿真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它可对院史馆的能耗、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健康指标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诊断;可对建筑各系统、设备进行AI智能调控,持续优化运行策略,从而达到大幅降低无谓能耗浪费、减少碳排放、提升空气品质、满足热舒适度要求等目的。北京建院能碳数字平台已作为2023年北京市国有企业产业前沿科技应用场景正式发布,未来将积极助力园区与建筑实现绿色低碳、健康舒适、智慧便捷、安全耐久等高质量建设要求。
北京建院院史馆通过一个个可感知、可对话的故事,向各界展示一个设计院的综合实力“从哪里来”,“根深”何以“叶茂”,更是对北京建院形象IP、精神内核、综合实力、发展愿景的强有力传播!作为新时代首都国企,北京建院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的领导下,将继续以“建设中国建筑领域最具价值的品牌企业”为愿景,秉承“建筑设计服务社会,数字科技创造价值”的使命,深入实施公司“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公司“三件大事”为主线,紧扣“四个确保”“三个针对”“两个导向”“一个坚持”,以首善标准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更大力量!
北京建院院史馆建设团队
总策展人:马国馨
执行策展:张宇、叶依谦
筹备委员:徐全胜、张宇、刘丽平、郭少良、李中国、郑琪、郑实、邵韦平、颜俊、谢欣、王朴军
展馆策划:吕健博、金磊、李维健、张涛、何和、王宇、曾义
统筹协调:张寒冰
建筑设计:叶依谦工作室、第二建筑设计院
视觉设计:叶依谦工作室、北京建院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零碳设计:零碳工场中国研究院
内容策划:公司办公室、叶依谦工作室、磐石慧智(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院史小组、启明星工作室、科技质量中心、人力资源部、运营部、党委宣传部、信息部、第九建筑设计院、数字科技研究院
文字统筹:磐石慧智(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展陈施工:北京建院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模型制作:北京建院图茂科技有限公司
文创设计:北京建院图茂科技有限公司
感谢每一位书写建院历史、讲述建院故事、建设建院展馆的北京建院同仁们和关心、帮助过北京建院的社会各界人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