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ICS在国内推广应用,已成为哮喘常规治疗手段之一,该如何规范使用?
哮喘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肺日重点关注的五大肺部疾病中,哮喘也包含在内[1]。我国哮喘人群基数庞大,近年来患病人数不断上升,有研究显示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总数达4570万[2]。但很多患者对哮喘的认识仍较为欠缺,治疗的依从性也欠佳。
目前哮喘的诊治方案已较为成熟,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哮喘的经典用药,GINA 2023建议哮喘一经诊断,即可开始使用含有ICS的治疗[3]。很多患者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只需要在哮喘发作的时候使用含ICS的药物治疗。那么雾化吸入该怎样规范操作?ICS又该如何规律使用?
长期控制哮喘,规律使用ICS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药物可治疗哮喘,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茶碱类药物、白三烯抑制剂等,其中ICS是最为常见的用药。雾化吸入可使药物被吸入后主要在肺部和气道沉积而产生作用,全身的副反应少,有效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 μm[3]。>5 μm的颗粒,主要沉积于口咽部,而<0.5 μm的雾化颗粒易随呼气排出于体外,因此直径为1-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4]
哮喘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的发展,哮喘急性发作得到控制后,在病情较为平稳的稳定期也需要药物维持治疗,定期评估病情后,才可逐步减少药物使用。GINA 2023对哮喘患者增减药物做出了明确的建议,症状控制良好2-3个月后,才可逐步降低ICS用量[2]
规范操作,纠正雾化器使用误区
ICS含有多种不同的药物剂型,可分为雾化混悬液、气雾剂、粉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局部给药治疗指数高、安全性良好,且对患者主动配合度的要求较低,不限制头部姿势,亦不需要深呼吸和屏气,正常呼吸即可起效,更利于幼儿的使用。根据发生装置特点及原理不同,目前临床常用雾化器可分为3种,包括射流雾化器、超声雾化器、振动筛孔雾化器。其中振动筛孔雾化器雾化颗粒最小,雾化效率较高且残留药量较少,噪音小、小巧轻便,是较为推荐的雾化器[3]
在使用雾化吸入器的过程中,对一些细节予以注意,可以使ICS更好发挥疗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比如,成人雾化吸入治疗前1h不应进食,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使用前洗脸,不抹油性面膏;婴幼儿和儿童宜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治疗,治疗前30min内不应进食;治疗时,先调整好氧流量至6-8L/min,同时避免雾化吸入过快过猛、雾化时间过长或雾化体积过大;另外,ICS吸入后沉积在口咽部、喉部和皮肤可造成局部不良反应,治疗后应立即漱口漱喉,同时也需要及时清除皮肤表面残留药物,并及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脱落,保持呼吸道通畅[3]
小结
即便在哮喘缓解期,患者也应该规律使用ICS药物,如有病情变化需于医院就诊改变药物使用剂量。在雾化器使用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一些操作事项,可使药物发挥更好疗效,同时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工作者也要及时纠正患者在治疗方面的认识误区,促进患者对哮喘治疗的了解,以更好地控制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Delacourt C, Dutau G, Lefrançois G, Clerson P; Beclospin Clinical Development Group.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bulized beclometasone dipropionate and budesonide in severe persistent childhood asthma. Respir Med. 2003;97 Suppl B:S27-S33.
[2]Huang K, et al.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na: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2019;394(10196):407-418. 
[3]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23. Updated May 2023. Available from: www.ginasthma.org
[4]申昆玲,李云珠,李昌崇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01):86-91.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28057,到期日期:2024-12-31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