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317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 一个农学专业的大学生,要怎么变成一个真正的农民?科研的成果如何振兴乡村?答案在实验室里,更在田间地头。一个院落,几间农房,看似简单的科技小院,却无限拉近了科研与生产、大学生与农民之间的距离
文 | 吴一一
刚到哀牢山区的褚橙种植基地时,贺熙雯在坡地上采土样,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坡去。但是,“滚着滚着,就习惯了”。同样地,刚来时,她遇见蛇会吓得杵在原地尖叫,但大半年过去,她已经可以控制恐惧,相安无事地等待“蛇大人”自行离开。
一个农学专业的大学生,要怎么变成一个真正的农民?农业科研的成果,如何振兴乡村?答案在实验室,更在田间地头。“了解农民在干什么,知道农民想要什么,我们的研究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科技小院学生与村民一起观察田里甜叶菊长势(曲周县甜叶菊团队供图)
始于2009年的“科技小院”,是我国农业科研教学的重要一环。简而言之,就是把农业专业的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自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创立第一个科技小院,15年来,科技小院已拓展至全国31个省份千余个村庄。随着加入院校和师生数量增加、产学研用成果凸显,科技小院甚至已走出国门,推广到了老挝和非洲地区8个国家。同时,科技小院服务模式也从最初帮扶一家一户的1.0模式,发展到如今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3.0模式。
2024年1月7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决赛在云南大理顺利闭幕。
全国22所院校46支队伍的近200名师生经过激烈角逐,贺熙雯所在的中国农业大学褚橙科技小院,荣获了一等奖。同为一等奖的,还有西南大学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广西大学广西兴宁富凤鸡科技小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如皋水稻科技小院。此外,西南大学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福建农林大学平和蜜柚科技小院等13支队伍获得二等奖,其余28支参赛队伍获得三等奖。
“解民生,治学问。”一个院落,几间农房,看似简单的科技小院,却无限拉近了科研与生产、大学生与农民之间的距离——这是农业生产的“最强催化剂”,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陕西永寿小麦科技小院的老师为驻扎同学讲解“锌硒”小麦采样的注意事项
学生改变了乡村,乡村也改变了学生。
“在科技小院的平台上,大家多了和老乡的相聚,和乡村的拥抱,少了都市的繁华,少了和家人、恋人的陪伴,但天天、月月、年年,平凡又不平凡。”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李健强教授认为,科技小院同学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新面貌。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产学研的密切协作,让科技小院演绎出了更生动的青春故事,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价值与光彩。
1
大学生“落户”田间小院
贺熙雯是城里长大的姑娘,本科时,她梦想着当兽医,却被调剂去学习种玉米。现在,她是云南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研究生,主攻方向是冰糖橙。满打满算,正读研二的她,已经在新平的褚橙科技小院,学习工作生活了近300天。
21年前,褚时健包下哀牢山中段东麓的甘蔗地改种橙子,打造“褚橙”品牌。如今,贺熙雯沿着蜿蜒的公路进山,满眼都是橙子树。在连绵群山之中,褚橙有五六个基地,分别种植冰糖橙、沃柑等作物,仅贺熙雯主要学习作业和生活的新平基地,就有6800亩。
▲贺熙雯在禇橙基地大棚种柑橘小苗
(受访者供图)
但花斑果和裂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褚橙。在严苛的选品要求下,褚橙成品率一度只有54%,剩下只能被低价处理或是销毁,仅2022年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2600万元。
2021年10 月,在张福锁的组建下,褚橙科技小院开始工作。两栋二层小楼被用作实验基地,用贺熙雯的话说,住宿和饮食条件“挺不错的”,而6800亩的土地,也被划分出了各种试验田。
这里汇聚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研究生。贺熙雯说,2022年6月,上一批她的两个学姐刚刚“撤退”,目前,褚橙科技小院大约还有十名小伙伴,正在进行着各种科研项目。
比如,本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就是针对花斑果和裂果问题的。科技小院的同学经过实地比测,将原因聚焦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风。“花斑果是2到4月期间,果子刚刚结成时,强风吹来被叶片或枝条擦伤形成的。”于是,他们在农田外侧架起了高网,在果子上打药形成保护膜,形成了有效防护。与此同时,研究裂果问题的同学发现,裂果是由于降水量多、光照不够充分导致,需要补充钾和钙元素。“2022年一棵树结了200个果子,会有二三十个裂果。2023年好很多,一棵树也就只有两三个裂果。”此外,科技小院还构建品质与气候预测模型,可以提前45天对果实品质的预测。
▲褚橙科技小院学生们进行路演和线下展示(赛事组委会供图)
事实上,对科技小院中的大多数学生来说,田地间的生活既熟悉又陌生。比如贺熙雯,虽然有过本科时期“种玉米”的经验,但真正长时间生活在田间地头,还是第一次。
“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她说,住在山里头,想要买些小零食,都得开车或骑摩托车20分钟,去最近的镇上;在城市里送到家门口的快递,现在只能一周去镇上取一次;而平时最大的娱乐,就是结伴去镇上吃个烧烤,看场电影。为此,她很快就学会了开摩托车。
每个学生在来到科技小院时都或多或少遇到过意外。比如,橙子树是带刺的,采摘时稍不留神就被划出血痕;比如,遇到雨天,摩托车在弯道很容易滑倒,把膝盖磕得血肉模糊。
贺熙雯说,褚橙科技小院的同学都有自己的课题,都是些与实际生产相关的研究。她的课题,与有机肥有关。“主要就是有机肥施用对土壤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所以,她需要经常去坡地上取土样,或者爬到树上采集叶片和果实,再拿到实验室里做各种研究分析。“当然,也有些同学研究的是柑橘终年生长规律,就是需要把一整棵树给砍下来,对其进行解剖和量化。”
学生们获得的数据和成果,既可以用于自己的论文,也可以作为以后生产的参考。
伴随着汗水,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令贺熙雯颇为自豪的是,他们的科技小院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智能肥,现在正在推广。“在试验中发现它们对环境的污染更少,结出的果子和现在的肥料相差不大,但果子比现在的更甜,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2023年,她对一款有机肥的田间实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数据,或许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大面积的实验,进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贺熙雯在褚橙科技小院实验室进行实验(受访者供图)
当然,农业研究往往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像贺熙雯关于土壤的课题,可能需要三四年来跟进。而有些地块,则需要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来跟踪研究。因此,她也希望能在毕业后,继续留下来工作。“农业科研,往往是一件长期的事儿,需要扎下根来。”
2
“你种的玉米比我们书记好”
“落户”小院几个月里,贺熙雯和小伙伴们,就和周围的农户打成了一片。
“褚橙每15天就要进行一次生产检查,把整个基地6800亩地给绕过来,然后在生产当中去发现果树有些什么问题,也去听取果农有些什么问题。”贺熙雯说,科技小院的同学,也需要全程同行,这让他们多了无数与当地农户面对面的机会。“我原本是比较腼腆不太会聊天的,但农户见了我们,聊起种橙子,总有好多的话,好多的问题,我又是云南本地人,还得充当‘翻译’,久而久之,就和农户们混熟了。”
在“零距离”接触农民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获得无穷的科研灵感,但有时候,他们也会被对方“挑战”,甚至“招架不住”。贺熙雯说,小院里的同学大多术业有专攻,但农户不管这么多,一堆问题“招呼”上来,总能击中一些知识盲区。“比如我的方向是植物保护和土壤研究,但对于挂果一类的问题,就显得没有那么专业。”她说,好在农户们都很热情,也很包容,“和他们接触,总能学到很多东西”。
但是,要获得农民的信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在褚橙基地,得益于企业多年的耕耘,当地农户对农业科技及科技人员的认可度很高,贺熙雯也觉得,或许其他的科技小院,在这方面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洱海边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同样荣获了本届大赛的一等奖。该小院总负责教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硕士生导师金可默觉得,说服农民接受新技术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成绩说话。
▲位于大理洱海边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受访者供图)
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师生团队在200亩的试验田里,首次开展常规有机模式、绿色产品模式、绿色产品优化和有机产品优化4种水稻种植模式的探索,2022年产量照常规提高了20%到30%左右,同时降低了环境代价。
“农户最大的问题是他不相信用少的肥料可以有产量。”她说,可一旦“他们用了 5 袋肥料,我们只用了一袋肥料,产量还比他们高”的时候,就会赢得农民朋友的尊重。
“2023年我们学生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评价,他们说‘你玉米种的比我们李书记好’。”金可默说,在这句评价的背后,农民们开始慢慢减少肥料的使用量,代之以科技小院推广的绿色智能肥。有时候,农户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加用一些肥料,但这恰恰说明了科技小院“零距离”的价值——农民的思维和习惯不容易轻易改变,而深入田间地头的科技小院,能够有效地触达并影响他们的选择。
金可默说,面对小农户,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往往会通过各种办法去“渗透”。“比如不断在他们身边做实验,不断去给他们解释,不断去培训。”为了和农民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他们需要随时准备为农民解决问题,甚至去村委会喝酒。“如果你不认识我,我说什么你都不爱听,如果我们关系建立好了,你可能今天听一点,明天听一点,慢慢就改变了。”
▲古生村科技小院实时监测数字平台
对农民的“重塑”,几乎发生在所有的科技小院。
贺熙雯介绍,褚橙已建起培训中心,开始免费向周边对橙子种植感兴趣的农民传授技术,而科技小院的学生们,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登上讲坛,与农民分享他们的知识与成果。
3
从小院1.0到小院3.0
科技小院给农业带来的转变是巨大的。从产量到品质到品种,向农业产业的上游突进——这是年轻一代农人的使命,也是他们的机遇。
本届大赛参与队伍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土豆四大粮食作物,也涉及沙棘、甜叶菊、锥栗等经济作物,还覆盖食用菌、红枣、桔橙、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以及贝类、虾蟹类等海产品。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并实实在在地落地生根,帮农民挣到了真金白银。
比如,平和蜜柚科技小院的“柚香柚甜”项目团队,创新并集成了“减肥压酸,补镁增效”的蜜柚绿色减肥增效技术和“调整施肥位置+蜜柚改土专用有机肥+冬种油菜+禁用除草剂”的提质增效技术模式,两项技术模式在平和县开展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节约化肥成本 11 亿元。
而陕西永寿小麦科技小院“‘锌硒’黄土,守护健康”项目团队同样成果斐然。团队师生扎根小院开展田间试验,科学培肥土壤,筛选高锌高硒小麦品种,建立高锌硒小麦生产技术,使小麦籽粒锌含量提高 80%-100%、硒含量增加 5-10 倍,改善居民膳食锌硒摄入,构建了良田-良种-良法相结合的“三良”体系,也带动提高当地经济效益 414.5万元,助推富硒富锌小麦产业的发展。
“锌硒”黄土队将锌硒小麦磨成面粉后,加工成美味的面包。(李鑫驰/图)
15年的发展,科技小院也在与时俱进。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的主题之下,师生们在节能减排、土壤条件改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有探索,不少科技小院甚至摸索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有效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比如西邵渠科技小院的“东邵御礼”项目团队,自成立以来,科技小院为西邵渠村引入包括“冰糖牛奶鲜食玉米”“红瑶甘薯”“双色冰淇淋水果萝卜”在内的十余个特色经济作物品种,丰富了农产品种类和种植结构。引进“无人机打药”“水肥药一体化”等新型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了西邵渠村的农业生产效率,使作物提质增产。小院未来将农业与文旅深入融合,打造京郊乡村振兴模板。
而大理市湾桥镇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则是首个迈向“3.0+”版本的科技小院。
2022年,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张福锁带着团队师生长期驻扎在这里,一方面为当地村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四零”服务,另一方面走访调研当地资源利用情况,寻求解决洱海面源污染问题的方案。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团队初步查明了面源污染源头,并建立起面源污染来源精准解析与系统治理模式,为后续治理工作打下基础。
成立以来,古生村科技小院全面助力当地人才、组织、产业、文化、生态振兴,实现了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从背道而驰到同向而行的转变。而这背后融合了多方力量,包括产业融合、学科融合、产学研融合等等。
事实上,跨产业、多主体协同合作,齐力推进乡村振兴,正在成为全国科技小院的发展方向。
以重庆铜梁蔬菜科技小院为例,其摸索出了一套以产业化联合体为抓手,多主体参与发展农业的新模式。在研发端,由科技小院负责剖析问题,打造蔬菜全产业链绿色生产模式;在销售端,联合政府、高校、农资企业、电商平台等多主体,拓宽销售路径,提升蔬菜业主收入。这种新模式推广后,仅辣椒一种作物,季每亩增收953元,按照推广面积一万亩计算,实现增收953万元。
科学的力量,正在助力农业腾飞。据褚氏农业说,2023年,褚橙产量达到两万五千吨。在拼多多橙子畅销榜上,“褚橙旗舰店”卖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科技小院的产学研结合,正在打开一幅更加立体的农业发展图景。正如拼多多负责人所说:“如果说科技小院拆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我们还想拆掉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墙。”
目前,丹棱桔橙科技小院重点研究的桔橙、福建赛区参赛队伍研究的平和蜜柚、陕西眉县猕猴桃科技小院研究的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作为全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的拼多多都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扶持。未来,拼多多希望在助力先进技术下乡、科研成果转化和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丹棱桔橙科技小院张丽君监测叶片发育情况(李栋/图)
从科学到产业,从课堂到市场,遍布全国的一千多个科技小院,正在承载起新的使命。在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看来,未来的科技小院,不但要针对小农户,针对传统生产技术的更新,还要与现代产业、现代企业对接。“我们要把科技小院看成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模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