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钱是古代以皇帝年号命名的铜钱。一般人认为年号钱始于北宋,实际上最早的年号钱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就出现了。291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四川又爆发李特为首的流民起义,起义军攻占成都,建立大成王朝。338年,李寿夺权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年号汉兴。中国最早的年号钱“汉兴”钱,就是在此时铸行。
年号钱虽然在东晋时出现,但成为一项制度推行始于北宋。自太平兴国时期(976-984年),宋太宗铸造宋代第一种年号钱太平通宝以来,两宋近三百年发行的铜钱都以年号命名。有的年号钱有多种不同字体、不同版本,因此宋代年号钱是最为典型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宋徽宗的大观钱和崇宁钱。我们先来看北宋诗人张若谷的一首《无题》诗:
风流天子书大观,铁划银钩字字端。
莫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
张若谷(生卒年不详),字德元,福建沙县人,宋淳化三年(992年)进士,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军事推官。这首诗写的就是大观通宝钱,句首“风流天子”即宋徽宗,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却也是一位书画大家。相传在1107年,有人夜观星象时发现彗星出现,徽宗认为是吉祥之兆,故而改元大观。语出《易经》:“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这首诗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诗人在巴州做官,当时四川流通铁钱,因此张若谷咏吟的大观钱实际上是铁钱。北宋末年,因铸钱量太大而铜矿不足,大量铸造铁钱(这也是后来交子在四川诞生的最重要原因)。宋徽宗改元后,不仅铸造大观铜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也铸造铁钱(分大、小两种)。
大观钱的钱文是宋徽宗亲自书写。这种字体十分特别,被称为瘦金体,铁划银钩,劲瘦淡雅,别具一格。今天我们电脑中的宋体、仿宋体,据说就源自瘦金体,其开创者就是宋徽宗。“大观通宝”只有简单四字,笔画瘦细而有弹性,整体给人一种张弛有度、舒畅洒脱的感觉。宋徽宗在方寸之间把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枚小小的铜钱不仅是一种流通工具,更成了掌上艺术品。宋徽宗自己也得意洋洋,写了一首《宫词(其一四)》:
万国升平庆有年,九重荣盛百珍全。
民间财货虽丰富,未识新颁大观钱。
宋徽宗虽然在艺术上很有造诣,但在政治上是十分失败的。他打击新党,任用奸相蔡京,在左右的蒙蔽之下还以为“万国升平、九重荣盛”,而事实上却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宫词(其一四)》平淡无奇,也谈不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难得之处在于,在为数不多的相关诗词中见证了大观钱的发行。由于大观钱的制作精美,而钱文又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别令人注目,因此在历代钱币藏家中一直受到追捧。清代的收藏大家方若有一首诗《大观通宝》:
道君书法妙天下,体自瘦金制自雄。
当日惟闻权子母,更无上上可推崇。
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第二句权子母是指,国家铸钱,以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权其轻重而使行,有利于民。语出《国语》:“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后世遂称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为权子母。
宋徽宗在他统治的20多年里,书写了崇宁、大观、政和等年号的钱文。除了大观钱,可以与之媲美的就是崇宁钱。1102年,宋徽宗改元崇宁,意指追崇熙宁之道,复行新法。从这一年开始,发行折十的崇宁通宝,重达9克,1枚相当于10枚小平钱,钱文也是徽宗亲书。由于这种钱比一般小钱稍大,因此在钱文书法上更有发挥空间。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崇宁通宝”四字虽然笔画繁多,但骨骼清奇,风韵别致,堪称一绝。宋徽宗因铸钱精美,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
北宋的“崇宁通宝”(王序坤摄)
北宋很多的年号钱是由皇帝亲自书写,因而被称为御书钱。中国皇帝中最早书写钱文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淳化元年(990年),他亲自用真、行、草三种书体书写“淳化元宝”钱文,铸行新币,开创御书钱的先河。一个年号钱有三种书体,这在之前的货币史上是没有的。淳化钱的楷书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连,草书奔放流畅。这些铜钱也被后人称为“对文钱”,意即年号相同,大小、重量、形制和币文都一样但币文书法不同的铜钱。淳化元宝刚刚铸成,宋太宗将钱币赏赐给近臣,曾任宰相的王禹偁(954—1001年)也得了赏赐,称颂钱文是“尽返鹊回之法,掩天龙地马之名”。王禹偁后来被贬官,但仍对皇帝的赏赐念念不忘,在《谢赐御书字样表》这样写道:
谪官无俸突无烟,惟拥琴书尽日眠。
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
诗人说:一下子被贬官了,没了俸禄无法生活,只能整日抱着琴和书睡觉,好在口袋里还有几枚铜钱。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实际上作者是通过御书钱来回忆当年皇帝的宠幸,希望有一天重回庙堂。第二句“赵壹”是东汉名士,他有一首《疾邪诗(其一)》,曾有“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因此“一囊钱”就成了一个典故。
宋代的皇帝都喜欢为钱文亲笔题写,除了前面提到的太宗和徽宗,还有真宗,到南宋的高宗、宁宗和理宗,都留下了御书钱。南宋文学家岳珂的《宫词一百首(其八九)》这样写道:
殿前舞罢听传宣,新学霓裳小绛仙。
取赐合同教请宝,御书新样铸金钱。
岳珂(1183—1243年),字肃之,号倦翁,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乃名将岳飞之孙。根据岳珂的生活年代,我们推测诗中所写的御书钱很可能是宁宗(1194—1224年在位)或理宗(1224—1264年在位)时期铸造,而且这种御书钱用黄金铸造,主要是皇帝用来赏赐近臣或诗中所写的宫女,一般不在民间流通。
宋代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无论绘画、瓷器还是建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钱币铸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艺术的特点和水准。徽宗时期铸造的大观钱和崇宁钱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中国钱币艺术的内容包括钱币本身的形状、铜色的配合,以及铸造工艺等,而最重要的是钱文的书法。中国古代有许多钱币上的文字十分精美,如王莽时期的钱币和北周的钱币。然而宋以前的铜钱大小、钱文和书体都相对固定,书家少有发挥的余地,往往看不出书写者的个性。到了宋朝,不但有折二、折十等不同大小,因为年号时常更换,钱名也跟着变化,钱文的书体也很多,几乎涵盖了楷书、篆书、行书和草书等各种字体,使书家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甚至皇帝也亲自参与其中,这使得宋代的钱币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妙趣横生。
(作者为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4年第1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