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纸币
纸币是彩色印刷最早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见证了彩色印刷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纸币与彩色印刷有着不解之缘。它们几乎同时兴起于宋代,二者相伴而生,互相促进,共同成长。古代的雕版印刷术滥觞于彩色印刷。雕版印刷术最早出现于唐末,开始只能单色印刷,仅仅过了几十年,到了宋代,人们就掌握了雕版彩色印刷技术。现在存世的一张印制于1107年的宋代纸币,就是中国古代彩色印制品的最早实物。这张纸币上的敕字、大料例、年限及背面的故事图案都印成黑色,圆形图案印成朱红色,纸币的“青面”则以靛蓝印成蓝色。
古代的彩色印刷,最初是在墨线勾勒出的轮廓中用手工填上彩色,然后在同一块雕版的各部位上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原始。早期纸币上的各种颜色也是这样印上去的。后来,套版印刷出现了,对不同的颜色和不同浓淡的层次分别用许多小版饾印,可以印上更多的色彩,印出来的纸币色彩丰富,更加精美。
套版印刷彩印是用一套位置准确叠合的多块雕版,依次以不同的水彩颜色在纸上叠印,一套印版少则几块多则几十块,其数量由最后所需印出的色彩种类和色调浓淡决定,印品色彩越丰富,印版数量越多,印制工艺的复杂程度就越高,也就越难以被模仿伪造。彩色印刷为纸币的应用创造了条件,而纸币则为彩色印刷提供了必要的应用空间。
复制绘画
促使古代彩色印刷向套版印刷方向发展的应用场景是复制绘画。古人在纸或帛上用水彩作画,画面中人物、草木、山水等是通过着墨的深浅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的,复制绘画要求使用与原作完全相同的墨色及纸张,讲求的是再现原作笔触的气质和精神,不但要形似,而且要做到传神。这个近乎苛刻的要求,把古代彩印技术推上了一个新高度,使其成为高度微妙精密的一种艺术。打样、镌刻、套合、印刷等各项工序,都要拥有专门的知识,并掌握相当的技巧,方能做到惟妙惟肖,与原作几无二致。
在制版方面,首先要做的是对原作的色彩进行分解,对照原作的尺寸,把每一种基本色调的轮廓都分别用透明薄纸描成一份一份的复制品,翻过来用米浆贴在光滑的木版上。晾干后把薄纸外层轻轻擦去,才可以镌刻。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雕版师做出来的雕版方能做到线条和形状与所覆盖的区域一模一样,丝毫不差。彩色印刷的操作台由两块木板组成,中间留有隔缝,印刷时,先用沥青或蜡把雕版固定在左边的台面上,右边的台面上放纸,用夹板夹紧固定。印刷用纸与书画家们使用一样的宣纸,这种纸表面光滑,吸水性强。在这个台面的旁边,摆好笔墨颜料,这些颜料与书画原作者使用的也是相同的,基本上是矿物颜料,用水和桃胶或牛皮胶调成,颜色的深浅要靠加水的多少来把握,使其晾干后的色泽与原作不差分毫。这是一项十分见功力的工作。印工在版上施色时,不能使颜色渗出范围,然后,把纸放到施过颜色的版面上用刷子轻轻拂过纸背。拂刷时,要根据原作所需的表现和特性,在版的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压力。有时要等某些颜色干了,才能印上别的颜色;有时要趁前色尚湿时加印后色。原作色层要在同一版面上反复施用由浅至深不同程度的颜色来模仿,或用特制的笔使颜色洇开,或在适当的地方把颜色拭去。到底怎样操作,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取决于印工对艺术的心领神会。印出的复制品有时足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现代广泛应用的胶版印刷,使用油墨达不到原作水彩的效果,无法重现国画意味深长的层次和色调,反而赶不上雕版套色彩印复制的作品那样逼真。
17世纪中国古代彩印技术发展达到完美的顶峰。与过去用黑线打好轮廓的方法不一样,新技艺的特点是直接把色彩涂在版上,不用轮廓线却能显示深浅层次不同的色调,采用更微妙而精确的工序,印出了大量画集、书法集和装饰性的笺谱。
生产年画
彩色印刷覆盖面广泛的应用场景是年画。作为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年货,每年的年画市场需求规模往往数以千万计。新春佳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举国上下接连十几天都会沉浸在除旧迎新的欢庆祝愿气氛中。人们用色彩鲜亮、内容吉利、黑线轮廓手涂彩色或多色版印的画幅来装饰住宅,这些画幅就是年画。年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唐代或唐代前使用室内装饰的风俗,是从插图皇历、护宅门神画及描绘家庭生活的画幅演化过来的。唐代以后,年画的主题和内容有了新的发展,以反映人们祈求福禄寿心愿的最受欢迎,象征图案是蝙蝠、鱼、桃子、莲花、石榴、牡丹等题材,还有神像、男女英雄、山水风景、家庭生活、宁馨婴孩、耕织劳作等。
多色版画盛行,标志着彩色印刷技术走向成熟。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大为普及,到明代后期,形成了苏州和天津杨柳青两大生产和销售年画的中心。每个中心都拥有许多家刻印年画的作坊。19世纪中叶杨柳青开业的年画作坊仍有60多家。其中一家刻行就雇了几百名刻工和印工,每年生产100多万张年画。在这两大中心的带动下,全国涌现了一批较小的制作中心,如山东杨家务、河北保定、河南朱仙镇、江苏扬州和广东佛山,围绕这两大中心,形成了南北两派。一般说来,北派继承了平阳和北京的版印技术,在风格和题材上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宫廷画师的影响,题材偏重神像、妇孺、戏剧和历史小说。刀法遒劲明快,色彩丰富,装饰性强。苏州派则继承了当地明代天启的彩印技术,图案比较细致优雅,制作精巧,装饰华丽,色彩浓艳,题材还包括熟悉的孩童戏耍玩具或画轴中常见的吉祥装饰。清代的年画中,已可以看出西方技法和内容的影响,如透视和明暗对比手法应用,甚至欧洲歌剧院和火车头的形象也作为装饰进入了中国人的家庭。总的来说,南北两派在技巧和题材上反映了南北两地的生活时尚及爱好。
由于年画的需求量日益增长,每年春秋两季各出一版年画。春季版年画制作时间比较从容,图案和颜色的品类较多,风格较为高雅。秋季版年画制作时间相对比较紧张,为了迎合市场顾客迫切的需要而赶制,在风格上比较粗犷。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4年第1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