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前两周我和斯斯去国贸溜达,路过一家服装店,里头挤满头发稀白、面色淳朴、拖家带口的中年大哥。一群男人围着一件衣服,激昂辩论。
从未见过中年男人看衣服的眼神如此炽热,吓得我赶紧瞅瞅店名,嚯!原来是中年法宝始祖鸟!这不得进去朝圣一番?
比子左摸摸,右试试…不是,这面料咋比我命还硬?穿身上再拿个耙犁,跟屎壳郎战士一样。再一翻吊牌,就这纯色外套,要大几千上万???
没穿过始祖鸟前的我:啥金缕衣呀?能不能让我富贵一把?
试穿过始祖鸟后的我:就这卖上万?中年男人的钱这么好赚?
想不通,睡不捉,躺床上刷📱又看到群里,一水儿的中产消费个个在崩盘,啥雪茄、摩托、钢琴,雪崩。还真就只有始祖鸟,寒风中坚挺如故。
一件衣服咋就给家人们拿捏了呢?比比只能给商务小姐姐磕头,终于搭上一位义乌厂二代,Jason
Jason老爸的厂子是义乌数得出的丝袜和袜类工厂,什么丝袜王者Wolford、瑜伽裤信仰Lululemon,还有FILA、Nike、Adidas…都是他家合作商。Jason还是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平时就差抱着始祖鸟睡觉了。
Jason的微信头像
大学时加入橄榄球队,训练量大到比比只敢匍匐仰视。
全队天天肌溶解,训练场的卫生间比杀猪场还难清理,每个人尿的都是血蛋白。运动运到这份儿上,早不再是强身健体的良药,反而变成消耗Jason的魔鬼。
在挑战身体极限的这2年里,Jason成了职业橄榄球手,本来有机会进NFL(美国橄榄球联盟),但是在雪城大学试训时,才见识到职业赛场的残酷。
球队里有不少伙伴是黑人。按Jason的话说,打不好球,他只能回家继承厂子😭。但这些黑人要是打不好球,他们的宿命几乎只有回家,跟着毒贩舅舅、赌徒叔叔混日子,偷鸡摸狗算享福了,夹枪带炮也时有发生,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在赛场对阵时,黑人队员几乎永远是最勇猛、最不要命的。和他们拼狠劲儿,简直是开玩笑!
回国后,Jason迷恋上另一种极限——徒步、登山。日常不是在上山,就是在下山,要么就是在半山腰歇脚。
说到这里,Jason突然爆出一句粗口:好多人都说登山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征服,都TMD放狗屁!!!
每次登顶,Jason压根儿不觉得兴奋或激动,心里只有卑微到尘埃里的感恩,感恩老天爷给面子,感恩山神不杀之恩。
登山风险极大 !
在极端条件下,哪怕干坐着不动,一天都要消耗6、7个全家桶的热量。登顶珠峰的死亡率更是高达3%-4%,你永远不知道啥时候一个千年冰柱咣叽一下,就可能正中眉心。
Jason的三层登山鞋和用烂的登山包
本以为他上承父业、又是登山专业户,对户外服装应该满脑袋信息差,我都摆好姿势准备迎接暴风雨洗礼了,谁知他开口就输出了一车皮的暴论:
我们不是做不出始祖鸟,而是做了也卖不出去。
就这嚣张的口气,比我一年不刷牙还冲!
我一把按住他:既然你有厂子,还是Lululemon代工,就不能自己造个国产鸟、爆锤Lulule……
我话还没说完,Jason就接起话头:技术上没啥实现不了的,他家之前还是Nike专业户外线MMW的代工,把技术吃了个肚饱。而且他大半辈子都在和极限装备过日子,什么科技面料没见过?但问题是:
1️⃣,划不来。
Jason算过这样一笔账,始祖鸟哼哧瘪肚做了40年,直到23年,大中华区的门店占了全球门店总数近一半,这部分营收才4亿多美金(约32亿人民币)对比面相普通大众,人人都能穿的优衣库,23年大中华区营收足足6202亿日元(约304亿人民币)。纯做户外品牌,天花板太低了!
一个代工订单就能接几千万的厂二代,费劲巴拉啃技术造鸟,全家都搭进去了,全公司头也熬秃了,市场份额干到头儿,也才几千万、刚破亿,图啥?我确实喜欢挑战极限,但我又不傻😭。
2️⃣,正版鸟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地位,你以为想撬就撬?
比如一件8000元的始祖鸟冲锋衣,它对面料的使用规范要求很高。工艺上要做到全压胶,表面还得做特殊涂层,用上面料天花板GORE-TEX。很多国内厂家,研究了十几年、几十年,研发出和始祖鸟差不多性能的面料,各种成本一算,一件衣服得标5、6000才能赚钱。
8000一件的始祖鸟跟6000一件的国货,别看差了2000,大部分人还真就更乐意咬咬牙,买个8000的鸟。
同级别性能的情况下,消费者挑的就是品牌啊。
Jason举了个血淋淋的例子,他的一位合作伙伴,前阵子投了家面料厂,想做黑科技面料GORE-TEX的平替,惨遭滑铁卢。事后合作伙伴一盘算,GORE-TEX本身就是做给有钱人的,我让有钱人穿便宜货?有钱人还不乐意呢。
对消费者来说,品牌,是铁打的信仰,是干不倒的传说。
龟龟,这品牌信仰击穿不了吗?
Jason噗嗤笑出声:现在一些新消费品牌击穿老品牌的战略,就靠跑销量、造流量。这样做了一圈,它的品牌价值有多好呢?
Jason刚拿到天使投资那会儿,脑袋一热也找过年薪55万的HRD、200多万的CMO,一屋子看过去密密麻麻四五十个人,结果这些高管没一个能赚回钱的,全都在给公司花钱。急得他找来4A公司,人家做了几页PPT,开口就要800个。项目负责人还拍着流油的肚子向Jason保证,一年时间,让他拿到第三轮融资,银行卡数不清有多少个0。
好在加入小米产业链时,雷军点醒了他:有些品牌的营销,是不得不强,他们的公关团队,是不得不厉害。
就说Lululemon,除了面料好,更因为它收集了大量人体数据,行业里没有谁家的数据比它更丰富。Lululemon靠着庞大的数据支持,一次次改进,这才做到避免尴尬线、不掉裆、收紧提臀,让其他瑜伽裤难以比肩。
平替或许看起来长得一样,实际版型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一个上亿销售额的团队,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懂产品、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反而,大家每天盘算的,是今天要搞定哪个客户,明天签下哪个主播,后天在哪个渠道投放多少条广告……那完了。
所以,真想打出品牌,只在营销和kol带货上下功夫,远远不够,还得看品牌有多用心,对消费者的了解有多深刻。
就像大部分知名户外品牌的创始人,本身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
PATAGONIA的创始人,是专业登山者
听得我半天才缓过神儿,不对啊!你搁这儿把始祖鸟和科技面料说的像1+1一样简单,可你家里主业不是造丝袜的吗?
Jason反手又掏出一个重量级💣——你知道丝袜才是纺织业的最高水准吗?
比比OS:?不会是一撕就破的那个丝袜吧?
结果Jason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小老弟,你也太不了解丝袜啦!就说丝袜的生产线成本吧,一个中等规模的厂子,几百台生产机器,少说3、5个小目标👌🏻
而且,制作成本高得很!特别讲究供应链的完善性
举个🌰,要生产一件衣服,咱可以英国进布料、日本买纺线、德国拿扣子,最后在咱大义乌拼装成衣服,出来的质量嘎嘎乱杀。
但丝袜的纱线,又细又薄又嘎嘣儿脆,别说从外省折腾到义乌了,从绍兴运到义乌,要是还能保持纱线完整顺滑,都算它有钢铁般的意志💪🏻
图源网络,丝袜纱线细节
这就意味着,丝袜必须在一个地方,同时完成从原料生产,到产品加工,再到物流发货的全套工序。
说到它的制作工序,是真真儿叫人头大。
与做衣服不同的是,做衣服,看起来又是袖子,又是领子、肩头的,特唬人,实际上手做,倍儿简单。就像小朋友做手工,在纸板上剪出袖子、领口的图形,拼接起来就完事儿了。
服装车间,图源网络
但是做丝袜非常复杂,要40个车间打配合。啥裤腰、裤裆、裤腿、脚指尖……都要分开纺纱、缝合。
拼缝车间只是丝袜制作工序里,相当平凡的小卡拉米。其中任何一个车间掉链子,其他39个车间的活儿,说残酷点儿,全部白干。
Jason家的丝袜车间,纺织丝袜袜筒
车间负责人教比比如何检验丝袜质量
所以,一个厂子能把丝袜做到极致,这就代表它不仅供应链完善,工人技术一流,车间还能完美配合,废品率低。这也是为啥,丝袜代表了纺织业的最高水准。
经年累月地熬在车间里,也让Jason对纺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手拿把掐,还练成了摸一下面料,就知成本的本事。他和比比透露的第一条面料内幕,吓得我心里拔凉——
棉花原料,并不适合每个人。
Jason的解释有理有据:
首先,来自他和户外爱好者、专业运动员日积月累的交流共识是:棉质面料和运动员不共戴天!平时没听说苏炳添穿着棉背心儿破纪录吧?菲尔普斯也没穿着棉裤衩子冲击人类极限吧?
Jason一脸戏谑:一提棉花,你肯定立马想到吸湿排汗吧?但这俩是一个意思吗?
棉花确实高吸湿,可为啥全棉T恤一水洗,拿出来死沉死沉?因为它的排放力不像吸湿那么好,真正能给运动员,尤其是极限运动员加buff的,是针对高保暖高排湿的需求,专门设计的科技面料。
其次,有4%的人对棉花过敏。
我又错愕了:4%……还多?
Jason恨不得给我一肘击:这么说吧,另一种常见的纺织原材料蚕丝,是动物蛋白,和人体的生物兼容性极高,被称为“第二皮肤”,医疗里可以植入人体、被吸收,经常被拿来做女士内裤的原料。不说蚕丝比棉花高贵吧,至少没几个人对它过敏啊。有啥理由不选蚕丝呢?
合着穿了30年衣服,我都没穿明白?那我以后还穿啥?总不能我自己搁那库库研究挑面料吧?
Jason笑笑:很多人压根儿不懂里面的门道,而且,消费者也不会裁剪缝制啊。我现在就琢磨怎么把黑科技、户外服装的面料,变成更适合城市生活需求的中国版优衣库呢。
啥叫把黑科技和优衣库结合?
Jason反手从衣服堆里拽出一条裤子,包装上写着大大的「完型WEARX」。他一边招呼比比换裤子,一边往裤子上泼水。好家伙,掸掸裤子,污渍就去无踪了???
Jason狡黠一笑:看着是不是贼神奇?大白话告诉你吧,这就是把冲锋衣的防护技术,用在裤子上了。懂行的人看了,无非就是换个设计思路的事儿,但不懂行的人一看,卧槽!高啊!黑科技!
他还做过一款女士内裤,是在合伙人Luna的启发下设计的。
有一回,Jason和Luna聊起户外装备的气味控制技术。因为登珠峰少则3个月打底,时间长不说,一旦上了山,还没条件洗澡,很多人头发都结成片儿了,特别需要气味控制技术帮助除螨排味儿。
Luna一听,好家伙,这材料不就是为女士内裤量身打造的吗?姨妈期的女生,就需要抗菌又抑制异味的内裤啊。你怎么现在才告诉我???俩人一拍即合,反手研发出一条抗菌内裤。
和Jason唠嗑之前,他就是个嚣张狂妄的厂二代,但随着他把内幕掀开,我发现,这是一个厂二代,接班老爸的厂子,做面料的故事。而他现在自立门户,做的虽然是户外品牌,但他也在用自己一个厂二代的供应链,和身为国家一级登山员的经验,帮消费者甄选服装面料,并把设计户外功能服装的思路,移植到日常服装上。
对登珠峰的人来说,贵族鸟是氪金买保命辅助,但放到城里,只能贬值为社交货币,反正都是穿个舒服合身,不如以后想穿啥,就让Jason开工现做吧!
最后,比比和小助手,各位公司同事精挑细选了4身「完型WEARX」的衣服,啥上身图、尺码表都给研究完了,感兴趣的家人,
👉🏻点这里验验货吧!👈🏻
作者:梓泉

助手:蛋挞
审阅:小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