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温静导读“微短剧+文旅”赛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目前来看,文旅微短剧IP属性不足,较难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亦无法有效带动地方文旅消费。
来源|CMNC—传媒内参
文/刘松林
“文旅+微短剧,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出既有创意又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日前,有业界人士如此看待“微短剧+文旅”赛道。在微短剧热度的传导下,文旅行业正搭载微短剧创新宣传模式。“微短剧+文旅”赛道存在哪些问题?这也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议题。
1
轻量化宣传
“微短剧+文旅”成新赛道
近年来,借助影视IP效应,越来越多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影视IP“捧红”文旅打卡地的现象不胜枚。
比如,《狂飙》热播后,江门在“五一”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超38万人次、日均旅游综合收入超2.1亿元;《繁花》热播后,和平饭店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415%,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73%。
通过与地方文旅资源紧密结合,微短剧这种新的内容形态在丰富文旅IP内容的同时,也推动了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文旅+微短剧”正成为诸多旅游景区宣传营销的新赛道。
比如,《我等海风拥抱你》在展现泉州绝美旅游风情的同时,以故事男女主角的视角带领观众感受地方民俗与传统文化;
《温度》让观众感受重庆人的温度、旅行的温度、生活的温度和一座城市的温度;
《临平,向幸福出发!》
讲述了古镇老字号糕点传承人李昊与儿子共同经营“非遗糕点店”的坎坷经历;

结合武义县丰富的文旅资源,微短剧《带你去个好地方》首次尝试了微短剧与文旅的深度结合。
在笔者看来,微短剧的创作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这使得其成为一种轻量化的宣传模式,非常适合地方文旅产业的快速推广,而与长剧相比,微短剧的创作空间更大,创作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创意元素,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内容。
2
争当“店小二”
掀起新一轮争夺战
据艾媒数据,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并预测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截至2023年11月,国内约有4000多部微短剧备案,短剧市场日均流水达到8000万元。
据行业内部人士介绍,目前微短剧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其中,西安被公认为微短剧的发源地。据报道,某商业平台整理的1月至7月付费短剧周热门榜单显示,半年内上榜次数前10的承制方中,有6家来自西安。
此外,北京、杭州、深圳等地微短剧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速度迅猛。据报道,有着“东方好莱坞”之称的浙江横店,如今成为短剧风暴的中心,而广东省现存1.74万家与微短剧相关企业。
近年来,各地政府陆续配套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大力推动当地影视基地的建设这些影视基地建设也成为当地政府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一环,多地影视基地在微短剧领域掀起新一轮争夺战
比如,杭州市临平区敏锐锚定微短剧“新赛道”,打造从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
首届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暨拾方光影(余江)影视基地发布研讨会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举行。下一步,江西余江区将全力打造微短剧产业链,为微短剧发展厚植土壤;
衢州腾云盈川基地未来将通过对衢州历史景点、文化故事等内容的深度挖掘,打造出当下衢州历史文化的“快消品”的爆款产品。
一段时间以来,“横店效应” 促使各地纷纷效仿以剧带建的模式,“特色小镇”的风潮更是带动多地影视城的兴建。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通过立项和审批的影视基地超120家,民间统计则有1000多家影视基地。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影视基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外景地缺乏核心竞争力,再加上配套设施贫乏,对剧组的吸引力不大,同质化建设正加速此类影视基地的没落,一些影视城也开始废弃。
在笔者看来,将微短剧与景区相结合,可以打造一种全新的旅游体验方式,为景区带来巨大的流量和商业价值。通过在景区内拍摄微短剧,将景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剧情中,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景区的独特魅力,有望重新激活影视基地活力。
3
IP属性不足
警惕沦为鸡肋
微短剧的爆火,引发了地方文旅的频频试水,“微短剧+文旅”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但目前来看,该赛道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方面,微短剧市场是一个以内容为王的市场,只有创作出高质量、有吸引力的内容才能获得成功,这需要创作者深入挖掘文旅资源,结合短剧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创新故事情节和表现形式。
从目前来看,文旅类微短剧在宣传本地特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却忽略了短剧的创作规律,这也导致该类题材反响平平、难以出圈。
另一方面或许也正是缺乏具有足够吸引力,观众难以对该类题材的微短剧产生持续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导致其留存率低下,这也折射出文旅微短剧IP属性不足,难以实现商业价值的转化,亦无法有效带动地方文旅消费。
不难看出,微短剧的核心是内容创作,而文旅产业的核心是服务体验,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创意又具有实际价值的内容,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IP经济的崛起,与微短剧相关的周边产品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机会,通过开发与微短剧相关的周边产品,如服装、饰品、纪念品等,可以进一步扩大微短剧的市场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丰富粉丝的消费体验,也能进一步推动微短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笔者看来,只有实现多方力量共创,更好地整合资源,打通产业链,“文旅+微短剧”赛道才能真正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