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争(蓝 米勒) 1:美国人眼中的中美芯片博弈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重新讲一讲芯片战争,之前给大家讲了一本同名的书,红色封皮的,那是中国人写的,关于芯片发展,以及国内芯片成长的历史经历,今天我们再找一本蓝色封皮的,也叫作芯片战争,作者是克里斯米勒,看看外国人视角之下,对于芯片产业有哪些不一样的认知。著名科技作家万维钢老师,推荐了这本书,他说在美国人的视角里,其实并不害怕中国自上而下的发展半导体芯片产业,这个产业的难度极大,甚至比两弹一星的难度要大的多,所以你光靠几个功勋科学家闭门造车几乎没办法成功,美国人最担心的其实就是华为这样的企业,他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踩着国企的尸体上位,最了解市场,最懂用户需求,也非常注重研发,主动跟美国人套近乎,踏踏实实一门心思的高技术,任正非是典型的中国智慧,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越是这样的对手,其实野心就会越大。在华为搞了5G和海思芯片之后,着实把美国人吓了一跳,于是也用到了最龌龊的办法,去限制华为的发展。
至于国家大基金,这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一个重大工程,但是能不能扶持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伟大公司,现在并不好说,还反而容易造成效率低下,甚至最后制造一堆债务。
另外,现在中美两国的博弈点,其实就是谁先扛不住,谁先乱掉。很多民族主义者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结,说我们干脆关起门来自己玩,这恰恰是美国人最愿意看到的 情况,虽然我们在力争独立自主,摆脱技术依赖,但是不可能完全封闭,那样美国的制裁只能越来越严厉,一个无法参加世界经济分工的经济体,是不会让发达国家有所顾忌的。所以他们最希望的,恰恰是我们退出全球化,而最怕的就是我们融入全球化,在某一产业链上,还掌握不可逾越的优势。那样再卡脖子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所顾忌。想清楚这几个问题之后,我们也就知道自己的芯片产业该怎么发展了,需要自上而下的扶持,但更需要自下而上的市场化土壤,需要培养出无数个华为这样的公司,华人从不缺少智慧,台积电,英伟达,AMD,现在都在华人的掌控之中,连光刻机也都是华人团队研发出来的。所以我们缺的就是好的土壤,需要把这份创造力更好的释放出来。
本手要从低端芯片做起,慢慢往上爬,积累经验,现在7纳米以上的芯片,我们已经能够实现,大部分自己自足已经没什么问题,至于良品率和量产,还需要进一步的推进。此外,本手还包括进一步的跟国际交流,当年邓稼先,钱学森也都是留美大学生,所以继续跟美国人学习,这个方向不能改变。反而我们需要更多的这种留美顶级科学家的回归。这才是未来科学家的技术储备,目前国内的大学,还不具备这个实力。
那么本手之外的妙手又是什么呢?就是等待机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半导体消费市场,所以缺少中国的市场支撑,美国和全球的科技企业也很难受,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底气,这种分分合合,打打停停的状态,其实十分有利于我们自身芯片半导体产业的崛起,完全开放,海外厂商就会瞬间占据市场,国内企业没有销路,完全封闭,影响技术进步和技术交流,国内国外都会很难。所以当下的状态,最有利于实现自给自足,快速学习和崛起,之前我们的家电打跑了洋品牌,互联网也击溃了国际巨头,后来连汽车也开始国际化逆袭成功,那么半导体芯片其实也不必过分的悲观。等待机会,后发先至。
现在美国本土也不怎么生产芯片,工厂大部分都在韩国和中国台湾,但是美国掌握着供应链的源头,比如苹果,不生产芯片,但是他却采购大量芯片,包括,美国的,日本的,以及中国台湾产的,iPhone12的A14芯片,就由台积电工厂代工,而这个芯片含有118亿个微型晶体管,所以精细化程度超乎想象。而在60年前,一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只有4个。1970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1024比特的存储芯片价格是20美元,而如今20美元,可以卖一个存储10亿比特的U盘。所以这就是摩尔定律的威力,每2年,不是晶体管数量翻倍,就是价格降一半。在这条定律的影响下,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技术革命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这几年大家都在说摩尔定律是不是失效了,但2023年的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再次点燃了新的希望。英伟达的GPU已经严重供不应求。
数据已经成为了科技时代的石油,而处理这些数据的东西就是芯片算力,那么几个特殊企业,就成了这条重要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比如台积电,虽然是中国台湾的企业,但是他却给美国军方在生产芯片,开发电子产品,所以张忠谋持有美国最高机密的安全许可证。所以台积电,未来也会成为,中美两国关于科技博弈的焦点。
张忠谋小时候是经历过二战的,31年就出生在中国大陆的浙江宁波,时不时就能听到炮火和警报,十几岁的时候,死里逃生,搬到了广州,香港和重庆,在日本战败后返回上海。但后来又打起了解放战争,张忠谋逃往了香港。
另一位伟大的企业家,英特尔传奇CEO安迪格鲁夫,也是二战幸存者,他是个犹太人,你想想有多么艰难,他老爸还被抓走去攻打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踪。之后格鲁夫也被纳粹送到了死亡集中营。幸运的是,几个月之后,苏联打进来了,格鲁夫获救。在孩童时代,他们都经历了九死一生。
二战其实打到最后,比的就是工业实力,比谁的钢产量更多,谁能造成更多的飞机坦克,还有炸药。我们也将这个时代,称之为钢铁洪流。显然美国和苏联是具有绝对的工业实力。德国也不差,但是日本就差多了。所以最后美国加入战争,迅速扭转了二战的实力对比。其实说白了就是GDP消耗战。
当然那会的科技也已经取得发展,但主要在军事用途,比如如何让炮弹投掷的更加精准,或者让通讯的距离更远等等。为了实现更加精密的计算,工程师们,开始用电荷取到了早期计算机当中的机械齿轮。但这个时候使用的是一种真空管,真空玻璃中的灯泡状器件。通过电流控制电极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这其实跟我们的算盘上那个珠子的上下移动,没啥太大的区别。打开就是1,关闭就是0,所以算盘理论上也是二进制模式。
那会的科学家觉得这个就老高级了,但麻烦之处就在于,他像灯泡一样发光,然后就会吸引飞蛾,所以你就得定期给计算机清理昆虫,真空管也会像灯泡一样被烧坏。当时据说为了计算炮弹的轨迹,美军有一台埃尼阿克的计算机,拥有18000只真空管,每个真空管,像拳头那么大,平均2天就得发生一个真空管故障。所以老得维修。而且体积庞大,占据了整个房间。但是他可以每秒钟计算数百个乘法,比任何一个数学家都要快。大家其实百度搜索一下真空管计算机,就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了,一个诺大的机房,其实起到的作用就是现在一个计算器的作用。
后来有个科学家叫肖克利,他觉得换一种材料更好,比如硅和锗这两种材料,本身就是绝缘体,但是当加入某种材料并且施加电场的时候,电子就开始流动。所以他时而导电,时而不导电,也就叫做半导体材料。1945年,肖克利在上面搭建装置,他希望在硅片上施加和移除电场,来控制硅片上的电子流,实现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也就是完成二进制的计算。但当时的实验并不是很成功。但肖克利的观点,启发了其他的科学家,2年后,在贝尔实验室,有科学家也是肖克利的同事,发现通过锗这种金属,能够实现肖克利的理论,他们把这种器件命名为晶体管。大家开始意识到,晶体管可以取代真空管的作用。贝尔实验室也很快为此申请专利。但当时的人们完全没意识到,这玩意到底能有什么用。
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截胡,肖克利相当不爽,他想尽快的超越他们,不仅想出名,还想发财了1955年他创建了肖克利半导体公司,公司就开在了旧金山的郊区山景城,一条叫做帕洛阿尔托的街道上,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方便照顾她年迈的母亲,就是因为这个巧合,这里后来就成为了大名鼎鼎的硅谷。那么晶体管取代真空管后,芯片行业又迎来了怎样的大发展?咱们明天接着讲。
本内容节选自芯片战争本书正在知识星球播出
本书内容,只免费播出一集
近期我们还播出了如下书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