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选最终以赖清德当选而告终,只能说对岸支持独的比例比想象中更高,他们明知选赖清德会增加战争风险,也要坚持投民进党,把台湾带向一条不归路。其实我很早就做好了赖清德上台的心理建设,但在大选前依然对美好抱有一丝期待,希望对岸民众能在最后关头回归九二共识,拥抱和平路线。虽然我知道这种观点可能有点非理性,但还是想看看结果会不会有变化。然而这种期待还是落空了,对于和平主义者来说,这非常令人遗憾,但也只能接受现实。
按照台湾绿大于蓝的选民结构,未来八年乃至未来十多年预计都是民进党执政,这为两岸关系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然而海外有很多观点,喜欢拿俄乌的情况来类比东亚。事实上,这类观点是有疏漏的,二者的情况和俄乌没有太多可类比性。这里列举统一的十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综合国力
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国力。俄罗斯的GDP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和广东省差不多,其财政收入也远不如中国。由于军费受限,俄罗斯仅能供养40万合同兵,在用兵方面捉襟见肘。然而仅靠这点体量,俄罗斯就能牵制住西方,甚至保留了翻盘的可能。
各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
更关键的是,持久战比拼的是制造业。欧美虽然GDP总量很高,但大部分都是服务业,注水成分很重,这在战争期间毫无作用。如果是看制造业的话,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是27%,超过欧美总和。而且中国拥有极其完善的产业链和上亿的熟练工人,这些优势是欧美不具备的。
就拿炮弹生产来说,虽然技术含量很低,但需要配套的供应链和大量熟练工人。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美试图重启炮弹生产线,然而两年过去了,其炮弹产能依旧满足不了乌军需求,这反映出欧美去工业化的严重程度。类似情况在中国绝对不会出现。在尖端科技领域,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对于基础工业领域来说,只要有需求,数量管够。无论是炮弹还是口罩产能,都能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
从综合实力来看,大陆远强于俄罗斯,台湾则比乌克兰更弱。在俄乌开战前乌克兰有4300万人口,台湾只有2300万人口。而且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工体系,粮食和能源可以自给自足,这些都是台湾比不了的。
第二个优势——凝聚力
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大一统的思想,这几乎形成了民族烙印。受文化和教育影响,大部分中国民众都拥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相比之下,苏联解体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俄罗斯的教科书都把乌克兰列为独立的主权国家。俄罗斯民众对俄乌战争存在明显分歧,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反对和乌克兰作战,这是俄军士气低迷的重要原因。
苏俄民族分布:
俄罗斯还有个隐患在于民族成分较为复杂,俄族人占比仅为75%,特别是远东和高加索地区大部分居民都是少数族裔。未来一旦俄罗斯战败,它仍有二次解体风险。
第三个优势——地利
台湾岛和乌克兰面积对比:
乌克兰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领土仅次于俄罗斯的大国。广阔的面积使乌克兰获得足够多的战略缓冲,得以顶住俄军第一波攻势。相比之下,台湾岛面积仅3万多平方公里,跟乌克兰一个州的面积差不多大。极度缺乏战略纵深。
不仅如此,乌克兰人口较为分散,政治重心远离俄罗斯本土。毗邻俄罗斯的顿巴斯区域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乌军也在此打造大量军事要塞,阻击俄军前进。相比之下,台湾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离中国大陆非常近。
第四个优势——战斗意志
2022年乌克兰之所以能挡住俄军进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乌克兰已经经历了8年的战争,军人时常处于轮换状态,乌军老兵战斗经验极其丰富。在与北约联合军演的过程中,乌军经常碾压北约军队。而且乌克兰在经历长期战争后,人均GDP欧洲垫底,正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乌克兰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可以失去,反而能放手一搏。
相比2022年的乌克兰,台湾人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当前的台湾斗争意志应该和2014年的乌克兰差不多,可谓武备松弛,马放南山。要知道2014年的乌军,在面对俄军的时候几乎是望风而降。
第五个优势——道义
乌克兰是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俄罗斯曾经也签署过尊重乌克兰领土完整的法律协议。因此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进攻,从道义上来说被认为是侵略。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引起很多小国担忧,遭到国际社会广泛制裁。由于缺乏法理性,普京也只能把对乌作战的目标定义为“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这很难获得国内外认同。
但台湾不一样,台湾属于中国内政,1971年台当局就被驱逐出联合国,台湾早已不具备主权国家的身份。不仅如此,台湾民众和大陆民众均属于中华民族,台湾想搞所谓“民族自决”缺乏正当理由。世界上任何反对“独立公投”的国家都会站在大陆这边,比如西班牙虽然是欧盟国家,但西班牙面临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在台湾问题上势必会偏向大陆的立场。与中国有大量贸易往来的东盟、中东、非洲、拉美等经济体大概率会选择中立,拒绝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哪怕是欧洲国家,虽然在意识形态上偏向美国,但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属于中国内政问题。如果大陆尝试统一,欧洲国家缺乏干预的法理依据。事实上欧洲人连援助乌克兰都力不从心,更不用说去援助万里之外毫无关联的台湾了。真正追随美国的估计只有五眼联盟、日韩等忠实小弟。
第六个优势——外交
美国将北约盟友推到了反俄前线:
面对俄罗斯这一威胁,美国与欧洲组建了北约。俄乌战争爆发后,东欧国家充当反俄先锋,又是出钱又是出力。在援乌经费方面,欧洲承担了60%的成本,美国只承担了35%。也就是说,美国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下场,仅靠欧洲就足以遏制俄罗斯,毕竟欧洲的体量是俄罗斯的九倍。
然而在东亚,美国却缺乏类似北约那样的安全联盟。日韩的体量比欧盟小很多,印度又难堪大用,就算把日韩印澳菲GDP加在一块,也不到中国一半。不仅如此,日韩之间有历史仇恨,印度、澳大利亚离东亚又很远,很难协力作战。这意味着美国如果想遏制中国,只能亲自下场,冲突的大部分成本都会落在美国人身上。
第七个优势——地缘
乌克兰可以从陆地上获取西方援助:
俄乌战争爆发后,乌克兰从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邻国获取大量西方援助。特别是波兰,乌波边境地势平坦,有很多铁路和公路连接两国,乌克兰90%的外援从波兰运入。不仅如此,波兰还充当乌克兰武器维修后勤基地,乌克兰很多兵工厂也迁移到波兰,以避免被俄军轰炸。东欧国家还接收了上千万乌克兰难民,其中包括很多妇女和儿童,这使乌克兰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相比之下,台湾最大的问题在于周围都是海洋,关键时期美国无法向台湾大规模运送武器装备。驻扎在冲绳的美军离台湾本土有700公里,很难形成有效支援。而且一旦冲绳基地被摧毁,美军的干预能力只会进一步下降。
事实上,美军在东亚近海的军事基地极其有限,不像东欧到处遍布美军基地。而且台湾本土军工生产能力薄弱,一旦面临高强度冲突,其弹药库存只够消耗半个月。在没有外援支援的情况下,台当局很难支撑太长时间。
第八个优势——效率和决心
俄军之所以拉胯,是因为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晚期的诸多弊病。苏联解体后,旧时的特权阶层摇身一变成为寡头,他们通过叶利钦的“休克疗法”,大量侵吞国民财富。普京上台后,俄罗斯腐败的现象并未得到遏制,其经济命脉仍被少数寡头掌控,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动员效率那么低的原因。
相比之下,中国拥有世界上极高的动员效率。与西方个人主义思潮不同,中华文化价值观更强调集体主义。另一方面,台湾是中国核心利益,但却不是美国核心利益。大部分中国百姓都希望两岸统一,但大部分美国民众连台湾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都指不出来。这意味着如果发生武统,即便美国会干预,它未必会为了台湾付出太多代价。历史上的大国竞争,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综合实力,还有战略决心。
在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选举体制决定美国很难做到长期导向,无法动用全部力量,会面临很多掣肘。特别是随着民粹主义崛起,美国选举制度缺陷被进一步放大,白宫和国会互相扯皮,两党为了选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援乌法案拖了三个月都没能推出。
第九个优势——军事和科技
通过俄乌战争可以发现,俄军技术水平仍停留在冷战时期,信息化程度落后,连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都比不过。相比之下,得益于庞大的经济体量和科研人才,中国科技水平远高于俄罗斯。特别是在电子领域,自9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经常强调要适应“复杂的电磁环境”。
由于缺乏熟练工人,美国负责生产航母的纽波特造船厂不堪重负:
不仅如此,美国大部分现役武器都是冷战时期产物。以航母为例,采用核动力推进的美国“尼米兹”级航母故障率很高,经常需要回造船厂大修。然而由于熟练工人匮乏,负责维修/生产航母的纽波特造船厂一次性最多只能接收三艘航母,这导致美国大部分航母年久失修。当前虽然美国拥有11艘航母,但一次性最多只能出动七艘,其余的要么待修理厂,要么在试航。从武器更新换代来看,最近几年正好是美国军备青黄不接的时候。
华而不实的美国“F-22”战斗机:
不仅如此,美国很多武器在冷战时期研制,专门为欧洲战场设计。比如大名鼎鼎的“F-22”战斗机,作为全球第一款第五代战斗机,F-22曾傲视全球。然而由于欧洲和苏联都是陆地连接,不需要考虑跨海作战问题,F-22的航程被设计得很短,其作战半径只有1000公里,很难满足跨海作战的需求。而且F-22研制于80年代,那会电子技术还不发达,因此F-22无法配备“EOTS(被动红外探测装置)”、数据链中继等新科技。虽然F-22安装了性能强劲的发动机,且具备出色的隐身能力,但由于问世太早,错过了最近30年信息技术大发展,其电子作战水平已完全跟不上时代,因此美国只能提前关闭其生产线。
相比之下,中国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2010年之后服役,无论是“福建号”航母、万吨大驱、歼-20,可以说占尽了后发优势。
俄乌战争爆发后,可以发现无人机成为战场主宰,其杀伤效率远高于坦克等传统重武器。特别是具备察打一体化的小型无人机,可以摧毁很多高价值目标,并通过远距离侦查大幅提高火炮命中率。在无人机产量方面,中国有很大优势。
美国虽然军费支出很多,但美国的成本也很高。凭借供应链的优势,中国的军工生产成本只有美国一半。不仅如此,中国不用像美国那样需要分摊全球防卫义务,只需在西太平洋实现“区域拒阻”即可。美国的武器设计理念经常随着国家战略变更,90年代以前是为了对抗苏联,因此强调大兵团作战模式;00年代则是为了应付反恐,更看中单兵作战能力。直到2011年之后,美国才开始重返亚太。但作为全球霸主,美国需要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规模庞大的全球驻军和武器维修费用挤占了太多军费。考虑生产成本后,美国真正可以投入亚太的资源未必有中国多,毕竟它同时面对来自欧洲、中东、非洲、拉美的各种威胁。中国只需经营好亚太即可。
第十个优势——供应链
中国是世界最大生产国,美国则是世界最大消费国。当生产国市场份额低的时候,由于存在可替代者,此时消费国更占优势,属于买方市场。反之,当生产国市场份额高的时候,由于很难找到替代方,此时生产国更占优势,属于卖方市场。
拿破仑“大陆封锁政策”最终加剧了欧洲大陆的贫困:
中国的生产份额占全球30%,如果美国因为地缘问题执意要跟中国单方面脱钩,那大部分成本都将落在美国消费者头上。可以参考的案例是拿破仑时期的“大陆封锁政策”,为了打击英国经济,拿破仑宣布封锁欧陆海岸线,抵制英国商品进口。结果受损更大的却是欧洲大陆消费者,毕竟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生产效率更高,能提供很多欧洲大陆生产不了的商品。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导致欧洲贵族怨声载道,走私极其猖獗,这为拿破仑帝国覆灭埋下伏笔。
相比之下,俄罗斯能源产量占全球比重不到10%,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很弱,远不及OPEC。所以西方真的敢跟俄罗斯脱钩,毕竟可以从中东和北美寻找替代供应。试想一种情况,如果俄罗斯能源市场份额占全球30%,那西方还敢轻易跟它脱钩吗?就像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后,OPEC联手对西方发动石油禁运。由于受制于人,西方对此也只能忍气吞声,按照伊斯兰世界的要求对以色列实施制裁。
所以不用高估西方经济制裁的威力,正如同当初拿破仑对英国实施经济封锁,短期内虽然影响英国出口,但最终的结果却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并使英国的贸易重心转向海外殖民地,摆脱了对欧洲大陆的依赖。反倒是欧洲贵族,在失去了英国的纺织品和亚洲的香料、茶叶后,生活品质明显下降。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大陆具备很多优势。在经历这次台湾地区选举后,对岸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还是要保持底线思维。2024年才刚刚开始,之后俄乌局势、巴以冲突、美国大选等事件将决定未来全球走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