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微博热搜,一名大一女生半夜轻生,一度排名第一。网上有流传截图称,起因是该女生在寝室内追剧声音过大。该女生反击室友的理由,也有“你们平时吵到我”。
昨天官方通报出来了,确实就是“声音过大”的原因,冲突爆发是在夜里23点30分,普通人需要休息的时间。

仅仅往前推一天,还有一条热搜,两人在地铁里打架被拘留。话题被引导到了“抱怨地铁里农民工太多”,但真实起因是“抱怨地铁里打电话声音过大”。
去年五月还有一次高铁上的大场面,司法部、罗翔都出来表态怎样看待“互殴”,事件的起因其实还是“吵闹”。

最最轰动的“声音较大”事件,当时堪称翻江倒海。公众注意力在“不能造成女性身体暴露”上,这个规则大家当然也都认同,但是“不应以声音干扰他人”这件事上,显然至今并无共识。

动物在同类之间爆发冲突,无非是两种原因,一种是为了食物,争夺生存权;一种是为了繁衍,争夺交配权。进化到人以后,“食色性也依然是这两条。
在我们农业文明中,生存资料可以向土地索取,交配繁衍可以由婚育制度保障。这两样都满足了的话,总体上不需要个体之间动用武力决定胜负,因为其他也没什么要你死我活的了。
但是十几亿农业人口迅速城市化以后,意外发现还有一件事会引发仇恨,就是声音。而农业文明居住分散,有效影响距离内没什么人,而且周边人群还有亲友关系作为缓冲,日常生活中没有管理自己声音这项义务。
城市声音冲突为什么频繁爆发于高铁车厢、地铁车厢、学校宿舍,特点就是有限空间人口被迫密集共存,受害者不易逃离,作为陌生人也没有基于法律或情感的容忍义务。
坐车总是要下的,宿舍也可以调整,如果遇上邻里声音侵扰,换房成本一般人支付不起。超过了容忍度临界值,又没有外界强力干预可以指望,那就只有拔刀相向。
为声音痛下杀手的,只要没有精神疾病,那就是恨到了极致。高雄这名男子前天已经被判了死刑,那么肯定不是精神病患者。为这一件事情,三人失去生命,留下两个幼童,谁都没有赢,社会也是个大输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小日子也发生过这样的案件。楼下夫妻为了培养孩子,家里买了钢琴天天弹。楼上住户不堪其扰,多次上门交涉无果,持刀杀死楼下母亲与两个女孩,还留了个纸条说“
给你们造成了麻烦,说声对不起。搬来的时候你们也没有打招呼,却做出这样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这是(考虑对方)感受的问题。(我是)人,本来并不想变成杀人狂魔的。

作曲家的评论挺有道理。“西洋国家有自己房子”,那就是house,独栋住宅,跟农业文明的居住条件一样,你跟邻居隔得远,日夜弹琴的打扰程度也非常有限。

不是独栋的,那就叫apartment,这是
城市化之后最普遍的居住形态。
不要说弹琴,叫床的声音都能引发邻居不满,因为人口密度是农耕时代的多少倍了。

钢琴灭门案发生在1974年,凶手于1977年被判处死刑,虽然到现在依然没有执行,但他也改变了整个社会。据说受此案影响,日本的钢琴生产逐渐被要求减少震动性,甚至很快研制出了可以戴着耳机练琴的静音钢琴。1979年还发布了《卡拉OK噪音管制条令》,在住宅区深夜唱卡拉OK成了违法行为。
最新的声音管制发明是“单人无声卡拉OK”,“即使隔壁房间都未必能听到唱歌者的声音”。这项发明充满了对邻居和对法律的敬畏之情。
所有的规则都需要有强大的执行者。听说日本警察都是跪着执法的,不知道制止噪音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在英帝,就算是83岁的有病老人也在法律约束范围之内。

在美帝,不要说人了,连狗都给你安乐掉。
现在网络发达,还能看到视频,为了声音爆发冲突的消息已经很频繁了,但是离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守规则为时尚早。进入城市的农业人口虽然喝着星巴克,开着特斯拉,还学会了上网,但如果你要他在城市生活就遵行城市规则,不要放鞭(制造噪音)侵扰他人,马上千夫所指铺天盖地,痛斥你扼杀传统,罔顾民意,真是堪称文明灾难。
这次跳楼身亡的大一女生,父母说她“从小到大一向待人有礼貌、性格温和”。去年入学的时候,她也一定参加了军训。但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不太能向我们的下一代传递声音管理的观念,因为社会发育程度还不够,锅里没有,碗里自然也没有。

人类哪怕不再为食物和交配权厮杀,但为了不受声音干扰也是可以不共戴天的。小日子虽然变态,英帝美帝虽然邪恶,在这一点上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他们城市化进程早,规则更明晰,执行起来更无情,也就更能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无序冲突。
今天的声音冲突事件又来了,还好高铁要安检,抽不出刀,所以大家看了哈哈一笑,还是一个球样。钢琴灭门案改造小日子比我们早50年,我们如果从现在起好好教育下一代,但愿50年后也能把农业人口的发声习惯改造完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