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周总理把吴冷西、姚臻、乔冠华三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钓鱼台6号,与三人工作的钓鱼台8号挨得很近。
见周总理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吴冷西回忆起国庆刚过完没几天,周总理一刻也没有休息,又是一连好几天不见踪影,不知道又是有什么大事要办。
现在周总理回来了,回来得那么突然,说明“大事”要交到他们宣传部的手上了。
吴冷西一看手表,现在是晚上8点。
这么晚了,总理还会有什么要紧的事要交代他们呢?
北京秋夜的习习凉风从门外吹进来,总理从三人坐着的沙发跟前经过,啪地一声关上了门,吴冷西这才发觉已经满头大汗。
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一些吃食,周总理本就让他们三人吃过晚饭再过来,现在又准备了吃食,只能说明今天的事情要到很晚才结束。
周总理交代给三人的,究竟是什么大事?这件事与明天马上要进行的原子弹试验,又有什么关系呢?

保密无小事

总理带来的重磅消息像原子弹一样,在三人心中无声地炸响。
原来,原子弹试验在当时是中央的一件绝密的事情,三人对此一无所知。
即使三人已是驾轻就熟的中央对外宣传员,在周总理详细向他们解释原子弹的相关事宜时,他们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激动之情。
中国终于要有自己的核武器了,这件重大的事将由他们三人公布出去。
“记住,我们的这颗原子弹,是我们自己的领土上爆炸的,是我们的盾牌,而不是武器,这是我们与那些帝国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周总理叮嘱说。
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从中国炸响第一颗原子弹开始,将会逐渐从世界上销声匿迹。
“没错,是这样,帝国主义动辄拿出核武器威胁我们就范的事情,我们已经受够了它。”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在日本广岛、长崎,美国投下原子弹献祭千万条无辜性命的事情,全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
朝鲜战场上,美国又想故技重施,勒令志愿军放弃抵抗,置中国人民百姓的性命于危险的境地。
冷战格局形成以来,现在已经不再是二战以前,“你造你的原子弹,我扔我的手榴弹”的时代了。
为了避免这样的人间惨剧有任何再次发生的可能,中国必须造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摆脱世界核威胁的统治,阻止世界发生核战争。
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渐大了起来。
可是现在距离明天的爆炸试验,只剩下不到一天的时间了。
没有留给他们抒发心中万千感慨的余地,他们必须马上把自己的兴奋之情,灌注在接下来的稿子里面,一字一句都不能怠慢。
三人很快做了明确的分工,由乔冠华概述大意、吴冷西遣词造句、姚臻执笔起草。
一份政府声明和一份简短公报,加起来不足2000字,也写了足足四个小时。
再等到周总理答复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2点多钟。
“你们这些高材生办事真不赖,稿子先放在我这里,由我和毛主席再改改,明天就能发表了。好啦,到厨房去吧,已经给你们做好了一人一碗挂面。”
挂面里有一人一颗双黄蛋,这是周总理家乡淮安的特产,象征国家正在筹备的“两弹”工程。
待三人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时,总理又补充道,现在一切还在保密阶段,包括这些重要声明,明天什么时间发表,如何发表,都要等他通知。
“现在慰劳你们,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公布

第二天一早,吴冷西拿着周总理给他的正式稿,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带到了新华社。
发表涉及到太多人,今天凡是踏进新华社大门的人都不允许离开,堵塞一切可能泄密的漏洞。
“明天上午到新华社,正式稿拿到后做好播报准备,中英文的文字广播和口语广播要同时播放。”
昨晚周总理单独对吴冷西叮嘱道,“发表前的准备工作,就全权交给你了。”
“那英文稿怎么办呢?”吴冷西问,他感到责任重大,要核对清楚每一个细节。
“我已经通知乔冠华去翻译了,他在外交部,明天他也会过来新华社,把稿子带给你。”
周总理冷声道:“你们现在做的,只是准备工作,明天我会电话通知你结果,总之随机应变,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
下午15时,电话铃响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还是由吴冷西接起了电话。
“爆炸已经成功了,”可以听到电话那边,总理长舒了一口气,“等会在两个稿子开头空白的地方,填上’北京时间十六日十五时’。”
总理温和的声音从电话那边传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脸上洋溢起欣慰的笑容。发表过后,他们就可以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工作了。
“等等,各位同志留步,” 总理的声音忽然显得很急切,“现在还不能发表,毛主席说,还不能发表。”
“怎么?爆炸有什么问题?”回想起昨晚周总理交代的“一切可能的准备”,吴冷西不禁打了个寒战,联想到一些最坏的结果。
泄密、被敌人搞破坏、有人借机报复……核辐射扩散、污染周边百姓生活的环境……
原子弹一响,事情可就大了,随便一个人传出去,一传十,十传百,都要捅破了天的。
但他相信总理心细如发,一定拟好了应对每一种情况的处置预案,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就像昨晚总理语重心长地交代他做的那样,为祖国的安全、人民的安全负责。
“没有,蘑菇云的高度科研人员已经检测过了,没有问题,”周总理说道,“其他同志可以回去了,但记得发表前仍然要保密,只能让有关人员知道,明白吗?
“是!总理!”众人齐声道。
办公室里人群开始涌动,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将文字发表所需要的报刊纸张,搬运到印刷室里去。
现在密切留意外国通讯社有什么消息,随时向我报告。”周总理道。
从昨晚一直到现在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突然被浇了一盆冷水,这可让吴冷西摸不着头脑了。

不惧核威胁

保密等级似乎降了一级。
傍晚,周总理来到人民大会堂。礼堂内,三千多名演职人员正在排练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周总理走到舞台上的麦克风前,当着三千多人的面,公布了这一个好消息。
“大家可以欢呼,可以鼓掌,不过要小心,不要把地板震塌了哟。”
顿时,掌声雷动。
果然,吴冷西从下午一直等到晚上,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几家大国媒体接二连三传出中国正在进行核试验的新闻。
核试验这一步棋,让中国的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广泛受到关注。
“毛主席的意思是,我们要等外国媒体先发布,让他们自己亲眼看看,自己相信。”回到新华社办公室里,今日容光焕发的周总理,终于重新出现在了吴冷西的面前。
眼看着16日即将过去,时机已经成熟。
深夜23时,人民日报号外版头条上,刊登着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放着中国关于核武器问题的政府声明。
凌晨,吴冷西从新华社走出来,只觉得这一切来得太突然。
在美国眼里,中国搞出原子弹来起码还要20年;苏联也在1959年赫鲁晓夫上台后,一把撕毁了对中国的科研援助协定,撤走了专家,拿走了图纸。
“10年,也或许更短些。”
中国搞原子弹要重新从头做起,自力更生,钱学森给出了一个时间。
毛泽东说:“8年功夫,完全有可能。”
从苏联谈判回来,见识了真正的原子弹,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扬言:
“原子弹就是那么大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会把我们瞧不起。”
中国想搞自主核试验,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消息一在国际上传出去,使得中国与美苏关系愈加紧张,他们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进程极为敏感、极为关注。
最终,政治局会议上,诸位领导人敲定了两个方案。
一是晚试,先把科研基地建设好,发展核技术,等国际关注度下去了,以后慢慢找机会再爆。
二是早试,不惧大国核威胁,既然已经装备好了,趁着今年国庆就爆。
两种方案递交到毛主席的办公桌前,毛主席批阅过后做出了最后裁决,一锤定音。
“没错,原子弹是吓人的,威力很大。但也是用来吓唬人的,没人敢用。它就像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
“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早试,给那些胆敢用核武器威胁中国的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明白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吴冷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出过汗后暖和的身体,再也不怕抵御秋夜的寒风。

结语

在全体中央高层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首次核试验终于圆满成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中国关于核武器使用原则和立场的这份政府声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今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已经成为所有掌握核武器的国家所必须遵守的义务。
是我们国家一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从此让其他西方列强都不再敢打中国领土的注意;是无数科学家的隐姓埋名,才换来今天祖国的和平安定。
这份声明的意义,不仅是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掌握原子弹技术本身,更多的是体现为中国通过核武器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努力和决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