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开放、合作、创新——共建全球航运新格局”为主题,邀请航运业界及产业链各方专家和代表交流探讨、分享思路、凝聚共识。一年来,上海在航运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详见↓
合作与交流类
1、深化港口友好关系
新加坡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国际贸易与物流的中转站,上海港与新加坡港就加强海洋运输行业的高效、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签署港航合作备忘录。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通用港口和世界贸易的主要枢纽,2004年与上海港建立友好港关系。
法国敦刻尔克港是北欧地区的主要港口之一,2010年与上海港建立友好港关系。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友好合作,上海港与法国敦刻尔克港、上海港与德国汉堡港分别签署关于继续加强友好港关系备忘录。
2、ICS上海代表处成立
成立于1921年的国际航运公会(ICS),在全球航运、贸易等领域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力。2023年1月,总部在上海的中国船东协会成为ICS会员。同年8月 ICS在上海设立代表处,ICS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航运界的交流与合作,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3、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
走廊实施计划纲要发布
为顺应世界能源多元化和低碳化趋势,促进航运绿色转型,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各参与方共同发布《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实施计划纲要》。
各参与方将在国际海事组织(IMO)构建的减排框架下,志愿合作,自2025年起,航运公司合作伙伴将在本走廊部署具备全生命周期低碳或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能力的船舶;到2030年,将在该走廊上展示全球第一艘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集装箱船舶(或船队)的可行性。港口合作伙伴将采取措施减少码头作业碳排放。货主合作伙伴将制定目标,与承运人协议使用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航运服务。在此过程中,将对碳排放进行追踪及报告,对去碳化进展进行评估,力争推动这条跨太平洋绿色走廊成为航运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的典范。
创新与发展类
4、202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十周年)
2014年,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首次面向全球推出了“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表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目前该指数已成为港航城市发展的对标参考。今年是指数发布十周年,最新一期的指数显示新加坡、伦敦、上海三大航运中心继续领衔,亚太地区航运中心能力不断增强。
5、中国救捞系统首艘万吨级
功能深远海巡航救助拖船建成
“南海救103”轮是交通运输部以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专业救助打捞体系为目标,规划建造的我国首艘完全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深远海大型专业救助船,具备水面搜寻救助、水下救助打捞、深远海拖曳救助、海空立体搜寻救助、应急抢险救助等功能。投入运行后,将履行海上遇险人员、船舶和航空器搜寻救助,参与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保障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和配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职责。
6、汽车行业数字化供应链出口
管理平台发布
中远海运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打造汽车行业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提供数智化、全程化、绿色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将数字技术与航运产业链各环节融合,为客户提升运输效率,数智化助力汽车行业智联全球。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方案,提供全链条、端到端专属服务,全程化助力汽车行业车行天下。融合绿色智能技术,自动计算碳排放,绿色化助力汽车行业通达未来。中远海运汽车行业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伴随汽车行业快速成长,共同拥抱精彩未来。
7、中国东航长三角
经济圈空地一体出行网络建成
中国东航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紧紧围绕“打造航空运输超级承运人”战略目标,建强枢纽,织密航网,做优服务,基本建成服务全国、覆盖亚洲、联通全球的航空客运网络和现代化航空物流体系,形成以上海机场为核心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和一体化运输服务体系,提升长三角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能级和水平,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8、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发布
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集运MaaS)以“安全共享,聚合共赢,数智驱动,分步实施”为原则,破解跨主体,跨部门,跨地区数据共享难题,运用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智慧港口建设,为港航生态圈各类用户提供“四个一”服务(一门式查询、一站式服务、一单制试点、一体化赋能),联合金融、保险、仲裁等相关机构,共同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9、上海空运通平台发布
空运通平台(AviPort)是上海机场集团携手监管单位、空运企业共同打造的上海航空货运全链路数字化运行平台,是贯彻落实国际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建设国家战略的实践项目。
该平台集成空运实体单位的运行数据,联通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善上海地方空运信息,开展“一站服务”、提供“一单通查”、实现“一屏综管”,助力提升上海空运通关时效,进一步完善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助推上海机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
10、国际集装箱
运输指数挂钩协议范本发布
近年来,上海出口至欧洲现货市场超过20%的箱量采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指数挂钩。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航运交易所联合推出中英文版《集装箱运价指数挂钩服务合同范本》,指定上海仲裁委员会,并在上海进行仲裁,方便市场主体,提高合同谈判效率,是上海价格、上海标准服务市场的重要实践。
11、上海船东形象倡议发布
上海船东在航运发展史中始终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3年,上海船东控制的运力规模占中国半壁江山,占全球的6.5%。今天,上海船东及航运人继续勇立潮头,以全球航运复苏促进者、“一带一路”耕耘者、绿色数智航运实践者、产业链安全保障者、全球合作共赢者为新定位、新使命,打造上海船东及航运人的新形象,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助力中国航运高质量发展。
编辑:苑菲菲
精彩看点

上海市交通委宣传展示中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