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9月22日,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开放、合作、创新——共建全球航运新格局”,来自全球的行业主管部门、港航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代表和专家们齐聚上海,共话行业现状、面临挑战及未来机遇,共促航运业新发展。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活动并致辞。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通过视频致辞。
开幕活动上,围绕深化港口友好关系、推动绿色智能发展、提升航运枢纽能级、完善航运服务功能以及洞察行业前沿趋势等方面发布了一批最新成果。
9月22日下午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主办,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承办的“2023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在世界会客厅星空厅举行。本届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的形式进行,来自国际航运产业链相关方的350余名代表出席了现场活动。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付绪银,上海市副市长张小宏,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出席本届论坛并发表致辞。
今年论坛的成果发布依旧备受瞩目。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扬帆发布了中远海运数字化供应链产品——“泰”系列和“恒”系列产品;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宣布上海港集疏运中心建成;新华社新华指数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占忠发布了基于指数视角的全球港航供应链观察报告
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中国港航企业的最新科研成果,也体现了国际海运业的发展新风向。
今年以来,中远海运集中推出了针对普适性产品运输的“泰”系列和针对特定行业及货品的“恒”系列数字化供应链产品。
从首发产品“泰鸿”,到“泰宁”、“泰悦”、 “泰雅”、“泰洋”……“泰”系列产品敏捷迭代,从国内到海外,向两端延伸的链条越来越长,已覆盖墨西哥、越南、泰国、希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恒”系列中,首发产品“恒美达”,针对跨境电商行业;“恒美达·极速送”主打一站式指定仓送仓服务;“恒美达·臻选仓”主打仓内快转运、中大件一件代发服务,满足客户时效快、交付稳、节奏可控的综合物流需求;“恒新鲜”HiFoodie产品,搭载最新MY REEFER技术,将冷箱客户群的冷链物流服务,推升到了新高度。
在成果发布环节,上港集团宣布上海港集疏运中心建成。作为全球首创的双层立体交通、立体作业的集疏运中心,上海港集疏运中心将借助人工智能、北斗导航、智能集卡、F5G远程操控等技术,实现集装箱在集疏运中心与港区之间的快速转运,有效提升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为港口与腹地提供水公铁多式联运快速衔接,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第三届北外滩国际海运论坛以“把握变局、创新业态、链接共赢”为主题,为海运产业链相关各方搭建把脉行业发展趋势、共商海运业发展大计的交流平台与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新动能。
付绪银表示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海运发展又到了新的历史节点,每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每项重大科技的发明与创新都会深刻影响海运发展趋势,但海运业与国际贸易相伴共生的本质特征不会变,航运业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关键地位也不会变。中国海运业将始终与世界各国和业界同仁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以合作促海运共赢;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增海运动能;坚持绿色低碳,以绿色助海运转型;坚持协同联动,以协同强海运韧性。
张小宏表示
过去一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持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枢纽地位持续巩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加快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智慧转型是国际航运发展的新趋势。上海将积极融入全球行业新格局,加快推动行业生产绿色化、行业要素数字化、行业服务精准化,力争打造全球一流的绿色、低碳、智慧国际航运中心。
万敏表示
对航运企业而言,商业模式的创新,供应链的搭建,数字化的提速,清洁能源的选择,减排规则的缔约和履约,绿色船舶的研制和升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主题。随着航运传统业态被不断打破,需要行业共同组合链接更多的市场关联方,采取共融共创的模式,以“航线+港口+物流”三位一体化运营,打造航运物流供应链新生态,开展业务链条、数智链条、绿色链条三个方面的融合和再造。
顾金山表示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建议港航业通过业务、资本等多种合作方式,为客户打造更为便捷、韧性、绿色的货物进出口新通道,携手共建韧性港航;通过共享标准,共享数据,共享创新成果,携手共建数字港航;共同打造船舶绿色能源加注产业链,携手共建绿色港航;共同投资运营全球港口,携手共建全球港航;探索港航新的增长点,携手共建创新港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国际航运公会(ICS)秘书长盖﹒普拉腾(Guy Platten),交通银行业务总监王文进,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租赁公司塞斯潘(Seaspan)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兵,法国达飞海运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劳伦﹒阿尔梅塔(Laurent Olmeta),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于福林分别就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国际航运法规的演变、金融创新助力航运业转型升级、绿色脱碳背景下独立船东的转型之路、合作开放共谋航运创新发展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王微表示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不断涌现,包括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高新制造业呈现高速增长,在对外贸易出口上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在全球更具竞争力的对外贸易产品,要抓住这样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来更好地促进中国海运业更快、更高质量地发展。
盖﹒普拉腾(Guy Platten)表示
在今年7月IMO国际海事组织会议上,国际航运工会提出了2050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并且在2030年、2040年设立了核查点。在低碳燃料的生产、运输以及大规模应用上,所有相关利益方必须密切合作,才能够释放出全部的潜能。航运业要发挥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中的作用,一起努力建设一个造福后代的可持续的未来。
王文进表示
现代金融业肇始于航运业的发展需求,作为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航运业同样依赖金融体系提供的金融支持。未来金融机构支持航运转型发展,可以聚焦三点实现突破,包括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绿色航运;深化业务合作,服务智慧航运;构建场景生态,服务开放航运。
陈兵表示
全球航运业正在经历绿色能源的转型浪潮。新能源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需要有足够的生产商、运营商、港口设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调,这是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行业参与者需要共同应对挑战并作出努力,才能推进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劳伦﹒阿尔梅塔(Laurent Olmeta)表示
全球航运业在过去这几年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合作是关键,我们必须共同面对脱碳化的挑战。
于福林表示
面对挑战和机遇,愿与全球各地区一道,共同构筑开放有力、合作有实、创新有效的全球航运新格局。将坚定对外开放,推进航运服务能级再提升;将强化创新赋能,推进航运智慧绿色水平再升级;将坚持合作共赢,推进航运发展环境再优化。
在高端访谈环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戟、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帅、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冯俊兰、嘉吉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畅、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务局全球网络副总裁卢克·阿诺特斯(Arnouts Luc)等来自航运、贸易、港口、科技、以及政府主管机构的重量级嘉宾,围绕“打造航运供应链的要素与模式”主题,从各自的行业和角度,对当下行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与会代表带来启发和思考。
来源:中远海运集团、上港集团
精彩看点

上海市交通委宣传展示中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