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件最近让我犹豫不决的事,很头疼。
中国父母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孟母。
不管经济实力在哪个档次,每个家长都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后代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
桑姐和桑姐夫也一样。
六年前,为了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小学入学,我们做了各种调查,最终选定了本地第一梯队的好学区(以下简称它为A学区)。
这种择校经验来自于我们自身。从前读中学的时候,只要在中考的时候进入省重点,分班中进了快班,那就基本等于进了一本的保险箱,身旁全是最好的老师,最强的同学,最卷的环境,家长完全不用管,高考也差不到哪去。
A学区风光无限,6所小学拿过国家蓝带学校荣誉,高中斩获全美 “Best High Schools”之一的殊荣,三次被评为全美100个最适合青少年成长的居民社区。
小学10分,初中10分,高中10分,对于不善鸡娃的家长,当然是绝佳的偷懒圣地。把孩子放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只要随着大流走,读个公立大学一点问题没有。
学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18年,北京德胜学区房价十六七万一平米,但是一街之隔的新街口外大街,没有了学区属性,房价只有德胜的一半。在美国,学区也是和房价绑定的,在加州麻州这些地方,一条马路之隔,房价就能差出大几十万甚至百万刀来。
我们这里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同档次的房子,在学区和非学区,也有着30万的差价,而且,offer全靠竞价。
当初买房子的过程,也算惊心动魄,三四个买家同时出价,我们以微弱的现金优势险胜,最后买完房子,卡里就剩1000块了。
但我还是觉得很值得,读小学这些年,她身边都是阳光上进的同类,我俩血压平和,心脏稳定,乳腺健康,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5年级结束升初中的时候,迟钝如我才意识到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妮莫最好的两个学霸朋友,都搬家走了——去了隔壁的B学区读初中。
我们也早都感觉到学区在滑落,但又像两个舍不得割肉的傻子,总觉得还能再看一看等一等,说不定就反弹了呢。
等到7、8年级,妮莫身边的同学朋友,选择搬家的,转校的,去考私立的,越来越多了。
我们才认认真真地去看了数据,一看才终于认清了现实——颓势已无力挽回。
10分的小学牛校,变成了4分的渣校,10分的初中,也降到了7分,等小学的生源升初中后,大概率会继续降到4分。
高中的排名在8年内倒退了400多名。从前100%的毕业率,现在只有89%,以前比它差的学校,现在依然保持着97-98%的毕业率,说明,是A学区的生源/教学质量出了问题。
之前北京有家长花了900万买了学区房,最后划片政策突然变化,孩子被统筹到“菜小”,大概和我现在的心情差不多。
事情的转折,开始于我们搬过来的第二年。

可能是白左们悲天悯人共同富裕的执念在作祟,一个几十年来富庶安全的老钱社区,突然决定要建一批廉租房,让低收入的人群也可以享受优质的学区教育。
房子盖得很快,搭积木一样就建起来了,一批又一批索马里难民搬了过来。学区还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对居住地在别处的学生,也开放了注册,每天开着校车去downtown把非裔青少年接过来上学,午餐课后班全部免费。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是中国人的传统,因为我们的文化是鼓励孩子融入向上的环境,而有些地区的文化,则没有这么辛苦,他们信奉的是快乐至上,今朝有酒今朝醉。
群里开始有家长投诉,上课时间,不少小孩都不在教室里上课,旷课闹事
有次,我给妮莫去学校送药,亲眼见到了这一幕。
上课时间,学生本应该在教室里上课,但走廊里,戴头巾的少女三三两两晃荡着,皮肤黝黑的少年在走廊里追跑,看上去就很自由。
课堂纪律也变得非常糟糕。

妮莫原本选修的是西班牙语课,但是因为课堂秩序乱到老师都管不了的程度,上课什么都听不见,她和几个想学习的同学,只能被迫转去中文课——可能因为中文太难,整个中文课上只有一个索马里女生选了。
学校里数学、阅读、科学课都有按成绩分快慢班,但是有些大课没有分班,这两种课堂的效率和教学形成了鲜明对比,她一直回家吐槽,在一些课上,一直被同学打扰没法听课,考试时还被对方索要答案,老师也很绝望,最后只能降低教学难度,当咸鱼。
整个学区的安全也出现了问题,频频上当地新闻。
5个少年,拿着气枪,在初中门口持枪劫持了一个老太太的车。
上上个月,另一个少年,在高中停车场,拿着枪录了一段视频传到tiktok上炫耀,导致整个学校封闭。
高中还有非裔男生对中国女生动手动脚性骚扰,闹到学校里,最后连退学的惩罚都没有。
虽然新闻里每一次都对肤色绝口不提,但监控拍到的罪犯画面,tiktok里少年的脸,都不言而喻。
不是所有的索马里学生都不爱学习,也有个别努力上进的,但也不得不否认,这群新变量的加入,确实让整个学区的滑落开了5倍速。

其实这样的剧本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在十多年前,隔壁的C学区也是一个拔尖的学区,就因为就读的索马里家庭日渐增多,白人和华人为了教育质量和安全问题不得不搬到A学区。C学区从此没落,房价跌去不少,再无中产家庭入住接盘。
A学区又要重蹈一次C学区的覆辙。

从A学区搬走的家庭,只有两条路可走——家里独生子女的,准备考私立中学,4年高中要准备20万学杂费。家里生了二胎三胎没法全都读私立的,就卖了房子投入了B学区的怀抱,孟母三迁。

B学区的风格,和国内的教育理念非常相似,倡导结果公平而不是过程公平,鼓励好学的孩子互相靠拢。入学分班需要考试,进了快班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进行淘汰制,成绩跟不上的,刷去普通班。

一个学风严谨,物以类聚的学区,很快让房价节节攀高,几百万的房子,也照样有人抢。
几年前,苏州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某重点公立小学的家长集体抗议,因为附近一所“菜小”的校舍腾退,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800多人,要被安置到这所百年名校里。
名校的家长们当然不同意,当初这所小学多难进,要两证合一,户口本和房产证缺一不可。他们花了大价钱买学区房,找关系批条子,好不容易把孩子塞进最好的小学,就为了给孩子制造一个好的环境,结果农民工子弟,不费半毛钱成本,就直接秒了。而且家长们也担心,学习进度不一样、学习习惯不一样,会不会拉了自家孩子的后腿。
最后家长闹事的解决方案是,两个学校共用校舍,但设置“隔离墙”。确保菜小和名校的孩子互不打扰。
这个事件的复杂之处,很能照见人性的虚伪。
当我是局外人时,我可以指着这道物理的墙说,这是资源不公,教育歧视。但当我家里真的有一头牛的时候,坦白地说,我没有任何底气再指责这些家长。如果有一种不这么赤裸的方法,可以让A学区回到从前的氛围,我还会不乐意吗?
我最近一直在反复犹豫,为了孩子,我究竟要不要也和邻居们一样,搬到学风优良的B学区去?又或者花一大笔钱把孩子送入私立高中,还是让孩子继续留在这里,努力祈祷让她出淤泥而不染。
孟母三迁,仿佛是刻在中国人命运里的任务。
一位家里三个孩子都在A学区的白人妈妈说,她知道现在引入这些难民,给学区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她不会搬走。因为她觉得这种多元化,对孩子的成长是个好事,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也会在未来给学区带来更深远的正面影响。
我对她的看法,不置可否,但是我很羡慕她有这个思想境界,愿意用三个儿女的成长去赌一个飘渺的美丽新世界。
当小红书上,无数女孩学着老外坐在马路牙子上喝红酒,努力摆拍着松弛感的时候,我知道,老外对命运的松弛感,才是我一辈子得不到的奢侈品。
喜欢本文分享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