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代上海人
三条黄河路
-
看完《繁花》后,我问了身边3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同事:黄河路当年真有电视里放的那样繁华吗?
他们当中一位是进入公司20多年的老法师,年龄45岁上下;第二位是我的直属领导,准85后;第三位跟我同一年进公司,算是同辈人。把他们三个人的回答放在一起来看,很有意思。
首先,老法师一口咬定,《繁花》拍的还算是保守了。
用他的原话来讲:“当时一般人根本不敢去黄河路吃饭,随便一顿饭就是三个月的工资,更别说包厢了。”
我试探问了下,他以前有没有去过黄河路?在上海本地坐拥几套房的老法师平静表示,自己童年最贵的一顿饭,是在距离黄河路20公里外的梅陇镇吃的。
第二个,直属领导,对于黄河路,她第一反应是“那就是条美食街,没啥亮点啊”。
听到我谈及《繁花》,她想了想——“90年代没那么多饭店,黄河路上集中的比较多,现在不少成老字号了,但都不属于档次很高的那类。”
关于对黄河路的印象,她努力回忆了许久后说:“总觉得那条街乱七八糟的。
第三人,当同样的问题被抛给我同辈的同事时,对方直接用一句“没去过、没印象、没听过”,干脆利落结束了话题。
看起来是不是很奇怪?不同人对同一条路的印象居然差异如此之大,可如果将黄河路放在上90年代的时间轴上,会发现这3个答案所呈现出的参差,也不足为怪。
正如剧中所提及的那样,1993年国内证券市场刚刚迎来规模化发展。黄河路和当时中国第一家证券营业部仅隔两个路口,很自然成为先富起来的那批人的聚集地。
但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过,黄河路上霓虹招展的气氛为之一颓。短短四年的兴衰演替,一如速热速朽的黄粱一梦,注定了黄河路上的纸醉金迷,是属于少数人的时代记忆。
在一缕颇具感怀情调的叹息之外,我们通过这样一条路,就得以窥见过去30年那个高度折叠的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这导致,不同时代的人,甚至同一时代的每个人所能看见并触摸的,只是众多折痕中某一个切面上的世界。
所以晚生两年的人,可能就无法想象别人口中热闹的街景,而哪怕与时代同频,也会发现一夜暴富的神话,眷顾的只是极少数宠儿。
站在90年代的黄河路口,鞭炮齐鸣后的烟斜雾横隔开了两个世界。往前一步是镜花水月,往后一步是柴米油盐,勾勒出任何时代里绝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步调。
时至今日,人们尽可以用《繁花》式的镜头去满足对于东方明珠的所有想象,却很少会想到同样是在上海,同在一时代,即上个世纪90年代,也是一个下岗工人遍地的世界。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的是,当时确实有那些炒股炒汇炒国债发财、然后一夜进出百万、千万的人,但当时上海也有将近1/3的家庭被猛烈的下岗潮冲击到了,那时候有人一夜暴富,也有大量的下岗女工抢着去麦当劳当服务员,有人拿着下岗补偿买了车子,一掷千金,也有人拿着这笔补贴去买了楼,结果后来因为房价暴涨成为千万富翁,有人为下岗愁眉不展,也有人走后门争取“下岗指标”。
前段时间,有人拿《繁华》这部剧,与反映同一时代的《山海情》《漫长的季节》做比对,说同一时代,不同地区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国情,西北为喂饱发愁,东北为下岗着急,而上海为一秒间数百万豪赌睡不着。
其实怎么说呢,这对,也不对,因为就在上海这个城市,不同阶层、时代和文化的折叠就非常明显,那会不止东北有下岗,上海也有的,而且烈度不低。
而且不仅90年代上海如此,今天的上海也如此。所以今天的上海有陆家嘴、上交所,有法国梧桐满街的时尚街道,有一夜暴富、几十万一年的国际学校,但也有拼多多“砍一刀”这样主打为用户带去物美价廉的互联网公司。
你通过《繁华》这部剧去想象黄河路的金钱味道,但在上海的另外一条网红路安福路发迹、聚焦着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平台小红书上,你也能发现那些热度经久不衰的话题,不是宝总的饭局,不是和平饭店的套房,而是更多与多数普通人现实更紧密的勾连,是网红店,是共享种草、找寻便宜好用事物的平凡乐趣。
你可以去外滩感受城市的浮华,也可以找到大量有关上海City Walk的经验帖子,而其中多是在讨论怎样花更少钱度过一个闲暇的午后,或者哪条街上有更便宜的好物。
如此种种极具生活感的语境,远不是王家卫镜头里一掷千金的画面所能概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家卫似乎更像是抽出了万千生活折叠层中的一部分,然后进行艺术化的造梦。
那是上海的一部分,我认同,但你说那是唯一的上海,我不认同,真实的上海远比电视剧要丰富千倍万倍。
实际上,褪去了抽帧光影里拉满的饱和度,如果我们将聚焦上海这种繁华都市的目光,从精英视角转向大众视野,或许能看到更多和我们一样的上海人,更能切近地感受什么叫属于上海人的烟火气。
#02
黄河路的致幻感,
安福路的“共同感”
-
《繁花》热映后,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感慨:黄河路取代了安福路。
网络上,键入“黄河路”,各种有关打卡黄河路的分享帖子充斥眼帘。最直观的莫过于《繁花》上映前后,黄河路口苔圣园门前的光景。
作为剧中至真园的原型,苔圣园几乎在一夜之间完成了从门庭冷落到门庭若市的转变,搭配着网红打卡特有的滤镜,足以让许多老上海人泛起昨日重现的情绪涟漪。
只是这份情绪波动注定点到为止,当人们深入到黄河路当中,会发现除了苔圣园、粤味馆,大多数当初为这条街装点繁华的豪华饭店早已没了踪迹。
国际饭店的蝴蝶酥仍然吸引攒动的人群,但这份热闹一直如此,和黄河路昨日的萧瑟、今日的回光无关。
没有见证过黄河路前世今生的人,大多被《繁花》剧终后的意犹未尽所驱遣,看到实景后暗自摇头“原来就这样”。
一些上海网友搬出了《黄浦区续志》里黄河路的照片,并反复声称这不是剧照。
另一些人则晒出童年在黄河路上过生日的照片,默默接受评论区里的无数感叹:你那会儿竟然能在黄河路吃饭。
网友分享。
他们或是追寻光影的梦幻,或是缅怀过去的盛景,本质上都是试图和一种自我生活所不存在的事物产生感情联结。
这样的情绪或许会被一段旋律、一抹画面迅速勾起,但消减的速度同样以秒为单位。
相较之下,被视作因黄河路出圈而岌岌可危的安福路,反倒因为和现实的勾连,在大众的情绪热度之上或许有着更为绵长的延续。
有关安福路的City Walk路线、好物分享、街拍经验的笔记,很早就开始兴起了,最早更多出现在小红书这家上海籍的APP上,时至今日,类似分享页依然维持着动辄数万点赞、收藏的热度。
有个对比非常明显,相比如今在黄河路上人头攒动下拍出的照片分享,关于安福路的各类分享,可以说要接地气得多,更现实更鲜活,所以干货满满,包括了哪里有好逛的二手店,哪里有价格实在且不缺高级感的家居买手店,安福路好评第一的服饰店里都有哪些款式,最适合喝咖啡看书的书店是怎样的环境……
而在评论区里,有网友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分享进一步求问,也有网友分享安福路上自己喜欢的香薰店、西餐厅。
也正因为安福路的持续热度,去年3月还有“安福路在线”这样的接地气活动,通过线上分享,方便更多人“逛”安福路。
所以,如果说黄河路带来的是一种致幻感,满足大家对于某些遥远阶层的向往,那么安福路呈现的则是一种踏实的社区化的“共同感”。
你逛了哪里,为什么逛那里,我也想去那里逛逛,可以参考你的经验吗?这种平级的交流,寄托着人们对实用、便宜和烟火气的渴望,让我们相信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也充满跟我们一样认真活在现实里的人。
毕竟,在一条路上寻找发财的故事,扭头去另一条路上淘起便宜货,才是多数人的写照。
#03
繁华落尽,
未来亦有繁花
-
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在《大城市的生与死》中说:
“没人有能力凭空制造出一座大城市,一座大城市也由不得几个人就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城市衰败的方式只有一种:一旦变得封闭、静滞、抗拒变迁,也就死了。”
城市的生死也许过于漫长,但论及一条街的兴衰,雅各布斯的这句话恰如其分。
黄河路的兴起,不在于宝总某天西装革履地走入至真园,正如黄河路的衰败,不是因为宝总商战强穆杰的故事不再被传说。
甚至于97年的金融危机,03年的非典疫情,也不能算是黄河路归于沉寂的主要诱因。
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经贸信息的交换越来越不依赖于黄河路上的饭局。而随着上海的城区改造,黄河路周边住户陆续动迁,人流开始往城郊转移。
在时代的变迁面前,黄河路的兴衰历程被不断重复。而人们所回望的,可能也不仅是黄河路这755米的距离,而是那个市场经济初起浪潮,人人都有机会一鸣惊人的时代——其实也多是想象。
《繁花》里魏宏庆以为拿下了生意,挥手就请至真园里共88桌客人每桌一份霸王别姬,总共花掉3万多。
在上海人均月工资168元的时代,谁都忍不住感慨:一顿饭吃掉了三个万元户。
三十年过去,上海人均月收入提高到7132元,却已听不见当初做成一笔生意便能改命的故事,多数人都在为房子、孩子和赡养老人,日复一日地活着。
曾经普通人不敢去的黄河路,如今可以随意打卡,但很多越来越牢固的墙壁则是看不见的。
前面说过,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都是高度折叠的,有多少人透过镜头渲染着纸醉金迷,就有多少人在应付琐碎的现实。
按照去年公布的数据,上海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其中家庭资产超过1000万的“高净值家庭”为27.1万户。
尽管只占总人口极少比例,他们却在影视剧里,让折叠后的上海以他们的光鲜生活作为示人的一面。
但我觉得,反倒是各类互联网生活分享平台的兴起,尽管无法熨平世界被折叠后的褶皱,却在某种程度上更能让相同折痕里的人们遇见彼此。
在这类普通人的分享平台里,人们发现别人会和自己有过相似的烦恼、需求。而最终通过分享得以解决问题后,每个人得到的不仅是某个经验或好物,更是一个能够共享某种现实的群体。
这倒不是说,找到同类然后给自己一个躺平的理由,而是将自己从精英滤镜所刻意制造的焦虑中释放出来,在现实生活里找到更多落脚的基点。
立足于当下来看,黄河路上重现的光环经不住挽留,随着人们对《繁花》的讨论度逐渐降温,她大概率会复归过往十年的平静中去。
但可以期待,总有更多的接地气的安福路热闹起来,承托起人们对寻常烟火的真切诉求。尽管这个时代,留给普通人改命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每一颗认真生活的心从来不缺前行的勇气。而只要一直往前走着,未来亦自有繁花,不管开在哪条路上。
 -END-
撰稿姜榆木
主编:左页
图片来源:《繁花》,部分来自网络。
 精选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