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部由张艺谋导演指导的电影《狙击手》在电影院上映,该电影就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主题。而男主的原型便是被称为“狙神”的张桃芳。
年轻时候的张桃芳凭借着狙击的本事,在战场上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和英勇的战绩。
尤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在短短32天内,他用442发子弹消灭了214名敌人,自此名声大震。
1980年,他也以副团职的级别退休了,按理说应该可以安享晚年。可此时的他却一直因为一件事闷闷不乐。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而作为“志愿军神枪手”的他又是经历了怎样的一生呢?

神枪手——张桃芳

张桃芳出生在兴化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那时的中国因为日本鬼子的侵略已经十分动荡。张桃芳所在的山村也未能幸免。
在和家人颠沛流离的那段日子里,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日军的残忍。因此他心里也一直将“抗日”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信念。
而他的爷爷就有一把猎枪,那时候日子十分贫困,家家户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更遑论吃上肉这样的荤腥食物。
由于营养的缺乏,大家个个都长得面黄肌瘦。此时张桃芳的爷爷便凭借着打猎的本领,在山上打一些野味给大家开开荤。
那时候的张桃芳年纪尚小,即使爷爷在山上打猎的时候会带着张桃芳,但是爷爷也只是让他远远看着,并没有让他自己触摸那把沉重的猎枪。
而爷爷打猎的英姿却深深地刻在了张桃芳的脑海里,那时候的他便暗暗发誓一定要像爷爷一样做一个厉害的猎人。
随着张桃芳年纪的增长,爷爷这才放心将那把猎枪交给了张桃芳。
他那时候想着一来自己年事已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拿不动猎枪了;二来现在社会这么动荡,会用猎枪至少有时候可以保住自己一条性命。
此后爷爷每次去山上打猎时,也会让张桃芳放几枪。而让爷爷惊喜地是,张桃芳虽然只是一个新手,但是总是能百发百中地打到猎物。
可以看出,张桃芳在射击方面还是十分有天赋的,可是这样的天赋并不是让他成为“狙神”的关键因素,更多地还是在于他自己在训练中的坚持和刻苦。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桃芳的第一志愿就是参军。
在他如愿参军以后,他更是十分刻苦。在新兵训练中,他没日没夜地去苦练自己的射击技术。
经过数月以后,相比较其它士兵,他的射击技术可以说是十分完美了,在考核中基本上次次都是第一名。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要知道那时候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十分巨大。
这对于我国军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张桃芳作为解放军的一员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踊跃报名。最后他也凭借着精湛的狙击技术当选为志愿军。
在那场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他靠着自己的本领迎来了人生的巅峰。

抗美援朝出“狙神”

1952年,张桃芳所在的队伍接到上头的指令到达了朝鲜战场。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刻拉去去前线作战,而是在一个小山村里进行“打靶”训练。
张桃芳深知自己虽然在射击方面比其它士兵要厉害一些,但是这些“技俩”并不足以在真正的战场上发挥作用。
因此他到了朝鲜以后,更加努力。除了必要的吃饭和休息,其它时间基本上都泡在训练场上。
那时候因为他们手上拿的是苏联支援的新枪,与自己平时接触的枪支不同,所以张桃芳显然不能将这把枪用的得心应手。
尤其是在第一次打靶训练中,他的成绩不是十分理想,这让张桃芳十分郁闷。即使在睡觉之前,他也总是要抱着这把枪仔细研究。
到底如何才能打出好成绩呢?这也是张桃芳那段时间深受困扰的问题。他开始积极向那些练得好的士兵请教,总结经验。
张桃芳先从基础射击开始,然后逐步推进。终于过了一段时间,张桃芳的射击技术终于有所进步。
看着张桃芳如此勤奋好学,班长也是十分感动,并且将自己的射击经验传授给了张桃芳。有了班长这些经验,张桃芳的射击技术更是突飞猛进。
在日复一日地训练中,张桃芳并没有觉得枯燥。反而十分兴奋,迫不及待的准备去前线大显身手。
而到了1953年上甘岭战役爆发,他们终于接到了作战的指令。
俗话说得好“是驴子是马,都要拉出来遛遛。”张桃芳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
“一个,两个,三个……”那些美军一个个地倒在了张桃芳的枪下,此时的他就是一名真正的猎人,而那些抱头鼠窜的美军则成为了他的猎物。
那些美军还没有意识到是哪里开的枪,便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而那些或者的美军也慌了神,四处逃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有张桃芳那些美军犹如一个个“靶子”,每次都能被他精准标准。
而倒在他抢下的美军累计二百多人,以至于一些美军听到他的名字都有些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只要遇到张桃芳,自己很难活命。
张桃芳也因为可以帮住战友报仇也十分高兴。每每看到那些美军,想到那些惨死在自己面前的同胞,想想那些年轻的生命死在异乡,张桃芳的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悲凉和愤怒。
因此每射杀一个美军,他都觉得这是祭奠了那些死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英魂。
上级知道了张桃芳的英勇事迹,便决定将他召回队里对他进行更加严格专业地训练。
而他的射击技术也愈发成熟。他也遵从了上面的命令,开始指导更多的士兵进行射击。
在他看来,虽然不能上战场,但是可以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射击“神手”也算是为中国军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时任24军军长皮定钧听说了张桃芳的事情,本来对张桃芳的打靶实力还抱着怀疑的态度。
直到他亲眼见证张桃芳在32天的时间里用442发子弹击毙了214名敌人,也不禁为止感叹。
“狙神”这一称号,张桃芳可谓是实至名归。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张桃芳的肯定,皮定钧还将自己的皮靴送给了张桃芳。
而张桃芳除了是一名狙击手,还是一名飞行员。

战争结束后的生活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他也放下了手中的枪,而选择了去做空中飞翔的“鹰”。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也总结了经验,意识到与敌军相比,我国的空军力量确实十分薄弱。美军的空军优势远远大于我国的陆军。
这也是我国军事力量的缺陷之处。痛定思痛,我国开始筹划建设一支专业的空中军队。
张桃芳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按耐不住。
虽然与射击相比,他对于空中飞行并不精通,但是这并不阻碍他想要为国奉献自己的热情。
他果断地报名了当年的空中飞行员的招募选拔赛,通过自身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作战经验,他也顺利地在那些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进入到航空学院进行学习。
由于他在这方面是新手,因此学习初期还是比较吃力的,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学习的热情。
他虚心地向前辈请教,去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在实操教室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完成了一场从“狙神”到飞行员的华丽转变。
英雄终究到了垂暮之年,结束了他的飞行生涯以后。他也以副团职的身份过上了退休的生活。
和他过往的战绩相比,这个职位并不算太高。但是张桃芳并不在乎,或许对他来说副团职这个身份也是没有必要的。
在战争结束以后的日子里,他一直隶属于空军部队,所以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碰枪了。
这让张桃芳心里感到十分遗憾。对他来说,“枪”不仅仅是他的作战武器,更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如果没有“枪”,他也不会取得如今的成就;如果没有“枪”,他也无法为死去的兄弟姐妹报仇,因此“枪”在他心目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0年,几位老兵自发组织了一场射击比赛,张桃芳知道此事后也十分高兴。即使已经是一位高龄老人了,但是张桃芳的意气并不减当年。
他也经常在梦里梦到自己射击时的样子,梦到那些为他喝彩的熟悉面孔。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却又是那么模糊。
可是在他万分期待的过程中,却又被告知活动取消。
此时张桃芳内心是非常沮丧的,此后一连几天,内心都是闷闷不乐的,因为他知道这也意味着在他生之年是没办法再去会会他这个老伙伴——枪。
直到他在去世之前,还在为这件事感到遗憾。

结语

生于战争年代,生活潦倒,却依旧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在祖国最为危难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回顾他的过去,他勇敢无畏,坚毅刻苦。努力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在面对一切荣誉时,他又是十分坦然的。
对于他来说,只要有助于国家的事情,自己有没有获得什么名誉那都是次要的。功成身退便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除此以外,他也经常教导自己的子女要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将这份信念和守护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而他作为一名伟大的军人,他一生的信念便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康泰。他不仅做到了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做到的事情,也见证到了祖国繁荣康盛的一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