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号 240111
全文共有 45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去年底,我对自己的思考工作流程又做了一些优化和改进,把它变得更为简洁、清晰。
因此,今天我想把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的核心方法论依然是我自己提出的「INKP知识管理法」(参见《打开心智》第五章)。如果你也在践行这套方法,那这篇文章应该能给你一些指引。
当然,如果你用的是别的方法,也不要紧,因为许多技巧其实都是通用的,你完全可以把它揉合到自己的实践里面。
好的方式并不被具体的方法和工具所束缚,它应当是通用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你完善和构建自己的思考工作流。
1. 收集
一个经常被人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做法是:及时把你的想法记下来。
我们每天会有超过6000个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只有1%是有用的,那也有60个。只要这60个能够有10%为我们所用,也能创造不菲的价值了。
但是,大多数想法都是转瞬即逝的 —— 它们往往存在于一瞬间的闪念里。可能是对阅读到的内容的联想,可能是对某件事项或任务的灵感,可能是对未来的一个计划……
它们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可能只有几秒钟,随即就被新的想法、新的信息所吸引注意力。
因此,维护一个能够及时记录想法的流程,就尤为重要。它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步骤,但却是整个思考工作流的入口和第一环节。
————

我目前在电脑上的想法收集方式是:Quicker + QuickAdd(Obsidian 插件)+ Obsidian Web(Chrome 插件)。基本能够实现「无摩擦」的信息快速捕获。
我在 Obsidian 中用 QuickAdd 插件设置了一个「速记」命令,指定一个快捷键(比如 Ctrl+0)。再在 Quicker 里创建一个动作,内容为:切换到 Obsidian,并按下 Ctrl+0。最后为这个 Quicker 动作设置快捷键 F2。
于是,就实现了这样的效果:在任何一个软件里面,不论是读书、还是看网页,只要我产生了任何想法,随时按下F2,就能立刻在 Obsidian 中新建一页笔记,并储存到我指定的路径里面。
如果我想保存网页文本,就选中欲保存的文本,按下浏览器插件栏的 Obsidian Web 按钮,就可以把网页的网址、标题和选中文本传递到 Obsidian 的新笔记里面,保存到我指定的路径。
移动端上则更简单。我在 iOS 上写了个快捷指令,点一下,输入文字,就能把想法储存到指定位置了。
以上这些信息都会储存到我在 Obsidian 里的「Inbox」文件夹里面。我在 Obsidian 里新建了一个主页,用 dataview 插件列出 Inbox 文件夹里的所有笔记。这样每次打开 Obsidian,我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所有我添加进来的想法。
————

把所有的想法捕获起来之后,就需要抽空对它们进行整理。我一般会每周花三到四次,在有空的时候,花一点时间浏览一下近几天记录下来的新想法,看看如何发展和使用它们,如何「榨取」它们的价值。
如果是一个可以立即去行动的想法,比如试用某某软件、尝试某某技巧……我会把它记录到滴答清单的「行动清单」里面,安排时间去执行。
如果这个想法关乎一个陌生的新知识点,我会给它打上一个 #课题 的标签,亦即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待学习的知识点」。然后在我安排好的学习时间,我会打开#课题 清单,随意挑选一个进行研究。
如果它是一个灵感或点子,我会打上一个 #跟进 的标签,放入滴答清单的「跟进清单」里面。这样在我有空的时候,或者无事可做的碎片时间里,就可以打开这张清单,对里面的内容进行思考、考量,看能否发展成一个成型的项目。
如果我觉得它很适合写成文章分享出来,我会打上一个 #选题 的标签。然后在我有空的时候,再想一想如何把它阐述出来、讲清楚。可能写成一篇短文,作为我的素材放入素材库,供以后使用;也可能分享到学员群里。等等。
————

这个过程是流动的、动态的。比如我收集到一个概念,叫作「思维链」,我对它很感兴趣,就打上一个 #课题 的标签。过两天我有空了,就打开 #课题 列表,找到「思维链」这个条目,对它进行主题研究,研究得到的信息和想法都记在这页笔记里面。
经过几次研究,我觉得告一段落了,就再给它打上 #N 的标签,把它放入 N 里面,再在「人工智能」这个 K 里面引用它,把它放入我的知识体系里。
进一步,我想用思维链的技巧尝试一下跟 ChatGPT 对话,就可以给它再打一个 #P 的标签,然后记录我使用它所得到的反馈、感受和心得。最后,我觉得可以把它写成一篇短文,总结我对它的理解和经验,那么再打上一个 #选题 的标签……
所有的每一步都一清二楚。我想要做的,只是把它放在我需要的位置,再在安排好的时间里去发展它。就这样,一步步对一个又一个想法去处理,让它们扎根、生长,最终开花结果,成为我的收获。
这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 它也是我在 INKP 知识管理法里面多次强调的核心:「让知识流动起来」。
2. 阅读
我讲过许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要说哪一个是性价比最高、最容易入门的,我想,应该是「提问式阅读」了。
什么是提问式阅读呢?简单来说,就是以问题为核心,用问题来驱动自己的阅读。一本书摆在你面前,你可以正着读,倒着读,跳着读,只读一部分,甚至不局限于这本书、可以去找其他资料来辅助学习,这些都无关紧要,你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它能如何解答我的问题?
简单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操作流程。
当我准备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会先看一下目录,大致了解这本书的篇章结构;然后快速翻一下每个章节,看一下前几段和后几段,大概了解这本书想讲什么,怎么讲。
然后,我会针对这本书的内容,依照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好奇心,提出若干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希望从这本书里得到的解答,也是它能够为我提供的收获。
阅读的时候,我会以这几个问题为主,不局限于作者自己的篇章结构,而是以这几个问题为主线,去寻找一切能够解决问题的内容,并把它们写到笔记里面。
————
举个例子:
比如我前段时间读 David Chalmers 的《Reality+》,我就提了这么一连串问题:
  • 我们有多大的可能性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
  • 哲学家如何看待虚拟世界的问题?他们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是什么?
  • 物理学家如何看待虚拟世界的问题?他们提出了什么方式来验证或证伪?
  • 我们是否有可能知道自己是否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中?如果有可能,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知道?
  • 有哪些知名学者持虚拟世界的观点?为什么?
  • 有哪些知名学者持反对观点?为什么?
……
那么,在阅读的时候,这些问题就是优先级最高的内容。跟这些问题相关的,我会进一步去精读,并思考能否对回答我的问题起到帮助和作用。而跟这些问题无关的,那就是我暂时不感兴趣的内容,我可能会直接跳过,或者大致瞥一眼,但不会看得太细。
一旦某个问题得到了比较满意的解答,我就会把它单独做成一页笔记,然后打上标签#N ,再把它放入对应的主题里面(按这个例子来讲,就是「虚拟世界」),作为我的一个思考成果。
————
所以,我其实很少「一字不落」地「读完一本书」,因为我读书往往是这样的:一本书可能会读好几遍,第一遍可能只读10%,第二遍可能再读10%……每一遍,我想从中「搜寻」的内容和问题都不一样。
同样,我一般不会只读一本书,而是同时读好几本书。这几本书可能是同一个领域的,也可能属于不同领域,这并不重要。
对我来说,「阅读」并不是一种仪式,也不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它只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仅此而已。书是信息的载体,经验也是,人也是。天地之间一切都可以承载信息,而我要做的只是去经历它们,把它们拾掇起来,化为己用。
这就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也是我一直在提倡和践行的学习理念。
3. 观点

我在 INKP 知识管理法里讲到过:我的知识体系,都储存在主题K里面。一个主题就是一棵知识之树。打开一个主题,里面储存的,就是我对这个话题所知道的、我认为有必要记录下来的信息。
那么这些信息包含什么呢?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概念」,另一类是「观点」。
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通常来说是我「学习到」的内容,是外在的、客观的;而后者是我思考加工之后得出的结论,属于「我的看法」。
我在《打开心智》里面提到:阅读最重要的,并不是记住作者讲了什么,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才是你从阅读中得到的真正收获。
简单来说:对于一个主题,你可能会获取到许多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涵盖许多方面,内容五花八门,那么,你如何总结它们?如何对这个主题形成一个整体的、凝练的看法和观点?
再比如,这些信息可能并不一致,彼此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那么你如何去统合它们?你如何判断哪个立场是更合理的,哪些观点是更有力的?你如何从更高的层次去看待这些争论,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你对这个主题真正的思考成果,也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
这些观点可大可小。举个小的例子:市面上对于「合适的睡眠时间」一直有很多说法,你可能会从不同的渠道得到不同的说法,那么如何把这些说法整合起来?你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究竟最合适的睡眠时间是什么?
这就是一个小的观点。它放在我的「睡眠」主题里面,是这个主题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再举个一个大一点的例子:比如意志力。近几十年以来,学术界对意志力一直莫衷一是,有着许许多多的说法。
  • 有的认为意志力是一种「心理肌肉」,可以靠训练来加强;
  • 有的认为意志力是一种「心理能量」,是有限的,用完了就需要恢复;
  • 有的认为意志力跟某些生理因素密切相关,比如细胞的代谢物质累积;
  • 有的认为意志力是一个冗余的、不必要的概念,它只有当你自己认为「意志力有限」时才产生作用……
这些都是外在的、客观的讨论和研究。那么,读完这些研究,我的看法是什么?我又如何用逻辑和论据来支撑我的看法?
比如:假如我认为「意志力无限」是对的,那么我可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
  • 我有没有实际证据、案例和经验来论证它?
  • 过往跟意志力相关的研究,实际上可能是别的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 如果意志力是多余的,那么它可以被别的什么所解释?
  • 如果意志力是不必要的,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模型/框架能替代它?
  • 从我的角度出发,更好、更全面看待意志力的角度是什么?
……
————

一旦我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把这些论据和逻辑补充清楚,并把它简明扼要地讲清楚,它就形成了一个观点 —— 也就是我对这个话题所学习和思考的最终成果。
当然,观点不一定是永远正确的,它随时有可能被新的研究和信息所推翻或修正。因此,永远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永远不要忘了问一句话「倘若我错了,会怎么样?」
我们去学习和思考,其实就是要积累一个又一个的「观点」,并把它们放置在对应的主题里面,构建我们的知识体系。
最后,聊一个要点。
许多人最常见的问题可能是什么呢?只收集,但从来不整理。
这就导致了,收集到的信息永远是杂乱的、零散的,没有能够把它们转化成有效的知识,让它们发挥价值。
这种现象也很好理解:收集能给我们一种获取新事物的新鲜刺激,会极大地促进多巴胺的产生,但整理不能。实际上,许多人可能一想到要整理,就觉得十分厌烦。宁可让信息在笔记里永久积灰,也不愿意去碰它们。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自己的做法是:从整理和输出里面获得反馈,把它们也变成一种乐趣。
比如:
  • 回顾旧知识的时候,通过标题回忆内容进行测试,就可以成为一种乐趣;
  • 获取新知识时,回忆跟其相关的旧知识,进行联系、串联,也可以成为一种乐趣;
  • 以某个主题为核心,把跟主题相关的知识卡片/概念笔记整理进来,做成一个「集卡游戏」,也是一种乐趣;
  • 把一系列杂乱的信息梳理清楚,系统地呈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把一个问题讲清楚,也是一种乐趣;
  • 把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发表出来,或者告诉朋友、跟朋友讨论,也是一种乐趣……
把这些看似枯燥无聊的事情变成乐趣,你就不会再去排斥它们。
当然,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的习惯和适应,并不那么简单。但我希望,这能够成为每个人的习惯,让我们的思维最大化地开动起来,真正把知识化为己用。
囤积的,只是资料;能用的,才是知识。
——  闲聊时刻  ——
这是我 2024 年的思考工作流。今年可能会继续做一些优化和调整,但应该不会很大了。后面有优化的话,再分享给大家。
最后,分享一下我用到的软件工具:

我的笔记工具是 Obsidian。其实什么工具都可以,Obsidian 只是因为它足够灵活和轻便。你也可以用 Notion、Onenote、印象笔记、Apple Note……顺手的就行。
我的自动化工具是 Quicker。它可以设定一系列的动作,实现一键完成复杂的任务,对于需要多次重复操作的事项,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我的任务管理工具是滴答清单。同样,选择它是因为足够轻便灵活。你可以用任何自己喜欢的工具去替代它。
具体关于工具,可以参阅:
关于我的整个工作流程,可以参阅:

祝大家开年一切顺利~
————
这是近期的其他文章:
THE END
-  晚  安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