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是一杯诱人的酒,或奶茶。
作为一个上海人,最近被密集轰炸沪语《繁花》。
很多朋友发来问,问方言的,问喜欢不喜欢的,求证细节的。
没看全剧,也被投喂了无数小视频切片。
本能的第一个反应是抗拒的。
黄河路确实乐观膨胀锦衣玉食,可是,也有夜半以后满地脏水呀,有门面口哇哩哇啦拉客的女工。
我相信70后跟我一样,看到这些画面第一眼,都会觉得,什么呀,我们的上海不是这个颜色的!装模做样。
但是发现,年轻人比我们更热衷,有年轻朋友说:“原来上海人那个时代就用麻袋装钞票了。”他们问真的九十年代就穿三宅一生吗?是的,公务员新人一个月几百块工资的年代,我就见过女士满桌护肤品都是迪奥,那时候番禺路港商开发的公寓就敢卖一千万。
小视频的好处是,观众可以忽略整体故事的问题,沉浸于细节,这对痴迷把玩细节的王家卫来说,特别利好。
演员个个有话题。
Papi酱自然放松、陈龙从少年帅哥变成了中年憨汉、黄龄嗲腻戴军浮帅、史依弘老师婉转娥眉、范志毅风一般卷过、吴越清爽依旧、佟晨洁居然被挖出来当值班经理、屏幕久违的邵峰、差点认不出来的黄菊、有阿庆了你找到美娟了吗、钢琴家孔祥东教的两个娃是孙俪的儿女……
都说这是上海籍演员的哈利波特,谁没演就没面子。
我替你们数有谁没进去的:陆毅徐峥王传君黄奕薛之谦韩寒,这几个塞进去会有趣的,可惜周立波把自己毁了,不然加个马路上打桩模子就得他演。
衣食住行的细节更多,过气的鲜得来排骨年糕又火了,纵然上海人苦口婆心在网上劝大家:现在味道不一样了,还是挡不住现场天天排队。
更多并不久远的历史被人翻起:
医院里给日本人喝板蓝根是毛蚶引起的乙肝流行记得吗?这种带血的大排档食物从此成了禁品;
剧中服饰公司原型上市后陆续演变成今天的600825,在1月8日股市整体向下的情况下竟然涨停;
宝总提起的川沙有快地,还有人争论如果拍续集,到底是卖给陆家嘴集团还是后来的迪斯尼?
我个人动心的一瞬间,是看到了玲子楼下的画家转过脸来,天哪,这么像陈逸飞,是他弟弟。
我有一件逸飞的小西装,咖啡色,牛仔布,居然做了件腰身挺括的西装,漫不经心的雅痞,丢了。再买,无处可寻,逸飞先生去世了,品牌早就不做了,过于先锋的雅痞被浪花拍在沙滩上。
我个人最不能接受的是汪小姐,也是个体的体验。
要知道1992年考大学,我们那一年,文科录取分最高的,不是复旦财大,而是“上海外贸学院”。一个能分到27号,干到科长候选人的姑娘,日常工作也包括经常出国的,剧中这样人设的优分女孩,少先队时期就已经很稳了,怎么可能这么扬着头咋呼。方言里贬损这样的女性叫做“匝巴”。广交会见世面的,为啥要跟男的一起卖茶叶蛋?清纯人设戳中很多观众,那是不懂上海人价值观,上海人不会认为金钱观念是跟清纯冲突的。
有人问你们那时候就有时尚杂志?我解释:《世界时装之苑》是第一个中外合资杂志牌照,出刊于1988年,但是剧中三个打工妹看的其实是《电影故事》,文革期间都没停刊的电影杂志,最高发行量到过180多万!
为什么知道得这么详细,因为《电影故事》杂志是我的实习单位,成年以后拿的第一笔稿费就是给他们写的故事摘要。而中国第二张中外合资的杂志牌照就是我们《中国银幕》,我给《中国银幕》写的第一篇艺人访问,是电话采访的剧中金花科长吴越,那时候她的男朋友陈建斌在北京,她在上海。
看到范湉湉也很亲切。当年有个哥们姓周,一副老实头的样子,承包了上海有线电视台的娱乐新闻,他没有主持人,就搞选拔比赛,每年选出一个主持人,一个叫蓝菲琳,后来改名叫金莎,一个范湉湉,一个黄圣依。老实头身边总带一个鲜活的小姑娘,反差可大了。
范湉湉那时候特别洋气,一张嘴就笑盈盈,被周星驰签到公司去,直到合约结束也没合适的角色,只在一部电影里站了一站演一个辣妹。我看着如今洒脱肆意的暴躁湉湉,怎不惊觉时光飞逝,小妹妹现在都成大阿姐老板娘了。
这就是怀旧的魅力,浸透了时光、情感,一衣带水,红的,聊的,品的,都早已经不是电视剧本身。
我们动心,是因为那就是我们的故事。
然而,我警觉这样的不停解释。
“我知道些你们不知道,我讲给你们听……”有屁用啊?!
怀旧让我觉得自己跟那些画面一样,潮呼呼湿答答,遗老遗少才这样呢。讲着讲着我把自己讲烦了。
我们津津乐道黄河路乍浦路云南路乃至天津路饭店的不同,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讲有什么意义?
咂摸着“我知道”,就像盘包浆。
可是无论勋章,还是伤口,都不值得反复把玩,因为我们还有下一程要走。
这感受可能会伤人,有的朋友是非常喜欢怀旧的,我这仅仅是个体感受。
文艺人的特权,可以在作品里随意打扮历史,造一个梦,毕竟现实凛冽,梦境美艳。泽东这个作品拿到他们该拿的回报。
也总要有个别人,仍然说:“我不喜欢。”
金老师本人也很看得开。
忧伤总是销路好的。结尾搞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绝不能让男人女人睡上,保持各位发挥想象余地的可能性。
这是王导演的审美趣味,他一直这样。
为了上央视,原著中多少锋利的描写和暗示都拿掉了,为了讨好女性观众,要把女人个个塑造成独立自主。
然而实质呢,依然是一个贾宝玉被每一个女人帮助的故事,一个架空的性格加做足造型腔调,替你挨拳给你发钱但不爱,足以让心理虚弱的部分女观众去“心疼”。
全剧最大的尴尬,是备受赞誉的游本昌老师扮演的爷叔。
游老师九十高龄落力表演,职业精神高山仰止。
可是这个角色啊,事事通明,香港老钱政府资源都给他面子,什么风险都能事先预知,能兜底能开山,还会伸手搅合后辈的情爱人际,给小公务员挖坑。
你说他像犹达大师吧,犹达可不会去干涉女儿情长。
平常反对爹味的网友,在全能神一般的爹味的平方面前拜服,谁不想要个这样的师父?
旧社会过来的老人,确实是证券市场开放以后最早一批嗅觉灵敏者,这是历史,但是这种老人权威的人设让我深深不适。直到看到有一天爷叔骂宝总:我给你筹划的是黄浦江的事,你却想的都是苏州河。
难怪我看不下去,我是棚户区长大的苏州河孩子啊!
高级二字,在我们的时代,谁也别标榜。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大厦倾。
有国企高层在两会穿奢侈品以后,多少干部做衣服去了订制,高级是时代和平台给你的,见光即溶,保质期三十年的都屈指可数。
为什么广东菜在上海成为高级的代名词,大王蛇干炒牛河这些东西,以前又不是上海餐桌的。只是因为,那个年代,香港的都是高级的。
后来很快,西餐和日本料理来了。再有一段时间,不吃辣的上海也流行起了川菜,那是平民心态铺开的时代,上海无须也不敢独美。
再到现在,台州菜占据高端,包邮区互通加深,成为同盟的时代。
菜式的流行,是时代缩影。
而时代不会停,不会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不会无可奈何花落去,不会“为了爱你我躲开”。
时代不忧伤,时代急忙赶路,随意抛弃。
央视不能播出的那些情节,也是时代抹不去的底色。
富豪承认过当年这个餐厅一年能赚1000万
时代说:不需要电视剧了,小视频就够了。
时代说:每一种方言都应该有自己的文艺作品。
有人发现,《繁花》和《山海情》描写的是同一个时代。有些人富得让人不敢相信,有些人穷得让人不敢相信。
时代问我们,三十年过去了,现在还是如此吗?
当年黄河路实景
《繁花》被质疑,那么灿烂是不是香港?
《山海情》
一家人合穿一条裤子被质疑,真的那么穷?
如果没有信心明天可以做什么,我会为怀旧而羞愧。
怀旧是一杯酒,或奶茶。
别上瘾,上瘾就有害了。
今日好货
我有中年危机
治疗危机的方法,就是不停做事。
小卖部也天天开着呢,请朋友们继续支持。
上一个枸杞和黄芪的链接,煮什么都可以放一点,很符合中年人设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